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马玉芳;丁霞

关键词:优质护理, 急性阑尾炎, 应用效果, 腹腔镜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纳入的68例急性阑尾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均有34例病例.两组都接受腹腔镜治疗,A组于围术期中用优质护理,B组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B组为26.47%.A组明显比B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为(5.2±0.9)d,B组为(7.8±1.4)d.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患实施优质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管理中临床路径的有效运用分析

    在当前新型医疗形式下医疗市场竞争如火如荼,对于每个患者而言,其关心的问题无非是花少的钱治好疾病;对于医院而言,其生存发展唯一选择为将平均住院日降低,对医疗费用予以控制,将诊疗行为规范,由此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临床路径为管理学应用于医疗管理中的主要体现,为现代化新型医疗管理模式,引入该管理模式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为探讨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的有效运用,现从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查阅大量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韩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4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对13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实施护理对策.结果 对1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溶栓、取栓等处理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率提高16.98%.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熊松;李慧群;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9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总结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科并发症、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围生期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三十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30例作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经后路切开复位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矢状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变化以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①本组患者手术后的矢状位Cobb角明显低于手术前,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则显著增加,其手术前后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②本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Frankel等级如下:E级者所占比率76.7%,D级者所占比率是16.7%,C者所占比率是6.7%,无A级与B级者.结论 经后路切开复位伤椎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王翔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0.05%地奈德乳膏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取158例我院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5月份到2016年8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实验组采用0.05%地奈德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 (77/79),对照组为75.9% (60/79),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症状分值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性不明显,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以及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0.05%地奈德乳膏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高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郁金水提物镇痛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郁金水提物对实验动物模型的镇痛、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以及甲醛致痛法观察郁金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郁金水提物能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热板实验中药物组与空白组的痛阈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郁金水提物能减少甲醛致小鼠舔足的次数,延长其舔足的潜伏期.结论 郁金水提物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何人大;晏明英;赵丹;唐启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SAS评分),术中血压、心率,以及术后患者压疮、角膜炎以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压疮、角膜炎以及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焦虑状态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手术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蔡红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透析病人的首选血管通路.它是保证血液能够充分透析的前提,具有可重复使用穿刺,不易发生血栓、感染等优点,但常见的并发症是容易形成血管狭窄和血管瘤,而熟练、正确的穿刺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维持内瘘的高通畅率.

    作者:杨泽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某医院产妇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某医院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干预措施,以期降低产妇住院期间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2015年贝宁共和国莫诺省中心医院所有产妇资料,重点收集与产妇感染有关的信息,如分娩方式、感染部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统计方法中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非参数卡方检验.结果 共收集资料4303份,发现产妇感染132例(占3.07%).产妇感染的发生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01).与分娩方式无相关性(P>0.05).感染发生部位以生殖道占首位,与其他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或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建立清洁、空气流通的病房环境等是降低产妇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进霞;张领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64.7±3.5,干预后评分23.2±4.8;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得分64.2±2.9,干预后得分为45.7±1.5;两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67.7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5.1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情更稳定,使得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宿艳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亢进症患者10例,均给予围子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10例病例中出现切口出血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上神经内支损伤1例,手足抽搐2例,2例血钙均低于1.90mmol/L.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国手术期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采用伊马替尼治疗不良反应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活的116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4度以下非血液不良反应、3-4度中粒性细胞减少、3-4度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采用伊马替尼治疗,需要对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优质护理.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结了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及物品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及术中监测观察等.手术室护士要熟悉该手术的手术方法,做好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奚晓英;段宝仙;郑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4/100,000-5/100,000[1],其特点为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该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文对近年来IT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长俊;张晴;韩静;蒙长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58例患者,试验组30例采取介入治疗后护理,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焦虑抑郁等评分,分析介入治疗后的护理疗效.结果 试验组介入治疗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黎玉红;沈惠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脑梗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值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而颈动脉内径及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及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斑块沉积和脑部供血,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窭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我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患者均有60例,两组患者在行手术前均进行相关的检查后,实施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5%,而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继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对策.方法 对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感染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麻疹患者多为典型病人、隐性感染以及轻型麻疹等感染源,感染源进入到人类呼吸道粘膜后,主要是通过哭叫、喷嚏以及咳嗽等行为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感染他人,多发于春季和冬季.结论 针对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等,制定出相应的防控制对策,麻疹疫情需要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麻疹监测力度,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监测工作.有效防止麻疹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作者:徐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运动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治疗中采用运动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物理疗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A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治疗中,采用运动功能训练与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