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晶茹
目的:观察近视与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飞秒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且镜柱在1.0D 以上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启动虹膜定位成功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治疗的40例(80眼)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无虹膜定位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的剩下40例(80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同一台激光机下进行激光切削治疗下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作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mo、3mo 裸眼视力(UCVA)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mo、1a UCVA 超过 BCVA 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虹膜定位技术飞秒制瓣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效果更稳定,术后患者更早地恢复裸眼视力,较少的高阶像差增加,临床应用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喘息运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128例 MP 感染后喘息的患儿参与研究试验,并按照随机非盲法分组,各64例,Ⅰ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Ⅱ组在常规对症处理下接受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作对比。结果Ⅱ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比Ⅰ组的总有效率(67.2%)提高,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Ⅱ组的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喘息复发率显著下降,优于Ⅰ组,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结论对 MP 感染后喘息的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缓解症状、降低喘息复发率均非常有效,值得推荐。
作者:肖海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方法对73例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7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均于射频消融治疗后4-7d 出院。出院后随访1、3、6个月,复查超声、CT 检查,56例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17例肿瘤消失。结论术前全面护理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中娴熟的医护配合与观察、术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成功保障。
作者:李智瑶;李国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今骨科病中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拓广阔前景。
作者:薛香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种类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随机选取1800张西药处方进行研究试验,按照我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搜集与整理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发生 ADR 的处方,并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800张西药处方中,有1295张为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处方,所占比重为71.94%(1295/1800)。其中有203张(11.28%)西药处方出现药物 ADR,主要是头晕(17.73%)、乏力(14.78%)、过敏反应(13.30%)、恶心(12.81%)、皮疹(11.82%)及呕吐(8.87%)等。结论临床在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西药时,需明确掌握西药的性质、药学原理等,并加强相关药物 ADR 监测,以做到安全用药,高效治疗。
作者:侯贵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主要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医学领域提出了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患儿,将其定为成观察组,在选择在我院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儿童相同数量,设定为对照组,两个组都给与相同的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患儿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较高,含量水平在14mg/L 左右,对照组的儿童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只是在6mg/L 左右,然后他们体内的细胞,比如说,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都具有一些差异。结论血常规和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还是后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成本非常低,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丁晶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针灸科中随机抽选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4例仅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佟宝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围术期血红蛋白为60-100g/L 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55例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值由医师决定,研究组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组,其中5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由输血指征评分决定。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以及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为零,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量,同时也不会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症病发率,在妇科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范畴,该疾病全球恶性肿瘤中不仅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也是较高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其进行诊断意义显著。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如今除了通过 CT 检测以及肺癌病理细胞学检测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外,还可以通过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本文主要分析肺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研究进展,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布和础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江阴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高血压高血脂慢性高血糖病人1935例,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77例,总阳性率3.98%;男性1007例,女性928例,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加强卫生监督,积极注射接种乙肝疫苗,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减少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意义。方法采用使用前后对照研究。将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实施前1年(对照组)以及实施后1年(干预组)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8-80岁、机械通气时间≥48h 的患者纳入本调查。用 VAP 临床诊断标准进行 VAP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 VAP 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住院病死率、细菌分布变化等。结果调查患者89例,对照组41例,干预组48例。VAP 发生率(对照组42.7%,干预组32.6%)、VAP 发生时间[对照组(4.3±4.1)d,干预组(6.2±3.0)d]以及住院病死率(对照组36%,干预组32.6%)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干预组发生 VAP 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O.03)。结论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可显著降低早发型 VAP 的发生率。
作者:卢云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工作目的: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为获得全区结核病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结核病疫情现状,评估2001--2010年全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的效果,指导和促进我区今后的防治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我旗萨拉齐镇振华社区(4)被自治区列为全区的32个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点之一。
作者:李永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创伤性肾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0例创伤性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进行肾动脉造影,经确诊后,患者接受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结果10例创伤性肾动脉出血患者均栓塞治疗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具有创伤少、止血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采取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芬;杨小秋;游箭;邓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通过参加医院的操作评选,看到了护理操作中肢体语言的作用,从而总结了护理操作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要求护士必须严格训练,尤其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敦促其达到肢体语言的美感,以利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护理工作者重视护理操作中的“肢体”语言的运用。
作者:吉翠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外治科治疗的106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拔火罐治疗,观察组采用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疼痛时间、腰部功能活动评分等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腰肌劳损配合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疼痛,增强腰部功能活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阿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使我对中医特色护理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学习中医知识,运用中医护理知识,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我的学习感受,分享感悟,拟推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发展。
作者:姜珊珊;萨仁托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高危新生儿口疮预防中口腔护理预防作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40例足月新生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不接受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口腔护理,进行两组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20例患儿中4例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3%,对照组120例患者中36例患儿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0.0%。观察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新生儿中开展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张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痰热清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气肿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选取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0例),对两组患者用药3-6h 的呼吸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经治疗3-6h 后,呼吸困难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仅采用头孢呋辛钠对照组(p <0.05),观察组显效36例(90.0%),有效3例(7.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27例(67.5%),有效4例(10.0%),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77.5%,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优越,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内科收治的28例急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时间范围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实施胺碘酮静脉注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胺碘酮平均静脉应用时间为(4.8±1.3)d;静脉用药后,27例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有效控制率为96.4%。其中,16例心室心动过速发作时,进行1次胺碘酮负荷量静脉应用后即得以控制;追加1-2次负荷量后症状消失7例,其余患者均实施电复律后,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以预防复发。治疗后,14例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7例心功能改善1级;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2例,实施多巴胺静脉滴注后,血压水平恢复正常;用药后 QT 间期延长2例,明显降低了 QT 离散度。结论在急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吴晓艳;刘军;沈清;孙燕妮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