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王琴;蒋天安

关键词:超声造影, 平阳霉素, 肝血管瘤
摘要:目的 评价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行平阳霉素硬化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明确诊断,观察血管分布,指导注射治疗;术后应用超声造影进行疗效评价,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治疗.结果 3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1~3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后,其中25例在超声造影中呈“三期无增强”,5例血管瘤体积缩小,未达到“三期无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治疗中运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变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拟行CRT患者62例,采用RT 3DE评价CRT术前以及术后即刻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计算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率(△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率(△LVE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率(△LVEF),筛选预测CRT反应的佳Tmsv16-SD截断值.结果 △Tmsv16 SD与△LVEDV (r=0.563,P<0.001)、△LVESV (r=0.612,P<0.001)以及△LVEF (r=0.442,P<0.001)呈线性正相关;以△Tmsv16-SD=5.4%为截断值,预测CRT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 (95% CI:0.760~0.953),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6.4%.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CRT术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善可以显著改善CRT疗效,△Tmsv1 6-SD可能是预测CRT反应的新的有效指标.

    作者:左蕾;刘丽文;孟欣;拓胜军;刘兵;沈敏;齐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腺泡样软组织肉瘤乳腺转移1例

    患者女,29岁.因“腹部包块伴腰痛2月”,于2009年3月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腺泡样软组织肉瘤伴坏死,瘤组织侵及骨骼肌组织.2011年2月行“腰椎后路核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椎间置骨CAGE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化疗.2014年4月超声检查:于右乳8点探及一18 mm×11 mm大小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其内回声不均,未见明显散在钙化,CDFI:内部见动脉血流信号(图1),RI 0.75.双腋窝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右乳8点低回声结节,性质待定.术后病理:符合转移性腺泡样软组织肉瘤(图2).

    作者:张龙云;高洋;张令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LUFS患者卵泡期卵巢血流灌注的评价

    目的 利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定量分析LUFS患者卵泡期卵巢血流参数,探讨LUFS发生的卵泡期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选择在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围排卵期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应用VOCAL软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优势侧卵巢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结果 对照组优势侧卵巢血流参数VI、FI、VFI在卵泡3个时期呈上升趋势(P<0.01); LUFS组优势侧卵巢VI、VFI在各期逐渐升高(P<0.05),FI则无明显周期性波动(P>0.05);LUFS组与对照组比较,卵泡中期及围排卵期VI、FI、VFI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成熟卵泡血流分级以3~4级为主,LUFS组多呈1~2级.结论 成熟卵泡新生血管数量少,血流量低可能是LUFS发生的血流灌注特点.

    作者:梁诗莹;赵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医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460例肾囊肿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60例508个囊肿共穿刺514次,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3年,完全消失496个,明显缩小12个,治愈率97.6%,有效率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荣昆;钱英;朱慧;刘昆花;林路艳;孙石芬;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相变型链霉亲和素化PLGA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 制备一种相变型链霉亲和素化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PLGA-SA/PFP),研究体外热致相变、声致相变增强超声显影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LGA-SA/PFP,显微镜加热板法进行热致相变,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进行声致相变.结果 PLGA-SA/PFP的平均粒径为(346.2±74.49) nm,链霉亲和素结合量为2 208个分子/纳米粒.43.7℃时纳米粒发生相变,LIFU作用后可观察到超声显影增强.结论 成功制备了PLGA-SA/PFP,可用于预定位靶向实验.

    作者:张炜阳;黄晓玲;李茂萍;何坤燕;王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冠状静脉窦属支的初步研究

    目的 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成年人冠状静脉窦属支.方法 选择76例健康成年人,在非标准左室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冠状静脉血流与频谱,测量血流速度.结果 各切面冠状静脉彩色血流显示率分别为:71.1%、61.8%和65.8%.各切面冠状静脉频谱形态均表现为负向双峰形频谱,收缩期流速分别为(54.51±5.32) cm/s、(49.33±4.24) cm/s、(47.42±6.34) cm/s;舒张期流速分别为(32.57±4.52) cm/s、(30.43±6.35) cm/s、(31.57±6.67) cm/s.结论 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冠状静脉属支的血流和频谱,为冠状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徐升;黄朴忠;赵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期脊髓纵裂的超声学特征

    目的 探讨胎儿期脊髓纵裂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产后证实的38例脊髓纵裂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脊髓纵裂的产前超声表现特征、发生部位、合并畸形及妊娠结局.结果 在38例脊髓纵裂的患儿中,其病变部位的椎管内均可见形状各异的高回声,局部脊髓均受压,相对应的椎弓板间距明显增宽,病变部位位于腰、骶部时,均合并脊髓圆锥下移,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高.结论 胎儿期脊髓纵裂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在产前可以通过超声筛查检出.

    作者:张红彬;栗河舟;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致布-加综合征1例

    患者男,44岁.因“肝移植术后3+年,反复双下肢水肿”就诊,无发热、腹痛、颜面水肿、巩膜黄染等.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生化检查:TBIL 38.6μmol/L,DBIL 11.1 μmol/L,IBIL 27.5 μmol/L,TP49.5 g/L,ALB 29.9 g/L.HBsAg及肿瘤标志物AFP均阴性.超声表现:移植肝右肝大斜径15.0 cm,尾状叶长大,实质回声欠均匀;左肝静脉(left hepaticvein,LHV)与中肝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之间、右肝静脉(right hepatic vein,RHV)与MHV之间见较多交通支形成,MHV未见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相通,LHV与RHV汇入IVC,肝短静脉增粗.

    作者:祁晓英;罗燕;李加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维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三维颈动脉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共54条血管),首先行DSA检查及常规颈动脉超声,再利用三维颈动脉超声扫描系统进行扫查,并进行颈动脉三维重建,测量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率,与DSA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致性.结果 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的斑块检出率高于DSA.对于颈动脉直径狭窄率超过70%的重度狭窄,三维超声与DSA检查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08,提示三维超声结果可靠.结论 三维颈动脉超声无创、无放射性,可直观显示颈动脉颅外段详细的三维解剖结构,斑块形态及位置,并能较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穆洁;勇强;刘凤菊;张蕾;袁嘉;邢媛媛;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鼻咽食管超声心动图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初步探讨经鼻咽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Phillips iE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S8-3t探头,经鼻咽途径插管对12例需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50例常规经口腔食管超声检查患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例经鼻咽插管患者中11例插管成功且获得满意图像,其中7例成功施行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监测且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与常规经口腔插管检查相比,经鼻咽插管患者对插管刺激的反应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检查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二组所获图像质量相当.结论 经鼻咽途径插管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为术中、床边操作及常规经口腔插管不耐受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途径,拓展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谢明星;王新房;贺林;吕清;王静;袁莉;杨亚利;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比较

    目的 运用经阴道彩超(TVS)和超声造影(CEUS)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癌(EC)患者进行检查,比较CEUS和TVS在诊断EC的优劣.方法 收集我院近2年来临床拟诊EC患者,均经TVS和CEUS检查,并于检查后1周内对病变行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经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76例纳入研究组.结果 76例EC患者中,71例术前CEUS较明确显示EC病灶特征,而TVS为25例.结论 CEUS较TVS对EC病变特征显示率可能存在优越性.

    作者:周克松;李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胆囊癌臀部肌层转移1例

    患者男,年龄62岁.2013年5月16日体检时,超声发现:胆囊轮廓不清,形态饱满,大小约8.5cm×5.6 cm,壁毛糙,厚薄不均,以前壁为主,体部至底部呈实性低回声,范围约7.3 cm×2.6 cm,与胆囊壁分界不清,CDFI:可见血流信号(图1);余胆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胆囊床旁肝实质内可见大小约6.5cm×4.7cm实性低回声.超声提示:(1)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2)胆囊占位性病变,考虑Ca;(3)肝左叶低回声实性占位,考虑胆囊Ca肝转移.CT提示:胆囊占位并肝受累,胆囊结石.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女性患者共97个包块术前行常规二维超声、UE及“萤火虫”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结果 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是96.8%,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相关.结论 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左晓文;赵丽蓉;张明明;梁会泽;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58岁,已婚.主诉:绝经7年后反复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余.查体: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分泌物暗红色,量中,宫颈内陷,无法暴露.子宫前位,增大,大小约12 cm×10 cm×7 cm.质硬,活动,轻度触压痛 实验室检查:Ca125:149.8 U/ml,Ca153:34.1 U/ml,其余无明显异常.超声所见(图1):子宫,大小约12.8 cm×10 cm×8.6 cm,子宫体及宫颈回声减低呈极低回声,内膜线居中呈线状,子宫后方回声增强,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孙斌;李晓春;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对肾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无症状的肾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4例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的无症状肾实性结节患者,结节大小(3.44±1.86) cm,分为≤3 cm组和>3 cm组,分析各组良恶性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 ≤3 cm组结节33例,其中肾癌22例;>3cm组结节41例,其中肾癌27例.部分良恶性结节造影图像有交叉表现,以环状增强和高/等增强为诊断条件,超声造影对≤3 cm肾癌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81.8%、86.7%.以快/同进、高/等增强、环状增强和非均匀增强为诊断条件,超声造影对>3 cm肾癌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94.1%、92.9%.结论 超声造影对无症状的肾实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永艳;树俊莲;姚秀萍;王黎明;马秀珠;刘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诊断后天性子宫囊肿1例

    患者女,49岁.以“阵发腹痛20年,发现子宫壁囊肿3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每次持续约0.5~1 d,可忍受,未诊疗.3个月前因腰痛至当地医院就诊,彩超检查示:宫底肌壁间可探及大小约25 mm×11 mm的无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遂给予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具体用药不详),25 d前复查彩超显示包块增大至48 mm×44 mm,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查体:前位子宫,如孕2个月余,形态失常,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作者:岳红利;杨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行平阳霉素硬化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明确诊断,观察血管分布,指导注射治疗;术后应用超声造影进行疗效评价,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治疗.结果 3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1~3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后,其中25例在超声造影中呈“三期无增强”,5例血管瘤体积缩小,未达到“三期无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治疗中运用.

    作者:王琴;蒋天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肾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缺氧

    目的 探讨胎儿肾动脉(RA)和大脑中动脉(MCA)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检测所有胎儿RA和MCA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D值,计算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同时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所有胎儿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儿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与左、右心室Tei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 胎儿肾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可帮助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作者:程志华;王义成;杨瑞敏;姬宏宇;罗兵;王立坤;张力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检测颈段胸导管病变与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相关性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患者颈段胸导管病变,探讨颈段胸导管病变类型与IL相关性.方法 入选60例经内镜或活检病理确诊为I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同期行同位素99Tcm-DX淋巴显像及颈部高频超声,对比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型比较.结果 IL患者高频超声颈段胸导管显像可分为5型:Ⅰ型,正常型(13例);Ⅱ型:弥漫缩窄型(10例);Ⅲ型:末端梗阻型(28例);Ⅳ型:血栓型(3例);Ⅴ型:反流型(6例),胸导管异常检出比例高达78.3%.IL患者同位素99Tcm淋巴显像可以分为:异常浓聚型(36例)、异位引流型(8例)、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16例),胸导管异常检出比例达73.6%.两种检测方法检出胸导管异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行胸导管末端探查成形术(8例行胸导管黏连松解术,6例行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术中所见与超声提示的淋巴回流障碍情况一致,术后所有患者淋巴回流障碍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结论 超声检测颈段胸导管病变与IL具有相关性,IL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继发于颈段胸导管回流的全身性淋巴回流障碍.

    作者:刘勇;文哲;赵晓宁;王萤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兔肝炎性假瘤的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兔肝炎性假瘤的血流灌注情况,探讨其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0只肝内接种炎性假瘤的实验兔,经耳缘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SonoVue后,应用低机械指数实时成像技术和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Wash-in/Wash-out)软件,分析各时相肿瘤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动态增强过程.结果 炎性假瘤结节于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周边的肝实质同步增强;延迟后期无明显的负性显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与肝实质相比较,炎性假瘤造影增强与肝实质同步,两者的造影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信号开始增强至峰值时间(上升时间)、开始消退时间等各时间定量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病理结果相吻合.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成像可提供肝脏炎性假瘤结节的动态血流灌注信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确诊只能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王芹秀;雷成功;王兴华;白雪萍;石颖;乔英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