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睾丸畸胎瘤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

李世杰;刘莉;张敬悌

关键词:睾丸畸胎瘤, 高频, 探头频率, 临床诊断, 睾丸肿瘤, 睾丸肿大, 超声检查, 表面光滑, 仪器, 无压, 患儿, 查体, 包块
摘要:患儿,男,11岁.右侧睾丸肿大3月余.查体:右侧睾丸大小40 cm×30 cm,其内可及约30 mm×20 mm×10 mm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临床诊断睾丸肿瘤.超声检查:使用仪器Philips HDI 5000 Sono CT,探头频率L1 2~5 MHz.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讯

    作者:江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破裂并假性室壁瘤1例

    患者女,24岁.因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1个月就诊,曾有外伤史.查体:血压90/70 mm Hg(11.97/9.31 kPa),贫血外貌,奇脉.心界扩大,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

    作者:吴晓萍;刘炯鸥;秦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同呼吸状态对超声引导经皮肾穿活检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就2种不同呼吸状态对超声引导经皮肾穿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产生此种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穿刺点选右肾下极外侧,分别取深吸气末屏气及平静吸气后屏气2种状态.结果深吸气末屏气状态,肾脏位置强制性大幅下移,下极受力后这种脆弱平衡状态被迅速打破,致使肾脏快速上移.同时肾脏长轴与人体长轴的角度增大,致肾穿时的合力点下移偏离进针方向.俯卧位腹部垫高的体位及腰大肌上窄薄下宽厚的解剖特点,使这一区域的下方较狭小,过度下移的肾脏强行挤进这一空间后,在受到穿刺针的作用力时,易向受力较小、空间较大的上方移动.不易控制呼吸.而平静吸气状态,肾脏位置下移少,肾蒂受力小,张力较低.肾脏长轴与人体长轴的角度小,处于较稳定的平衡状态.患者易控制呼吸.结论深吸气末屏气状态易造成肾脏位置的上移或穿刺点的下移,致穿刺失败.平静吸气后屏气状态受上述因素影响较小,成功率较高.

    作者:王绮;马桂英;史大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甲状腺肿瘤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的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3D-CPA),术前检测38例甲状腺肿瘤血流信号(恶性22例,良性16例)计算3D-CPA血管指数(V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例甲状腺癌3D-CPA VI和MVD分别为(9.69±4.37)条/cm3和(51.33±12.86)/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796,P<0.01),16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D-CPA VI和MVD分别为(4.96±1.19)条/cm3和(20.11±8.05)/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814,P<0.01),良、恶性两组3D-CPA VI、MVD分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2.020,P<0.001;t=2.016,P<0.001).以VI大于6条/cm3诊断甲状腺癌,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2%、87.50%.结论 3D-CPA能立体、直观显示甲状腺肿瘤血供,血管三维定量测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较好,血管三维能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提供有效血流信息.

    作者:孙霞;刘书海;张清泉;闫风琴;刘文瑞;陈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第八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陕西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筹备委员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内血流空间分布的探讨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内血流空间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脉冲波多普勒测定17例HCM患者二尖瓣瓣尖、瓣下1、2、3、4 cm处的血流频谱,测量指标包括舒张早期E波流速峰值(E0、E1、E2、E3、E4,cm/s)和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A0、A1、A2、A3、A4,cm/s),计算E/A比值(E/A0、E/A1、E/A2、E/A3、E/A4),并与13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正常人左室腔内血流速度呈均匀一致的变化,即从二尖瓣瓣尖至距瓣尖4 cm处,E波和A波流速逐渐减低,尽管E波流速呈减低趋势,但E0与E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0和A1明显高于A2、A3、A4(P<0.05);在HCM患者中,A波流速逐渐减低,A1明显高于A3、A4(P<0.05),但E波流速呈先减低后升高再减低的趋势,在距二尖瓣瓣尖3 cm处明显加速(P<0.05).E波流速在左室腔内的空间分布呈两种形式:在大多数患者(12例)中表现为左室腔内距二尖瓣瓣尖3 cm处流速加快(E3/E0>1),在部分患者(5例)中表现为流速减慢(E3/E0<1).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腔内舒张早期E波流速呈先减低后升高再减低的趋势,在距二尖瓣瓣尖3 cm处明显加速,A波流速呈减低趋势.

    作者:钟明;张运;赵静;岳欣;张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睾丸畸胎瘤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

    患儿,男,11岁.右侧睾丸肿大3月余.查体:右侧睾丸大小40 cm×30 cm,其内可及约30 mm×20 mm×10 mm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临床诊断睾丸肿瘤.超声检查:使用仪器Philips HDI 5000 Sono CT,探头频率L1 2~5 MHz.

    作者:李世杰;刘莉;张敬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左心室黏液瘤脱落致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1例的超声表现

    患者男,76岁.因胸闷、气短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就诊.查体:胸廓对称,桶状胸,双侧呼吸活动减弱,喘鸣音,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张兴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方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乳内动脉原位转流至左前降支)患者46例;术后检查乳内动脉桥起始段、桥血管远段(吻合口近端)、吻合口、远端及近端左前降支.分别测量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流速时间积分、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结果乳内动脉原位转流术后, 桥血管起始段显示率95.65%;桥血管与自体左前降支吻合口显示率80.43%.通过测量并计算吻合口与吻合口近端桥血管流速时间积分比值以及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评价吻合口是否存在狭窄.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提供评价桥血管通畅性的直接证据,为临床随访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方法.

    作者:田津;李治安;杨娅;孙琳;何怡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在心脏显像和测值方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技术(THI)对图像质量及结构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患者(包括多种疾病)分别采用基波(FI)、组织谐波(1.8~3.6、2.1~4.2 MHz)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根据FI评分进行分组(Ⅰ组:评分为1分的质量佳的图像;Ⅱ组:评分为2分和3分的质量差图像),而且对心脏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1)Ⅱ组中,THI与FI相比,图像质量明显改善;(2)两组中, THI1、THI2与FI相比,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Ⅰ组中,间隔 :(9.22±3.19) mm和(9.22±3.03) mm vs( 8.29±2.65) mm P<0.05;左室后壁:(9.08±3.30) mm和(9.15±3.32) mm vs (8.49±3.05) mm P<0.05.Ⅱ组中,间隔 :(11.64±3.64) mm和(11.75±3.89) mm vs (11.04±3.70) mm P<0.05;左室后壁:(10.29±2.07) mm和(10.40±1.89) mm vs (9.50±1.86) mm 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Ⅰ组:(51.68±12.37) mm和(51.73±12.30) mm vs (52.63±12.83) mm P<0.05;Ⅱ组:(49.94±7.38) mm和(49.88±7.64) mm vs (50.81±7.43) mm P<0.05 ];(3)房间隔缺损患者, THI1、THI2与FI相比,缺损大小明显减小[收缩末:(20.60±11.93) mm和(21.35±12.59) mm vs (23.04±12.91) mm P<0.05; 舒张末:(25.50±15.77) mm和(25.59±16.35) mm vs (26.74±16.35) mm P<0.05];(4)二尖瓣狭窄患者中, THI1、THI2与FI相比,瓣口面积明显减小[(77.22±24.42)mm2和(79.80±25.24)mm2 vs (82.23±26.00)mm2P<0.05].结论在显像差时,应用THI可以改善图像质量.在测量方面,应用FI和THI的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异,THI状态下的测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东旭;任卫东;宋平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的超声应变率显像研究

    目的探讨梗死心肌超声应变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2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OMI)与20例正常对照者(Nor),获取左室前壁长轴方向的心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定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结果 (1)OMI组梗死节段心肌的SR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的SR(P<0.05).(2)与相邻非梗死节段心肌相比,梗死节段心肌的SR降低(P<0.05).结论梗死心肌的SR降低,与相邻正常心肌相比SR的显著下降,是梗死心肌超声应变率的特征性改变.

    作者:穆玉明;王春梅;唐琪;陈晓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胸冠脉血流显像评价冠心Ⅱ号对正常人冠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Ⅱ号对正常人冠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CAFI)技术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12例健康男性口服冠心Ⅱ号前、后冠脉左前降支(LAD)的舒张期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舒张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的变化,并以饮用等量水作自身对照.结果 CAFI检测成功率为91.7%.冠脉血流Vmax和VTI在服药30、60、90 min及120 min时较服药前明显增加,Vmean在服药后60、90 min及120 min较服药前显著增快(P<0.05).结论增加冠脉血流量可能是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之一,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能无创、准确地检测冠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冠心病药物疗效的新方法.

    作者:田新桥;钱蕴秋;黄熙;朱永胜;甘洪全;李军;张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彩超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和室壁瘤,也可发生腱索或乳头肌断裂、室壁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可造成心功能降低,更易因急性心功能不全或心包填塞而猝死,现将我院门诊诊断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室间隔穿孔报告如下.

    作者:章仁品;叶明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变化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变化,并与31例正常人及20例肺动脉高压者对比观察.结果缩窄性心包炎组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 s波较正常组及肺动脉高压组明显降低;d波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但较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增高;s/d比值较两组显著减低,若以该比值<1作为判断缩窄性心包炎的标准,敏感性为78%,特异性达95%.结论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变化可作为评价缩窄性心包炎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连仲;赵冰;吴刚;张慧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欢迎向庆祝本刊创刊20周年学术交流会议投稿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

    作者: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等光盘版后相关事宜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低频超声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和增殖抑制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对Molt-4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评价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低频超声(20 kHz,0.3 W/cm2)持续辐照Molt-4肿瘤细胞1 min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辐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0.61)%和(11.06±1.99)%,G0/G1期百分比分别为(59.78±3.49)%和(79.97±3.78)%,S+G2/M期百分比分别为(40.22±3.49)%和(20.03±3.78)%(P<0.01).凋亡增殖比(APR)上调.结论低频超声在体外能够诱导Molt-4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示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潜力.

    作者:潘长穿;陈文卫;石华;郭瑞强;孙有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推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度候选优秀论文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B超诊断三胎妊娠1例

    患者女,23岁.孕2产1,孕21周时来院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见:宫内妊,同一画面内可及3个颅骨光环(图1),进一步扫查3个胎头之躯干均未见异常,胎心搏动好,胎动好,3个胎儿各脏器及其他部位均未见异常,胎盘为双胎盘其1位于宫体左侧前壁,其2位于宫体右侧后壁,仔细扫查3个胎儿,为1男2女胎儿,约28周时再次B超检查3个胎儿发育均正常(图2).剖宫产后见3婴儿均发育正常.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