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

谭佳音

关键词: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医学院附属医院标本200份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采集的200份微生物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其阳性率检出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血液、咽拭子、痰液、尿液及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18.46%,53.33%,46.67%,43.33%,40.0%,观察组分别为15.0%,45.0%,25.0%,23.53%,23.33%,对照组检出阳性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时,检查时间不同,其检出阳性率也存在差异,规范检查步骤,可有效提升检出率,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 密观生命体征,彻底毒物清除,早期足量特效解毒药物应用、血液净化治疗,以及相关对症治疗护理.结果 通过综合治疗,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过全面救治,救治率为91.4%(32/35).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诊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急救处理治疗和护理措施得当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习明娟;王慧彬;李满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分型轻型16例,中型19例,重型1例.发热第4-12天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阳性反应.经治疗痊愈出院30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 早发现、早休息、及早就近治疗,减少搬运.治疗应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综合性、预防性治疗.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例脑出血恢复期继发肺炎合并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对称性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迟缓性肢体肌肉无力,部分患者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情危重者在1-2天内迅速恶化,引起四肢全瘫,甚至因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约为5 %[2].现将我科收治1例脑出血恢复期继发肺炎合并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国;曹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ICU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28例重症烧伤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8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特征分析,根据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干预组的SCL-90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烧伤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芦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时间段我院接收诊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手段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LVMI、LVEF、E/A、LVDd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0.0%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相较于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发症少,具备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75岁以上老年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

    目的 研讨老年(≥75岁)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诱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从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选取5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试验,设为Ⅰ组,并与同期5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病例(Ⅱ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诱发因素及其治疗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的脑栓塞率占70.0%,大面积梗死率占54.0%,高血糖率占50.0%,高血压病率占36.0%,与Ⅱ组的20.0%、20.0%、14.0%和12.0%相比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而两组其他因素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经治疗后,发生出血时间8-14d与>14d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出血时间<24h、24h-3d、4-7d者的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诱因多与大面积梗死、高血压病及高血糖等有关,且发生出血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越差,临床对此类患者需重点观察,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及早控制,以尽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结核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20例肺结核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就其临床特征展开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行X线检查发现,患者多以浸润型为主,病灶分布较广,存在侵袭多个肺叶的情况.痰菌检查发现阳性率93.09%,经治疗后阴转率为94.12%.经治疗361例患者痊愈,痊愈率85.95%,死亡17例.结论 肺结核得病情较重,排菌率高,X线检查及痰菌检查可有效确诊患者疾病,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误诊和漏诊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孙光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母草误用一例

    益母草,作为一种活血调经、利水退肿、祛瘀止痛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妇科治疗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内科治疗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各种肾炎等.但对其肝血不足禁忌症的准确应用仍然是临床医师要进行探讨研究的课题.现就益母草误用一例报道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陶德俊;刘官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核白内障手术技巧的改进和术后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白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中手术技巧的改进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方法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信封式及点状截囊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白核白内障的手术,对我院实施的148例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使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质量.结论 对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改良的手术方式后可提高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验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由小柴胡汤全方用量减半去炙甘草,加桂枝、龙骨、牡蛎、茯苓、大黄、铅丹而成.笔者在临床学习期间,见老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疾病,每获良效,收获颇多,现总结经典案例一则.

    作者:邓忆伏;陈大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癫痫患者45例,以治疗措施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单纯拉莫三嗪癫痫对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各有22例、23例.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归纳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方案对癫痫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于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痫样放电消失例数,观察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EGG好转所需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等不同时间段记录癫痫发作平均次数,所有患者治疗后癫痫出现频率均得到控制而观察组频率降低情况更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根据患者癫痫症状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治疗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例、6例,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P<0.05).结论 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除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外,对于降低出现频率也有积极影响,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全科医生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培训及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解决这些公共知识和社会问题的关键,人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培训途径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全科医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白永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阶段式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阶段式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5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完全遵医21例,完全不遵医2例,不完全遵医3例,对照组完全遵医15例,完全不遵医4例,不完全遵医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为73.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式护理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陶莹;罗云雪;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目的 通过进行护士心理应激的分析,对减少护患纠纷的建议和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工作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依据护龄划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进行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应激情况的对比.结果 低龄组护理人员抑郁失望、焦虑、委屈、恐惧、过度谨慎等表现均比高龄组严重,P<0.05.结论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低龄护士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主要存在焦虑、抑郁、委屈、过度谨慎、恐惧等表现.出现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构建,对自身不良情绪进行及时调整,进而促进护患纠纷的降低.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且符合美容要求的优点,逐渐被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胸腔镜手术治疗配合介绍如下.1 手术配合1.1 术前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准备.胸腔镜手术是一项新技术,病人对手术方法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因此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术前访视病人,向病人及其家属耐心讲解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优点以及手术程序,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还应交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增强病人的信心,减轻或解除其各种术前后心理并发症.

    作者:金今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SAP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细致的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任凤;邵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对于脑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实施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三组(30例/组),Ⅰ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用药,Ⅲ组合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评估该三种方案对脑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Ⅲ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相比Ⅰ组的63.3%与Ⅱ组的66.7%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三组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Ⅲ组评测结果与其余两组相比优势明显,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三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副反应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胞二磷胆碱对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联合给药药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分析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9)采用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n=39)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糖指标,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甄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42例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选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头孢曲松钠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奇霉素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54.76%;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消退、咳嗽停止、啰音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更优,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席二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