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的护理体会

李燕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求肿瘤患者合理的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8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给药并观察.结果: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80例,顺利完成化疗,留置时间32-180d,平均74d.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可降低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的治疗途轻.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患者.其中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21%,远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加强对其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患者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不同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360例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状况,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名称、用法和剂量、用药时间、治疗过程、天数、有无联合用药等信息.结果:不合理用药175例,占48.61%,其中无高危因素使用抗菌药物49例,其中无高危因素使用抗菌药物49例,选择药物不当78例,术前术后用药时间不当31例,药物用量用法不当2例,联合用药不当15例.结论:为确保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正确使用在骨外科手术,需要对外科护理与预防和治疗抗菌药物进行培训,加强无菌技术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精细手术操作,减少其对抗菌药物依赖,使得使用骨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且经济适用.

    作者:张冬峰;杨文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1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随机分为EVL组和EVS组,各60例,分别行内镜下套扎疗法和内镜下硬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周及3个月门脉高压性胃病分度情况,以及食管静脉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周及3个月,EVL组患者PHG新增数及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VS组患者PHG新增数及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S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及EVL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较内镜下套扎疗法更小,针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更宜选择内镜下硬化疗法.

    作者:邢世磊;刘宝珍;金艳;敬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鼻肠管盲插的置管与护理

    本文总结了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盲插鼻肠管过程中的置管方法及置管后应用护理措施减少鼻饲引起的不良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体会,为同类病人的护理提供借鉴,减少置管引起的不良损害,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云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医院联合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性管理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医院联合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在乌鲁木齐新华南路社区选取10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由我院联合社区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实施为期12个月综合性管理终完成随访112例,对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肌酐、尿微理白蛋白/肌酐(ACR)进行比较,并且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健康管理方式转变、并发症控制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患者BMI、FPG、HbA1c、TC、TG、LDL-C、HDL-C、Cr、ACR明显降低(均P<0.05),SBP、DBP较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标准知晓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情况得到有效提升(均P<0.05),饮酒较干预前下降(P<0.05),吸烟和血糖监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有不同程度的控制.结论:医院联合社区对2型糖尿病的综合性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了患者就医依从性,得到规范化综合管理,减少了多种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患病率.

    作者:马福慧;王新玲;吴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因为关于上述病毒依旧没有分离和培养成功,所以对其传染性的研究受到限制,根据早年大量研究显示,同时近几年以来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甲型肝炎抗原的发现,其他检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收获了部分有价值的资料,本文对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问题作一综述,现汇报如下.

    作者:毕惠;许序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和进行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进行评价,统计评价分数,并结合结果针对疲劳和非疲劳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54例患者疲劳率为57.79%;疲劳组与非疲劳组患者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文化程度差异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疲劳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存质量平均均显著低于非疲劳组,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率较高,而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其中疲劳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疲劳患者,即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洋;钟和英;熊家明;罗小华;任洪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优化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7年06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并在术后产生肺栓塞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且有3人治疗无效并死亡.结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方法较多,如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等;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及早的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优化治疗效果意义巨大,因而应该不断的强化疾病预防、尽可能的避免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齐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氯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干预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临床指标、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效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王立维;路艳;魏海亭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废物追溯系统建设

    目前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院内管理流程存在有3次交接,交接以纸质介质为主,采用手工操作,存在相应的风险和漏洞.开展院内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医疗废物整个运作规范化、完整化,是大势所趋.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难点,做出建设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废物追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利用条形码和RFID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建设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废物追溯系统,采用动态实时和追溯预警管理,规范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

    作者:胡倩;潘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讨论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62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的血压下降也比对照组的要明显,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显著,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水平,可以在今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良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患者)与实验组(3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颅内外狭窄血管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纯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应用支架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淑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依次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和在一般治疗方法前提下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甲强龙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HR、RR、PaO2、PaCO2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HR、RR、PaO2、PaCO2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增进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稳定生命体征)、改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预后,故此方案有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永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2周的治疗心绞痛程度观察,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86例,按照置管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自我维护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CC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赖丽芳;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中抽取6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32)采用平衡针疗法,对照组(n=32)肌注苯海拉明治疗,就2组患者疼痛感指标以及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6.88%,同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是(3.86±0.72)分,低于对照组(5.57±1.38)分(P<0.05).结论: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切实改善患者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减轻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郭彬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积累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3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率和排卵率,并且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整体临床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0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10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8月份本院接收的泌尿外科患者128例,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对症护理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

    作者:程红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