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佳;郑春华;任军;曹爱梅;刘波;包敏;罗毅
目的 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对腋路臂丛各支神经的显影率、识别率.对各支神经在以腋动脉为中心的12h四象限分布作初步探讨.方法 评价联合方法在神经阻滞中对腋路臂丛各支神经的显影率、识别率、靶神经的阻滞完成情况.结果 联合方法对各神经实时成像、识别效果好.各神经阻滞效果完善.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在超声监控下准确的识别定位神经,对显影不清的神经有辅助识别作用;腋路各支神经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作者:李明;戴晓蓉;李晓翠;朱雁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的超声分型与体质指数在乳腺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2 850例女性受检者,依据乳腺的声像图类型,将乳腺分为腺体型、腺纤维1型、腺纤维2型和脂肪型;l 726例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乳腺4种超声分型与年龄、BMI及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4种分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 498.761,P=0.000<0.01).32例乳腺癌的标准化发生率在脂肪型中高(1.016 2%),其次为腺纤维2型(0.617 4%)、腺纤维1型(0.504 7%);腺体型未检出乳腺癌.结论 乳腺的超声分型与BMI关系密切,BMI值对乳腺恶性病变高危人群的评估与乳腺超声分型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丹;吴琳;金睿;孟焱;翟林;丁奕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孕妇23岁,G1P0,孕22+3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宫内单胎,BPD51mm;FL37 m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Ⅰ级,厚度:28 mm,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约65 mm;脐血管数:3根,脐带胎盘插入口位于胎盘实质以外宫颈内口处.超声提示:(1)单活胎,孕22周左右. (2)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图1).孕37+5周时因阴道少量出血剖宫产证实为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图2).
作者:徐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特征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造影增强特征.结果 2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321个结节造影增强模式表现多样,其中快速增强65个、同步增强247个、缓慢增强9个.在造影增强达峰时结节内部增强强度低于甲状腺组织306个,高于甲状腺组织2个,等于甲状腺组织13个;结节呈不均匀性增强308个,均匀性增强13个;全部结节均快于周围甲状腺实质消退.结论 掌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为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红燕;王栋华;朱慧;刘维燕;李伟华;陈永其;潘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孕妇,29岁.孕2产1,第一胎体健,此次妊娠25+5周,无特殊药物及毒物接触史.产前动态三维超声显示:胎儿上胸段脊柱局部突向右侧,该处椎体小于邻近椎体,椎管内(脊髓后方)可见一8 mm×6mm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图1),周围环绕无回声区,病变处脊髓受压变细,相邻的椎弓根后移间距增大.超声提示:脊柱声像改变,考虑半椎体并脊柱侧弯,疑并脊髓纵裂畸形.
作者:费智慧;童立里;伍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超声成像结合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成像特征及超声造影,评估超声成像、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超声成像组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1.8%,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3.8%、76.3%.超声造影组诊断符合率为70.4%,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1.3%、67.8%.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8.5%,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9.8%、84.7%.结论 超声成像能够较好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能够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较好的补充,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作者:徐细洁;李泉水;熊华花;邹霞;陈胜华;李征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及其定量参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采用VOCAL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取三维能量直方图:平均灰阶值(MG)、血流血管指数(VFI)、平均能量值(MP)、血管指数(R),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寻找佳诊断范围.结果 MP、R、VFI小乳腺癌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VFI诊断临界参考范围分别为23.0~25.0、0.06~0.08、1.0~1.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4%、88.1%、90.6%.结论 3D-CPA及其定量参数MP、R、VFI在鉴别良恶性小结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助于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王恩芳;付明刚;高军喜;杨磊;姚兰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小儿腋窝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行常规穿刺活检术;B组37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结果 A组30例患儿腋窝肿块取材成功(90.0%),病理明确诊断(86.7%);B组37例患儿取材成功(100%),病理明确诊断(100%).且B组较A组术中出血和术后窦道形成均明显减少.结论 小儿腋窝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和病理结果阳性率.
作者:裴宇;章岚岚;张文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和超声造影(CE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进行乳腺病灶切除的患者190例,共212个病灶,患者术前接受乳腺UE和CEUS,应用改良五分法和CEUS五分法对病灶进行评价,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这两种方法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结果 212个病灶中,良性病灶93个,恶性病灶119个.UE和CE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1%、76.34%、81.60%和91.60%、81.72%、87.26%;UE和CE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95.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及CEUS对早期乳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互补的作用.
作者:梁铭;欧冰;吴嘉仪;赵子卓;罗葆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心肌纵向应变,分析不同程度右室心肌纵向应变对右心室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右室功能参数包括: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 ')、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 ')、三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做功指数(RIMP)及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STI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 LPSS),根据RV LPSS值将PH患者分为2组,组Ⅰ:RV LPSS<-19%,组Ⅱ:RV LPSS≥-19%.结果 (1)2组患者RV LPSS、s'、TAPSE、 RIMP、 FAC、 RVTD、a '及e'/a'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RV LPSS≥-1 9%PH患者右心功能减低更为明显(均P<0.05).(2)RV LPSS与TAPSE呈负相关关系(r=-0.326,P=0.017), RV LPSS与FAC呈负相关关系(r=-0.495,P=0.000),RV LPSS与RIMP呈正相关关系(r=0.508,P=0.000),RV LPSS与s '呈负相关关系(r=-0.495,P=0.000).结论 通过2D-STI判断右室功能不全程度,有助于识别预后不佳的PH患者,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一丹;吕秀章;王怡丹;叶晓光;孔令云;朱维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TAPVC患者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其诊断特点,找出漏诊的原因.结果 术前确诊20例,漏诊2例,1例提示诊断.其中心上型TAPVC14例,心内型6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8例,卵圆孔未闭5例.2例心内型TAPVC漏诊,1例误诊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1例混合型TAPVC提示诊断;20例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符合.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C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心内型容易漏诊.
作者:陈思佳;郑春华;任军;曹爱梅;刘波;包敏;罗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RL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靶向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融合成像引导下靶向穿刺(TB)2针,再进行系统性穿刺活检(SB) 12针.结果 入组首次活检患者共55例.TB前列腺癌(PCa)检出率(49.1%,27/55)、SB前列腺癌检出率(43.6%,24/55)、联合TB与SB PCa检出率56.4% (31/55) (P>0.05).TB检出的Gleason≥7分PCa占其检出的总PCa88.9% (24/27),SB检出的Gleason≥7分PCa占其检出的总PCa62.5% (15/24) (P<0.05).TB单针阳性率43.6%,SB单针阳性率17.1%(P<0.01).结论 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可检出更多的高级别PCa、单针阳性率较高,可显著减少穿刺针数.
作者:胡正明;崔立刚;王金锐;贾建文;冉维强;张武;王国良;刘剑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对比淋巴瘤组淋巴结与转移组淋巴结的弹性成像特征,以探讨弹性成像在淋巴瘤组淋巴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淋巴瘤组67例淋巴结与转移组58例淋巴结的弹性图像特点,包括弹性图像的定性及应变率比值特点.结果 淋巴瘤组淋巴结与转移组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29±0.39、1.70±0.55 (P=0.000).弹性应变率比值法(≤1.5)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灵敏度可以达到82.09%.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淋巴瘤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中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
作者:史俊妮;贾宛儒;费晓春;王黎;赵维莅;陈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患者男,43岁.中上腹反复痛半年.超声检查:肝左叶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周围可见呈囊状扩张的管腔,管腔内见多个类圆形稍高回声团块,其中一个大小约2.1 cm×1.4 cm,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息.管腔似与左肝内胆管关系密切,但周围胆管未见扩张.超声提示:肝左叶门静脉矢状部囊实性占位,考虑(1)肝内胆管扩张伴管腔内多发实性占位;(2)肝左叶囊实性占位(图1~2).CT平扫: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左叶近肝门处见类圆形密度减低影,与扩张胆管相延续,其内见不规则高密度影.诊断考虑肝左叶肝内胆管结石可能性大.CT增强:肝左叶近肝门处类圆形密度减低影未见明显强化,周围可见扩张的小胆管.诊断考虑肝左叶肝内胆管囊肿并结石.MRI:肝左叶见多个囊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信号不均.诊断:肝左叶异常信号,囊肿?术后剖开切除标本见胆管内有鱼肉、胶冻样改变.病理结果:左肝内胆管乳头状腺癌工级,切缘未见癌累及.临床后诊断: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Ⅴ型(Caroli病),并癌变.
作者:刘晓明;谷颖;向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3D超声持续照射大鼠头部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予以10、20、30、40 min及50 min的3D超声持续照射,3d后脱臼处死,取出脑组织,10%甲醛液固定24 h后,采用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 3D超声持续照射大鼠头部30 min后,小脑组织蒲肯野细胞、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间隙形成,并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间隙明显,50 min后出现空泡及局部血管周围间隙形成.结论 3D超声持续照射大鼠头部30 min以上时,导致小脑组织蒲肯野细胞、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受损.
作者:曹敏丽;赵红斌;苏勤军;吕建红;李生雷;赵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评价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床确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和非脑卒中患者各30例,分别进行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其斑块情况.结果 脑卒中组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发生率及评分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早期发现含新生血管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含新生血管的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作者:卜智斌;叶萌;程芸;洪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Graf法超声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 306例0~6个月婴幼儿(4 612个髋关节)采用Graf法超声进行筛查,并对异常髋关节进行随访.结果 Ⅰ型髋关节3 913个(84.84%),Ⅱ型693个(15.03%),Ⅲ型6个(0.13%).随访的431个异常髋关节中有311个Ⅱ型、4个Ⅲ型髋关节转为Ⅰ型,93个Ⅱ型髋关节无转型,18个Ⅱa型转为Ⅱb型,5个Ⅰ b型转为Ⅱ型.结论 Graf法超声筛查婴幼儿发育性髓关节异常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DDH的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维萍;蒋天安;徐加英;徐栋;李明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弹性成像,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4例患者的甲状腺微小结节(≤1 cm)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同时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建立以超声特征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运用前进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在TMC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弹性应变率(SR比值).其中SR比值的似然比明显高于其他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对TMC预报准确度为94.6%.结论 弹性成像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在TMC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史琳;李兴杰;胥萍;王媛;陈斌娟;雷海燕;童明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分型的解剖组织学依据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651例,术前根据超声图像确定乳腺超声分型,术后选取手术切除的乳腺标本,常规制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各型乳腺的解剖组织学结构,并评估不同超声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导管型中腺体组织比例大(54.72%),其次为混合型(43.76%),致密型中的纤维结缔组织比例大(71.36%),不均型中的脂肪组织比例大(67.94%).不同超声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检出率高(54.30%),其次为不均型(24.50%);混合型乳腺良性病变检出率高(53%),其次为致密型(22%).导管型乳腺良恶性病变检出率均低.结论 乳腺超声分型与组织学结构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与乳腺的良恶性病变相关.
作者:奚群;侯新燕;牛海燕;王艳侠;陈熹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瘤周注射治疗均径>5 cm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单发的子宫肌瘤,长径5.1~8.8 cm,平均(6.3±2.41) cm,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的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26例,在常规子宫肌瘤微波消融基础上行瘤周滋养动脉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研究组显示1例70%无增强,1例50%无增强,24例无造影剂充填,消融有效率为92.23% (24/26).对照组3例约45%无增强,1例50%无增强,1例70%无增强,均行第二次凝固治疗,致结节完全无增强,有效率为82.14% (23/28).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瘤周注射,可提高子宫肌瘤的有效消融率.
作者:李勤英;尚芮;王翠芬;杨利平;夏艳;裴勇;宋艳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