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玲;苟宁;吉林祝;张亚侠
目的:分析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BG、2hBG、HbAlc、FINS、HOMA -IR 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 <0.05。结论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国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稳定下来,从而使患者有更多时间来治疗,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片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经二甲双胍片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二甲双胍片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赵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2例,其中单用奥美拉唑61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联用生长抑素6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96.08%)高于对照组(76.46%),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与对照组(2.94%)相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胡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45例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红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率。结果120例宫颈病变患者经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痊愈112例,痊愈率93.33%。平均手术时间(14.28±2.7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2.34)ml,术后5例出现宫颈脱痂的少量出血,术后定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萍;王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计算机随机方法,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时间接收的AECOPD 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多索茶碱与布地奈德同时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达96.00%,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改善,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肺功能等指标显著好转。该方案临床运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比较心脏病患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对血压值及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及血压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数据测量调查法,对住院需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25组血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数值比用药前的数值低,且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心率,因此,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滴速,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免引起意外。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60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跟踪随访一段时间了解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为87.5%,对照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为68.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时候,发现两组患者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跟踪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的时间中,观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2.5%,对照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1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与常规的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相对比,不孕症患者选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更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作者:徐向群;姜叶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6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分别为33例与23例患者,开腹组患者采取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P <0.05;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出血量指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少,并且不易复发与转移,值得应用。
作者:郁荣;吴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0.0%);观察组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能够对患者致病菌起到良好干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齐齐哈尔市人群中肌肉衰减综合征(简称肌衰征)的膳食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430体检人员采用生物电阻法测定体脂和非体脂,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围比(WHR),并应用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鉴定肌衰征患者,同时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了430名体检人员,肌衰征的发病率为11.63%,其中男40名,女10名,其中60岁以上老年发病率为20.43%;肌衰征人群与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肉类摄入、蛋类摄入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3、-0.362、-0.377、-0.312,经统计分析 P <0.05,肌衰征人群与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肉类摄入、蛋类摄入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肌衰征膳食影响因素为肉、蛋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故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有助于延缓肌衰征的发生。
作者:王颖;张继涛;魏冬梅;陈志刚;张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毒洗胃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舒适护理)和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依从性高为78.5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依从性高为57.14%,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急诊洗胃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普遍推广。
作者:罗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集的2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为例,所有样本均进行生化检测。获取220份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统计生化检验异常的样本,总结影响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220份样本中总计18份出现生化检测指标异常情况,检测异常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钾水平等指标。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的原因包括溶血、操作错误、试剂盒、检验仪器出错等因素。结论溶血、操作错误、试剂盒、检验仪器出错等因素是造成生化检测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定时对检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有效的检查结果。
作者:张炳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6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33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3±0.5)d,进食时间为(4.0±1.5)d,住院时间为(8.5±3.9)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手术用时(201.5±40.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50.5±4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8%,低于对照组的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与传统开腹手术有同样的根治效果。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5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24.00%。结论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值得借鉴。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肺部肿瘤 X 线影像、CT 扫描、支纤镜检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肺部疾病患者86例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 X 线影像、支纤镜还有冰冻切片组织学、痰检、针吸细胞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 线影像可以对肿瘤进行初步诊断;CT 扫描具有 X 线检查的优点外,同时在特殊部位的肿瘤、肺门纵膈等淋巴结肿大方面的检查优于 X 线;而支纤镜检在中央型肺部肿瘤的检查具有较大优势,痰检主要用于肺癌检查;而针吸细胞学适用于肺部肿瘤检查,针对周围性肿瘤;冰冻切片多用在肺部任何肿瘤检查,对手术指导有很大的意义。结论分析各个检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根据检查规定检查流程能快速且准确的做出诊断,按照高至低的排序分别是 X 线、CT、痰检、支纤镜检、针吸细胞到冰冻切片。
作者:李治;曲永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干预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疗效。在广西南宁市随机抽取181名小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进行筛查,选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各30名。利用生物反馈训练进行20次的干预,每周3周,每次30分钟,持续约七周。结果表明:经过20次的干预,焦虑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降低小学生过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对其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翠华;吴歆;谭莉娜;朱澜;邱超群;伍丽丽;吕日萍;吕兰芳;陈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与微生物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PCT 检测阳性比例为86.36%(95/110),微生物培养阳性比例为34.55%(38/110),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等优势,微生物培养可获得确切的病原菌类型,二者联合可为疾病诊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其中无效3例,由于气道分泌物较多,终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所有患者治疗24h、治疗72h、治疗14d 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 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24h、治疗72h 与治疗14d 的 MAI、AHI 与 Ts90%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明显改善。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