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旗
目的:探讨和分析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细节思维管理,比较甲乙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7.69%)少于乙组患者(25.0%),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696,P=0.017).甲组患者的管道护理不当发生率(11.54%)少于乙组患者(28.8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33,P=0.028).甲组患者的坠床跌倒发生率(3.92%)少于乙组患者(17.3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8%)优于乙组患者(86.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75,P=0.027).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管道护理不当以及坠床跌倒等发生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谢颂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善与发展建议.结果:当前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着灭菌物品管理方式不当,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可以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结论: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管理的综合效果.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流泪症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结果:本方法治疗36例(41眼)治愈26例,占72.22%,有效7例,占19.44%,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6%.结论: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疗效显著.
作者:梁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肺康复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中的相关文献及其在临床应用中所取得的疗效,旨在总结传统运动功法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推进传统运动功法作为肺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方式在临床运用.
作者:潘洪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小儿咳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幼儿生长健康的危害性较大,中药内服与推拿对幼儿咳嗽资料可以起到良好成效,但是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医疗工作人员无法依照相关文献利用中药内服结合推拿的方法对小儿咳嗽进行治疗.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相关医务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小儿咳嗽治疗水平提升,丰富小儿咳嗽资料相关文献资料.
作者:朱晅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手术室护士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症急诊手术的基本原则,首先抢救生命,减少死亡率;抗休克,防止器官功能衰竭;保护器官肢体正常,减少伤残.护士在手术抢救过程中,有效快速的护理抢救措施,熟练高效的护理配合抢救流程,高度的责任感、合理的管理分工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袁松;潘慧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以期指导临床,达到尽早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儿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年龄在1周岁至12周岁之间).按不同年龄将76名儿童分为三组:A组幼儿期(1周岁~3周岁),B组学龄前期(4周岁~6周岁),C组学龄期(7周岁~12周岁).定期复查抽取脑脊液,离心瑞氏吉姆萨染色,油镜观查有无白血病细胞,随访18个月,选取能够采取依从性治疗儿童.结果:(1)先对三组入选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看三组之间是否匹配.先对3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性别构成比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无差异(x2=1.3057,p=0.5206);其次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WBC、HBG、PLT都无差异.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骨髓无差异;然后再对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做做c2检验显示:肝、脾、纵隔包块、免疫分型都无差异;后对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96,p=0.4869),各年龄组患儿脑白发生率无差异.(2)多因素分析:儿童脑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变量逻辑回归没有变量进入模型.结论:年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没有影响,虽然年龄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影响.
作者:吴秋红;周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开始采用品管圈管理理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服务项目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在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指导、入院告知等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服务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外科治疗患者12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心绞痛疾病均消失,心电图改善或正常,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肌桥及其周围的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均临床效果满意,外科手术治疗,其有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加来;马晨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对卵巢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79例病理诊断为卵巢囊肿的典型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彩超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观察其符合率.结果:79病例中临床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72.78%,彩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34%,临床与彩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3.04%.结论:运用彩超联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卵巢囊肿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于英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现,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主要分为采购安全、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本文从此角度对做好相关管理规范作了初步的介绍.
作者:杨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肾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准确测定体内草酸浓度是临床检验中判断结石成因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食物中草酸及其盐含量的测定,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天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胃复安是临床上常用的镇吐药,大剂量使用致锥体外系反应的报道很多,但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的病例报道极少.
作者:唐琦;沈婷;沈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开展为期半年品管圈活动,活动期间选取40例护理人员组成观察组,参与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再选取40例未参加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组成对照组,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两组进行比对,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差异.结果:品管圈活动下,观察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2.5%提升至82.5%,成效显著;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5.0%提升至51.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效果,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朱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疫苗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为预防和抵御疾病的侵袭不断发展这项免疫技术.本文对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传统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基因工程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共七种常见类型的传统与新型疫苗的免疫特点、免疫机制和应用实例进行了整理,并对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综上结果,对疫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和预期.
作者:高乐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寻求气滞伤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临床应用的新思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清淡饮食,对照组给予胃康灵治疗,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给予气滞伤食方,150ml/次,2次/日,饭后30min加热口服,治疗时间为30天,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37.50%),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治愈12例(30.00%),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气滞伤食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以脑血管病为切入点,对某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疾病风险预测结果以及生存质量得分等数据,评价该院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前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下降不明显.2.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后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明显下降.结论: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全程信息化的健康信息采集、可量化的健康评估与疾病风险预测、针对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风险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科学的健康跟踪对客户展开健康管理服务,可较好的运用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中.2、该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从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卫红;魏冬梅;王琳;郭颖;冯铖铖;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为蒙药黄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对近几年来蒙药黄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蒙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该药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蒙药黄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具有使用和携带不便及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严重影响着推广应用.对蒙药黄芩进行合理的改进,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斯古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指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改善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指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治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龚记叶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