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体会

热布哈提·努尔麦麦提;宋波;李朋;李金平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胆碱酯酶, 急救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方法,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抢救生存率.方法 清除毒物,快速彻底洗胃,合理使用抗胆碱与胆碱酯酶复活剂,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 3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成功32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88.9%.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势凶险,快速、有效地洗胃,及时、合理应用抗胆碱及胆碱酯酶复活剂,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栓塞(P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PE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满足肺栓塞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燕;李锦霞;方平;张宝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尿酸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尿酸检测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高尿酸(UA)血症发生率,UA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关系,U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0例DM患者UA水平平均为(468.34±58.39)μmol/L,高UA血症患者占45.45%,UA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高UA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水平高于UA正常组(P<0 01).随访1-4年,高UA血症组冠心病发生率62.0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34.00%、病死率12.00%,高于UA正常组的36.67%,16.67%,1.67% (P <0.05).结论 DM患者UA平均水平较高,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是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

    作者:李晓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9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6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血清胱抑素C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尿微量蛋白含量及血清胱抑素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微量蛋白含量与胱抑素C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高血压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名鑫;刘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脑梗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值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而颈动脉内径及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及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斑块沉积和脑部供血,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实施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41.3%),有效40例(53.3%),无效4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29.3%),有效31例(41.4%),无效22例(29.3%),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容易.以往采取的甘精胰岛素控制,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治疗,能够长期稳定患者的血糖,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而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9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明龙;杨存岳;杜玉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右美托咪定在脑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近年,右美托咪定的脑保护作用广受关注.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机制达到脑保护作用,另外,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脑保护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石宝兰;张析哲;周琪;梁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快速康复理念及互联网医疗在普通外科日间急诊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日间手术在国内逐渐兴起,目前主要集中于提前预约的择期手术,但英国日间手术组织将急诊阑尾手术亦纳入日间手术范畴,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在快速康复理念、互联网医疗的支持下对日间急诊阑尾切除术进行研究探讨,期望为日间急诊手术提供一些思路和探索.

    作者:陈军;李杨;陈启仪;叶向红;嵇武;范朝刚;任建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肝癌70例的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改善率77.2%,对照组总改善率66.3%,观察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P改善率78.6%,对照组AFP改善率68.4%,观察组AFP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72.9%,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62.2%,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重度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重度失眠患者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常规治疗+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度失眠患者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延龙;张红丽;冯玉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对策.方法 对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感染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麻疹患者多为典型病人、隐性感染以及轻型麻疹等感染源,感染源进入到人类呼吸道粘膜后,主要是通过哭叫、喷嚏以及咳嗽等行为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感染他人,多发于春季和冬季.结论 针对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等,制定出相应的防控制对策,麻疹疫情需要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麻疹监测力度,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监测工作.有效防止麻疹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作者:徐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采取的急诊救治措施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不同脑疝等级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脑疝前驱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脑疝代偿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脑疝衰竭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脑疝前驱期疗效与其他程度的脑疝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Ⅰ级患者的预后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疝前驱期的疗效显著高于其他程度的脑疝疗效.脑疝Ⅰ级患者预后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脑疝Ⅰ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学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用于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3%低于对照组的12.94%,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瘿术治疗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美忠;史玉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目的 分析研讨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4例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数据,24例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将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纳入讨论中.结果 经治疗6周后,患者AST和ALT等肝功能指征明显优于治疗前,组间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甲亢药物治疗的病人,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状况,有利于发现肝功能损害,一旦出现异常应当及时采取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7 月-2015年11月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阻塞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采用本中心自制的问卷进行填写,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认知程度越高,患者预后时间越短,预后效果越好,差异显著(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心理量化评分越低,预后住院时间越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状况及预后情况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讲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唐极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产前体检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经相关诊断发现,50例确诊为胎儿畸形,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四维彩超对头面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脊柱畸形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四肢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颈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胸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腹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其他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其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其诊断正确率为98.00%;同时四维彩超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9.79%、2.00%、0 21%.结论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效果显著.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究酶解法提取丹酚酸佳工艺

    丹参主要成份为丹酚酸B,纤维素是丹参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胞内丹酚酸B等大分子溶出的主要屏障,利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有利于胞内成分溶出.本文选用纤维素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考察酶解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佳工艺条件,为丹参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岳显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3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实施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8例和2例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7%和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处于骨髓抑制期的小儿白血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欧艺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运用瑞替普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8.33%,两组比较的差异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上有很高的临床效用,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作者:郭伟民;王延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顺产产妇100例,根据产妇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给予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产程中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顺产过程中其出血量196.2±1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8.9±3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顺产全部产程时间(10.3±2.9)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1±3.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顺产过程中其满意度调查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在顺产产妇的产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而且明显的缩短了产程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郝小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