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控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区2014 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选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4年发病率为15.41/10万,2015年发病率为4.68/10万,2016年发病率为4.79/10万;2014年1-6月发病率高于7-12月,2015、2016年4-9月发病率高于1-3月以及10-12月;男性患者占60.27%,女性患者占39.73%;疾病的高发年龄为7-15岁;50.00%的患者为学生,幼托儿童占19.52%,散居儿童占16.10%,其他身份占14.38%.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必须及时划分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作者:陈婕;张亚辉;李琳;陈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引起的中毒调查报告.方法:本文研究对象37人均参加了2016年9月13日在某酒店举办的满月酒宴会,之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将参与本次满月酒宴会共同进食但是并无不良反应的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对病例和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其OR值等于13.3,94%.中餐和晚餐所用的食材通过统计研究,并未发现危险食品.37人中有6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测,其中有5份检测出副溶血性孤菌.结论: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目前中毒食品与外环境污染不明确.
作者:吴灿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对因气滞血瘀、脉络不道、肝肾不足导致的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取内服活络骨康丸(生产批号20080313)的距骨缺血坏死病人54例,跟踪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愈42例,治愈率占78%有效11例,有效率占20%;无效1例,无效率占2%.结论:活络骨康丸在临床治疗距骨坏死的疗效已得证实,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仍需继续探讨.
作者:时晓华;白玉;马富强;杜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e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物质条件不断提高,AC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被公认为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冠心病的死亡率约占心脏病死亡总人数的10%-20%[2].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技术发展讯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3],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使冠心病患者开通相关动脉,使心肌尽早得到再灌注而挽救濒死心肌[4],改善心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死亡率.尤其对于心肌梗死后血管持续闭塞者来说,介入治疗更有助于减少心室重构,减轻左心室扩大[5],从而挽救了许多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对近期国内冠心病介入手术术前护理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为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智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在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发作期,整体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本文根据60多例对患者的护理体会,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蛛 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的要点.
作者:孙嫣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颈椎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6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81,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81,行中医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上肢、颈、头等部位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曲甜甜;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难点,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通过对公立医院和参保患者两个途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调研,了解并分析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并制定对应对策.结果:公立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存在参保者期望值与实际差距较大、规范化管理监管难、医疗费用控制难、事实依据取证和处罚难等方面的难点.结论:针对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通过建立医保“一站式”服务体系、采取优化宣传策略、设立监督岗位、医保费用绩效考核等对策,从而提高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质量水平.
作者:徐安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1CU接收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娜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近年来,由于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会阴侧切率也有上升趋势.会阴侧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母婴产时损伤,它对于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侧切口位置的特殊性,于阴毛、经血、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等邻近,以及操作不规范和外界因素等均可引起感染.为了减少母亲不必要的损伤,避免发生并发症,因此探讨会阴侧切术后护理体会,制定的护理对策,针对感染因素,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加强分娩前后的有效护理,阻断感染机会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侧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及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处理体会,减少医患纠纷,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所收集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女45例,男55例,年龄在62至74岁之间,采用心理护理、中医健康指导、药物护理等方法.结果: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的护理,能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树立以预防为主,把工作重心前移,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徐国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诊治的80例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超声诊断,同时把超声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影像中恶性结节情指征为18个结节的边界不清晰,16个结节低回声、17个没有规则形态、9个结节微钙化、12个结节血供比较丰富、13个结节纵横比超高1;超声影像中良性结节指征为52个等回声、40个混合回声、80个结节边界比较清晰、97个结节形态比较规则、52个血供不足、85个结节纵横比小于1.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饶明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室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其中,培训的内容包括对健康知识展开系统学习,强化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理解,完善并规范化实施各项沟通流程,将护患沟通技巧正确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等.结束培训后,统计并评价护理人员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程度方面,护理人员培训后的合格率为93.3%, 显著高于培训前的6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培训后,患者对输液室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护理满意度则与培训前相比发生明显升高,数据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正确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充分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减少护 患纠纷的基础上,实现门诊护理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邵冬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全麻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术中用药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分别注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观察组R组)和全麻后未行TAP阻滞(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手术中患者切皮反应,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48h视觉模拟疼痛(VAS)及Ramsav评分观察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R组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明显减小(P<0.05),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组明显低于C组,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全麻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能明显减少镇痛药的需要量,可有效镇痛.
作者:展瑞静;宋杰;袁士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的提升,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护士充实到医疗护理领域.如何培养这些新生力量,怎样把她们早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技术精湛的护士队伍,是长期以来一直摆在我们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现将在从事带教工作中,就如何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带教质量这一问题,从带教老师方面,带教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并将几点小经验分享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张淑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持续干预对高血压健康管理成效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持续干预,两组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为9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持续干预在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发挥很好的改善成效.
作者:廉永昕;周游;张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病案信息管理工作,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升病案利用率,简化病案管理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360例. 2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养生指导,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中医个体化养生指导后患者血压、血脂、体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仇燕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内脏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喂食CAP饲料),对照组(B组,喂食普通饲料) 实验分为3期(Ⅰ期:喂食1天;Ⅱ期喂食1周;Ⅲ期:喂食4周),A组分为A1、A2、A3组,B组分为B1、B2、B3组,每组10只.每组检测内脏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及TRPV1的表达.结果:(1)机械刺激敏感性:A2组显著高于B2组(P<0.05);A3组显著低于B3组(P<0.05).(2)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完整.(3)TRPV1的表达:A2组显著高于B2组(P<0.05).结论:小剂量CAP可改变大鼠内脏机械刺激的敏感性,这可能和胃、组织TRPV1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容;彭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8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方案,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康复方案,通过精神状态量表(M)、Barthel指数(B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第一次MMSE、Fugl-Meyer、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第二、三次Fugl-Meyer、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FM(2-1)、FM(3-1)、BI(2-1)及BI(3-1)的Fugl-Meyer、BI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FM(3-2)及BI(3-2)Fugl-Meyer、BI评分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MMSE三次评分差值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规范化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金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治愈49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显著,操作方便.
作者:刘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