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孔志强;龙朝仪;彭海峰;潘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5年2月采用MIPO治疗1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按AO分型:A型6例,B型3例,C型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AO系列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13个月(平均7.1个月)随访.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及肩关节疼痛-残疾指数评价术后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术后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恢复日常生活.无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且不增加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作者:王小兵;巫宗德;刘显东;徐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1999年8月~2004年2月,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1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3 d(6~18 d).全部采用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6~28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20周(14~32周),愈合时间平均为10个月(5~21个月).根据Sander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4例,差1例.1例患肢轻度外旋,1例肢体短缩1.5 cm.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髋内翻、切口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限扩髓、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兰玉平;殷光义;钟风林;王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12月对41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其中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岁(17~67岁).骨不愈合类型:肥大型16例,萎缩型2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22.6个月(8~42个月)随访.40例(97.6%)患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8个月(3~12个月).并发症:桡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终随访时,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新宝;杨明辉;李庭;王满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并为内侧平台骨折提出具体分型,以指导治疗,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998年6月~2004年9月间手术治疗失败的17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折类型、固定方法、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康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根据内侧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特点进行具体分型.结果17例失败患者伴有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41分(24~54分).手术治疗失败原因:手术方法不当4例,固定方法选择不当11例,术后康复治疗错误2例.结论骨折复位不良、固定方法选择不当、对软组织情况及肢体力线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及术后错误的康复治疗均是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条件制订适当的治疗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从风;姜锐;周曼瑜;胡承方;程方庆;曾炳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获13~72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达94.0%.215例患者中31例出现内固定相关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14例,主要发生于股骨转子内后方存在明显骨折碎裂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12例,为骨折累及股骨距及小转子,术中做软组织广泛剥离、骨折复位固定的患者;内固定物股骨头颈内切割并螺钉穿入髋关节腔5例,其中3例再行人工关节置换,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2分.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不稳定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复位不良都将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许杰;马若凡;彭焰;苏培强;黄东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5年9月采用THR和自体股骨头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治疗24例成人DDH患者.Hartofilakidis分型:Ⅰ型11例(13髋),Ⅱ型9例(11髋),Ⅲ型4例(4髋).结果24例患者获1~32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2分提高到92分.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移位.跛行4例,关节感染1例,关节轻度疼痛6例.结论对于成人DDH且伴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选用THR治疗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文志;冯世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髓内钉及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缺损和不等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联合应用髓内钉及外固定架治疗2例股骨缺损分别为8 cm和11cm的患者、3例股骨短缩为4~7 cm的患者.手术于股骨内顺行置入带锁髓内钉(或保留原有髓内钉),带锁髓内钉仅锁定一端,安装外固定架.4例于股骨近段截骨,1例于股骨远段截骨.5例患者中2例使用Ilizarov重建外固定架,3例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术后平均延迟16.2 d(13~24 d)后开始牵开延长,1 mm/d,共分4次完成.对于股骨短缩患者,当股骨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再次手术将髓内钉远端锁定,然后去除外固定架,开始早期功能锻炼.对于骨缺损患者,当股骨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仍须等待新生骨痂密度有所增加后将髓内钉远端锁定并去除外固定架.结果5例患者获平均36.4个月(22~47个月)随访,平均延长长度为7.2 cm(4~10 cm),外固定架放置时间平均为5个月(3~8个月),外固定架指数平均为0.75个月/cm(0.57~1.00个月/cm).所有患者股骨延长段未出现轴向偏移或再骨折,坚实化良好.后随访时,5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7°(80°~135°).结论联合应用髓内钉及外固定架肢体延长术能够明显缩短外固定架置放时间,避免肢体畸形,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在治疗大段骨缺损及肢体不等长中具有一定优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治疗费用高和手术切口瘢痕增加是其缺点.
作者:黄雷;朱峰;王慎东;张建立;朱仕文;王金辉;王满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及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7例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法分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3例.采用髋关节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Ⅲ型股骨颈骨折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髋臼后壁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7例患者获2~4年(平均3.2年)随访.术后1年,按Brumback和Kenzora股骨头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差1例.其中1例差者为Ⅳ型骨折,终因股骨头的软骨下骨塌陷、疼痛进行性加重而于术后14个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头骨折可选择手术治疗,Kocher-Langenbeck入路有显露好、复位方便的优点,可吸收螺钉是股骨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王树金;朱东波;邱锡定;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介绍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经验.方法1997年10月~2001年7月,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12例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其中肥大型5例,萎缩型2例,假关节形成5例.受伤至骨不连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0.5个月(5~33个月).手术采用开放复位顺行置入髓内钉,锁入远端交锁钉后向近端打拔以使断端加压,自体髂骨及RBX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21个月(9~51个月)随访.12例患者骨不连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8个月(3.5~8.0个月).其中1例去除髓内钉后1年于原骨不连部位发生再骨折,重新植骨内固定而获得愈合.11例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未遗留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为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强;刘建;韩一生;李明全;胡蕴玉;王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Ossatron高能体外震波仪治疗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体外震波治疗18例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和4例骨延迟愈合患者,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根据不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震波能量、频率和冲击次数.内固定不稳定者震波治疗后以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术后6、12周及以后每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直至骨折愈合.结果所有患者获3~12个月(平均6.7个月)随访.10例患者震波后出现局部瘀斑或肿胀,术后1~3 d缓解;无其它并发症发生.22例患者中,13例(59.1%)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6周~6个月).18例内固定稳定的患者中12例骨折获愈合,其愈合率为66.7%.9例患者(40.9%)骨折未愈合.结论震波治疗对骨折断端稳定的骨不连和延迟愈合具有一定疗效,其突出特点是安全、无创.
作者:朱振安;孙月华;严孟宁;唐坚;郝永强;史定伟;张蒲;戴克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补救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4月,对23例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患者(股骨颈骨折17例,股骨转子部骨折5例,股骨头骨折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前期治疗失败的原因,总结此23例患者进行补救性THR后的疗效.结果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骨折后复位不良、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当或技术错误.21例患者获平均32个月(8~46个月)随访.无感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有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3分提高到术后87.6分.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或固定技术对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非常重要.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和年轻患者的高能量损伤也增加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难度.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补救性的THR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傅德皓;杨述华;杨操;叶哲伟;李鲲;廖翔;王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损伤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8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16例漂浮膝损伤患者.除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用钢板内固定外,其余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一次手术完成股骨及胫骨的内固定.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所有患者获1~3年(平均2年)随访.根据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损伤具有防止骨折分离和旋转移位的作用,可调整为加压固定,可稳定关节及减少感染,能防止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或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作者:郭文健;刘克;庄桂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的桡神经损伤是否会因为带锁髓内钉置入时的闭合复位操作而导致神经损伤的加重.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的353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中,63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对此63例患者的体检、手术记录、X线片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5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神经探查术,应用PEMS 3.1版本的卡方检验对11例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与19例可以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神经探查术的患者桡神经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神经探查术的患者中,9例(17.3%)桡神经被骨折端嵌压,其余43例均为桡神经挫伤.63例患者中,除2例外,桡神经损伤均于术后2~12周(平均8周)自行恢复.所有患者术后3~4个月获骨性愈合.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及神经探查术对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931).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患者是适宜的.
作者:张国柱;蒋协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方、侧前方联合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5年2月采用一期后方、有限侧前方联合入路复位、减压、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8例严重腰椎骨折伴横向脱位患者.结果8例患者术后复位满意,获10~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植骨块融合,椎间稳定,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出现松脱、断裂,后凸矫正度无丢失.结论对于累及脊柱三柱并伴有横向脱位的严重腰椎骨折患者,一期后方、侧前方联合入路具有能完全复位、彻底减压及良好融合固定的优点,效果可靠;但其创伤较大和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掌握.
作者:刘志祥;汤勇智;才忠民;江永发;贺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小腿皮肤难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6年1月30例男性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经手术及抗感染治疗创面不愈合,应用高压氧配合抗生素辅助治疗1~3个疗程.随机选择单纯外科治疗患者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高压氧组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3.3%;常规治疗组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28.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促进局部血运、减轻水肿、改善受损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和增强抗感染能力,从而加快难愈创面的愈合.
作者:刘晖;杨启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股骨和胫骨隧道定位变化对移植物等距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0具正常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在股骨取3个定位点,第一个定位点位于右膝11点(左膝1点)过顶点前方5~6 mm处,作为前束点;第二点位于前束点前5 mm处,作为误差点;第三点位于屈膝90°时,ACL附着区长轴与经股骨-胫骨接触点的垂直线的交点,作为后束点.在ACL胫骨附着区的前后径上取3个定位点,一个位于原ACL附着区中心,称为中心点;一个位于中心点后5 mm处,称为5 mm后点;一个位于中心点后10 mm处,称为10 mm后点.模拟ACL重建步骤,经各个股骨和胫骨定位点分别钻直径为2 mm的骨隧道,通过测量钢丝和等距测量仪来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各个股骨隧道内口相对于各个胫骨隧道内口的距离变化.结果相对于某一个固定的股骨隧道内口,胫骨隧道内口的前后移位变化对移植物等距特性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对于某一个固定的胫骨隧道内口,股骨隧道内口位置的变化对移植物等距特性的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从膝关节完全伸直到极度屈曲的过程中,如果股骨隧道内口选择在前束点,则两内口间移植物长度变化在生理等距范围内;若选择在误差点,则两内口间移植物长度变化表现为超出生理等距范围的延长;若选择在后束点,则两内口间移植物长度变化表现为超出生理等距范围的短缩.结论ACL重建时,胫骨隧道内口在ACL附着区中心与棘间区后缘之间的前后移位对移植物等距特性无明显影响,股骨隧道内口的移位对移植物的等距特性有明显影响.
作者:Aljaberi Mohammed;曾炳芳;赵金忠;张经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起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以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56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并对可疑因素(年龄、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患者61侧跟骨手术后9侧(14.8%)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足跟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其中,坠落高度大于3.4 m、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7 d、手术时间超过2 h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1.5 h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骨折后7~10 d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可以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剑;章暐;张长青;曾炳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介绍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按AO分型:C1型2例,C2型6例,C3型4例.术后3~7 d开始主、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按H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5例,一般1例.所有患者截骨块均愈合,未见截骨块移位及畸形愈合.2例诉鹰嘴处钢丝尾部隆起部轻度不适.1例关节活动角度欠佳.结论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入路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力学性能优良、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该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优良.
作者:王振威;徐建高;常林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不同时期骨性关节炎(OA)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取35只日本兔制作兔右膝OA模型,左膝为对照组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28、42、56及84天各处死5只动物,免疫组化检测LIF在关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另取32例OA患者自愿捐赠的73具关节病变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分别检测不同病变阶段OA组织中LIF mRNA的表达和含量.结果LIF在正常关节组织中少量表达;OA关节软骨、滑膜均见LIF表达,实验性OA术后28 d为LIF表达高峰期.人中度OA软骨下骨中LIF mRNA表达量高,其次为软骨和滑膜.重度OA软骨中LIFmRNA表达量高,软骨下骨低.结论LIF在兔及人关节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时间及空间分布规律;在OA早中期,LIF可能对软骨下骨病变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侦明;肖强;蒋煜文;舒钧;浦波;杨庆秋;劳汉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1996年5月~2005年8月共收治263例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骨不连部位:股骨近端13例,股骨干57例,胫骨81例,肱骨51例,尺桡骨44例,锁骨5例,髋臼2例,舟骨3例,距骨4例,其它3例.本组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交锁髓内钉固定157例,钢板螺钉固定72例,外固定架固定34例.植骨方法:单纯自体松质骨移植189例,自体松质骨混合其它材料移植57例,带血管蒂的游离骨瓣移植10例,自体骨髓移植4例,骨加压延长术3例.结果本组患者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应力干扰和局部血供差,其次为感染、骨缺损及骨折复位不良、对位差、骨折间隙过大.242例患者获平均14.3个月(4~48个月)随访.242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3个月(3~18个月).其中220例患者(90.9%)肢体功能优,无跛行等后遗症;22例患者(9.1%)遗留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短缩及跛行等并发症.结论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在治疗骨折时足够重视,多数骨不连可以避免.骨不连采用手术重新固定加自体植骨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周东生;李连欣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