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强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此病发病急而且出血量多,若不及时诊治和急救,可因急性大量内出血而导致休克,甚至造成临床死亡[1].急救能否成功与抢救时间与护理措施紧密相连,因此,妇产科护士对急性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熟练掌握,这是术前准备的必要措施,也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讨论的急性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汇报如下.
作者:韩颖;李岙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检测结果和64排螺旋CT诊断的病理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出阳性率是95% (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75%(30/40),两组患者阳性率检测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34例,占85%,支气管腔异常37例,占92.5%,肺气肿和肺炎36例,占90%,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24例,占60%,支气管腔异常22例,占55%,肺气肿和肺炎26例,占65%,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对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利用该方法的后处理技术较为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湖北省武汉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十件惠民工程里就有一项很重要的优生优育工程.自从2003年10月颁布新的《婚姻法》以来,取消强制婚检,各地婚检率急剧下降.妇科疾病,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缺陷等不婚检的后遗症开始凸显,所以此时婚检,尤其是孕前检查,为了孕育下一代聪明健康的宝宝,孕前优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按照项目要求对本区内1482对计划半年内准备怀孕的夫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其存在可能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咨询和优生指导.现在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硬式腔镜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模式,提高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环节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2012年-2014年腔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品管圈的方法,改进和完善2015年的工作.结果 集中管理后保证了清洗质量,每月随机抽取清洗、消毒、灭菌后的腔镜器械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全程所需的时间缩短为两小时.结论 集中管理有利于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人安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作者:刘艳;叶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电解质失调9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玉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整理我院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对治疗的帮助.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3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34%,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患者患病后病情发展迅速,且具有不同的并发症,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66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心理健康护理措施的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剖宫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结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翟二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老年人在社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收治的24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的跌倒发生率和人的认知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在社区的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度,降低人跌倒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吕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医患关系是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和谐有序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相继发生伤害医务人员案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基于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医院安全管理迫切需要保安队伍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指导,加强保安队伍建设、加强保安配置,创设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确保医务人员安全和医疗秩序的稳定.
作者:金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疾病管理模式在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60例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统计患者术前、出院前、出院后一月、三月、六月的疾病知识、情绪状态、生活状态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出院前、出院后一月、三月、六月的疾病知识、情绪状态、生活状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 疾病管理能让起搏器植入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可提高治疗配合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菲菲;董凌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血清尿酸、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意义以及对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5年期间收治确认糖尿病患者2000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其相关基线资料作为此次研究数据来源,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并提示无糖尿病健康人1000例为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本院血清尿酸、血脂等相关化验,回顾性分析检测数据后并归纳此类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掌握的意义.结果 患者接受以下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清尿酸,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TG、TC、LDL-C、Apo-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以及Apo-A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尿酸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各项之间数据对比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会有异常表现,掌握血清尿酸、血脂水平等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意义,更有利于医生制定准确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意义突出.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孙防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陆裕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进行治疗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涛;杨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抽取51例到讨论范围中,51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25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26例研究组(依匹斯汀+复方甘草酸胶囊),把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纳入到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31%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85%比对照组24%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疾病可考虑给予依匹斯汀药物,疗效好,安全性高,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毒症治疗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58例患者,试验组30例采取介入治疗后护理,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焦虑抑郁等评分,分析介入治疗后的护理疗效.结果 试验组介入治疗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黎玉红;沈惠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心电图检查中三种不同导电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的90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300例,A组采用75%温乙醇作为导电剂,B组采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导电剂,C组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三组导电剂均加温至相同温度.比较三组病人采图一次性成功率、病人舒适度和皮肤过敏情况.结果 A组采图一次性成功率为95.7%,B组为96.7%,C组为96.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病人舒适度均高于A组,且无一例发生皮肤过敏反应,A组发生皮肤过敏4例(1.3%),B组发生金属电极轻微腐蚀.结论 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可以提高心电图检查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皮肤过敏反应,还可避免金属电极被腐蚀,加之自来水简便、经济,在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值得推广.
作者:蔡淑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中,抽取46例纳入到讨论范围内,回顾分析46例患者病例记录资料,随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状况.结果 随访内容包含X线片检查、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症状等,4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100%.各患者腕关节无疼痛状况,活动范围和握力均正常,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均在骨性愈合状态上,其愈合时间为(6.1±0.6)个月,患者均未发生骨坏死或骨不连状况.结论 临床在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疾病时可考虑给予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方式,此方式疗效好,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