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早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李畅;陈凤华

关键词:囊袋阻滞综合征, 术后早期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CB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423例(共3156只眼),所发生的10例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并随访了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发生在术后早期(1天-1周),裸眼视力均低于0.3,且有明显的近视漂移(平均球镜约-2.00-3.50DS),均未伴有高眼压,均采用四襻式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前囊撕囊直径约4.5-5.5mm,人工晶体与后囊之间明显间隙。对所有患者均施行了前囊袋口切开术,术后裸眼视力恢复至0.6以上。结论前囊撕囊过小,术中粘弹剂残留是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的两个易发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临床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方式护理,临床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改善,临床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 <0.05;临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行临床护理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盛艳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任慧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7月到2016年07月因早期输卵管妊娠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30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予以甲氨喋呤治疗方案以及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客观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效果突出,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雪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栝楼桂枝汤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 指数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方式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对患肢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崔建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探究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早晚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特定 CT 征象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应用特定 CT 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46例原发性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特定 CT 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是良性肿瘤,术前诊断准确19例,有5例患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应用特定 CT 诊断,诊断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尚慧娟;解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型帕金森病症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其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对身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老年型帕金森病患者8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80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协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在12周内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恢复情况,运动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在经过12周的综合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老年帕金森更为高效,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戚剑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四肢骨折采用微创接骨板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采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2例,分成微创组(n =46)和参照组(n =46),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来治疗四肢骨折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晋津;司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32例,开展持续颅内压监测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措施后,及时发现颅内压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生命体征恢复良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夹闭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颅内压异常情况,显著提高救治水平和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上对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就诊的住院患者中入组57名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分为 COPD 组和 OS 组,记录体重指数、呼吸暂停指数、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 组 FEV1%、FEV1/FVC(%)、PH、PaO2明显低于 COPD 组,而 PaCO2、BMI、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明显高于 COPD 组。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时,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相比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出现代谢紊乱。

    作者:李晓琳;吴景硕;张钟;刘正;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象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抽取50例纳入到讨论中,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25例对照组(治疗方式:甲氨蝶呤)和25例研究组(治疗方式: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比对照组68%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β-HCG 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外孕症状采用保守治疗作用显著,可考虑将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药物联合使用,疗效高,指导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陈路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住院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心脏病患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对血压值及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及血压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数据测量调查法,对住院需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25组血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数值比用药前的数值低,且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心率,因此,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滴速,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免引起意外。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麻醉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7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进行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于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差异不大,但是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血压变化、心率变化、VAS 评分均比芬太尼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高,并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姬仁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右美托咪啶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对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放气前后对循环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 组)和对照组(N 组),每组20例,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别测定止血带充气前(T),放气前(T2)、放气后1min(T1)、3min(T2)、5min(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NBP)、心率(HR)。结果在 N 组中,止血带放气时 T1、T2、T3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较 T0点均明显下降(p <0.05),T1、T2时点的心率增快较 T0点明显(P <0.05);与 D 组比较,N 组在 T0、T1、T2、T3各时点心率均明显增高(p <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放气前后,Dex 可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作者:赵勇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原因,制定相关防范措施,降低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2月———2016年5月间1000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药品调配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1000例药品调配采取质量管理措施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的总差错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 <0.05)。结论加强门诊药房药品调配质量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

    作者:万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24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保健,实验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精神状态、分娩过程、饮食、产后出血、产后身体恢复等情况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间的疾病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家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在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产生的影响,服务于临床。方法将36例急性 ITP 患儿随机平均分为3组,仅仅给予激素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一组,给予激素和大剂量 IVIG 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二组,给予激素和标准剂量 IVIG 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三组。观察分析三组接受治疗后血小板计(Plt)的动态性变化情况。结果第二组、第三组的血小板上升速度远远快于第一组,在第3天的时候血小板含量就达到了有效止血水平,而第一组在第5天才达到有效正常水平。两组差异都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其中比较第二组与第三组的诊疗结果其差异不明显(P >0.01)。结论在治疗急性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程中,与仅用糖皮质激素相比一起使用 IVIG 与糖皮质激素的救治效果更加明显有效;此外在治疗中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并没有起到多少明显的影响。

    作者:徐长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②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儿童住院期间焦虑心理,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阿蕾;吴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同时总结其误诊情况。方法针对40例消化内科老年腹痛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病因,并对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统计,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老年患者的腹痛病因构成包括胰腺炎、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十二指肠及胃炎等;其中8例患者出现误诊现象,其误诊所占比例为20.0%。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较多,包括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阑尾炎等,患者自身合并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加上医生对于患者的评价较为片面,容易引发误诊现象,所以应该及时对患者展开相对全面的检查和分析。

    作者:徐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层螺旋 CT 在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和定性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 C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于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已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层螺旋 CT 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CT 定位准确率是96.9%,定性准确率是91.7%。结论在多层螺旋 CT 影像中,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性依据。

    作者:宋玲先;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