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究

张炳娟

关键词:检验科, 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溶血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集的2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为例,所有样本均进行生化检测。获取220份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统计生化检验异常的样本,总结影响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220份样本中总计18份出现生化检测指标异常情况,检测异常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钾水平等指标。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院检验科生化检测结果的原因包括溶血、操作错误、试剂盒、检验仪器出错等因素。结论溶血、操作错误、试剂盒、检验仪器出错等因素是造成生化检测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定时对检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有效的检查结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全身运动评估技术了解儿童脑发育情况的807名儿童的评估结果。结果本次共计评估807例儿童,评估896人次,56.4%(455/807)为本镇户籍儿童,9.2%(74/807)为非本镇户籍,34.4%(278/807)为非户籍儿童。脑发育异常儿童比重为13.8%(124/896),儿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接受早期干预的有82例,儿科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指导的有17例,接受社区随访的有25例。结论全身运动评估技术能实现对儿童脑发育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提高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崔雅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96例小儿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3/48)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48)72.92%,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焦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住院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心脏病患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对血压值及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及血压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数据测量调查法,对住院需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25组血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数值比用药前的数值低,且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心率,因此,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滴速,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免引起意外。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各25例作为观察对象。急、慢性肺栓塞各成一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iVid7)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的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急性肺栓塞组中76.0%的患者均表现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但慢性肺栓塞组中全部病例均出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P <0.05)。急性肺栓塞组中24.0%的患者表现出肺动脉血栓,但慢性肺栓塞组患者没有血栓发生(P <0.05)。两组除肺动脉压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鉴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肖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病人疗效的影响探析

    目的:对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过的50例肺结核并伴有咯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接受度、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讨论全程护理对改善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疗效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患者康复,医护工作者应加大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全程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硫酸镁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NO 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率为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2%,两组相比,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O 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效果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妊高症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镁单独治疗,观察组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24h 尿蛋白定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应用于妊高症患者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较高。

    作者:梁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神经内科不良事件、家属满意率的影响,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8月,入选对象364例,采用数字表达法,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n =184)、观察组(n =18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精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病理性焦虑与抑郁、护理路径变异、意外伤害、转ICU 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科开展精细化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漓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社区老年居民食品标签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社区营养标签知识的普及与宣教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为依据,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市4个居民社区200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收回19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份,完整应答问卷196份,应答率98%。调查显示:8.16%的老年人知道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30.61%的人表示好象有这事但不了解详情;61.22%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仅20.4%的人关注营养成分表,女性对食品标签关注度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不关注营养标签的主要原因为没有养成习惯,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社区为平台开展知识宣教,促进老年消费者膳食营养平衡,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李赞;朱涛;陈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提高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份到2016年6月份接受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新生儿母亲48例,共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根据数字随机法原则将接受干预的24例新生儿母亲为常规组;另强化健康教育的24例新生儿母亲为健康教育组,对比分析两组随访结束后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体重、身高。结果健康教育组母乳喂养率比常规组的高,P <0.05;而且健康教育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及身高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提高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中,可以充分的提高母乳喂养率,进而促进新生儿生长和发育。

    作者:聂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替唑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替唑钠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呼吸道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头孢哌酮钠治疗,实验组运用头孢替唑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好,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细菌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治疗呼吸道感染采用止孢替唑钠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应用的推广。

    作者:李晓娟;周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培菲康联合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20例,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比较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80.6±13.5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46.2±16.3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1.2±0.7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100.8±19.7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03.9±11.4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2.6±0.6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实施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管理措施,而后观察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60例髋关节骨折的患者中发生1例Ⅰ期压疮;其中1例高危压疮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配合护理而发展成Ⅱ期压疮,发生率为3.33%,经过各项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时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94例食管癌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征,为深入开展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2011年4月至2016年11月确诊食管癌病例94例。疾病 ID 码及内镜操作系统、病理报告采集病人特征、镜下表现特征及病理特点等调查为线索初步揭示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点。结果①本地区食管癌分布在全旗8个镇、2乡、3个苏木6个国营农牧场,农牧民居多,主要集中在翁牛特旗东部牧区。②男性86名;女性8名;男女比例10:1。小年龄48岁大年龄83岁,集中发病年龄60-69岁。③食管下段55例,中段39例,食管下段占58.5%。其中早癌3例,肿块型73例,限局溃疡型11例,浸润溃疡型2例,肿块+溃疡型5例。④鳞状细胞癌85例;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占90.4%。⑤本地区发病中蒙古族病例35例;汉族58例。结论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病理特征及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应根据这些信息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呼宝力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模式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亦可有效缩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6年10月在灵台县西屯镇卫生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疗效总结。结果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结论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机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讨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3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手术和激素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且对术后乳腺外观满意。结论手术和激素联合应用是肉芽性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铁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本次主要对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采取普罗帕酮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50例。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治疗效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研究组为96%,P <0.05,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②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接近,P >0.05,无可比性。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洪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且我院还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29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还要对比两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