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左心室肥厚金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测中的标准化问题

王美婵;张楚武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探讨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金标准的超声心动图检测中的标准化问题.方法:心血管正常组30例和高血压病组50例(60岁~91岁)接受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 重点在胸骨左缘探测合格的左室长轴面, 并力求M线垂直通过其室间隔而描记M型左室图.测量M线与室间隔之间的夹角(MSA).比较三种测量法(传统法、前缘法和Penn法)计算的左室重量(LVM).结果:M型LVM重于二维LVM,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MSA.而MSA与高血压和室间隔增厚相关, 但与三种测量法本身无关.结论:要得到准确的LVM近似值, M型左室图应符合两个要求即M线垂直通过室间隔并通过左室中心; 部分患者只能从二维图上测量LV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目的:探讨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血管密度(每平方厘米内血管数)、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ASV)、阻力指数(RI)等.结果:所有瘤体均表现为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 血管密度为3~8条/cm2(平均5.3±2条/cm2),PASV为23~118cm/s(平均61.11±29.8cm/s),RI为0.51~0.79(平均为0.62±0.12).结论: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丰富, 呈高血管密度, 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此将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连仲;董长宪;吴刚;赵冰;李桂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60例正常人和进行门控血池造影后3小时的3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 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和二腔切面上测量二尖瓣环间隔处、侧壁处、前壁处及后壁处的各位点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及二者的比值Em/Am, 并计算各点处的平均值.结果:1、心梗患者各位点的Em测值及Em/Am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Am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不同部位心梗, 其二尖瓣环各位点舒张期运动速度测值Em、Am及Em/Am不相同;3、将30例心梗患者的Em和Em/Am各位点的平均值与核素测得的左心室峰充盈率进行相关分析, 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79(p<0.01)和0.80(p<0.01).结论: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评价心梗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秦石成;秦兆冰;赵梅星;汤五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膀胱蛋壳样结石误诊为膀胱异物1例

    患者, 男,45岁.因外院胸椎手术后截瘫2月余入院.患者胸部以下瘫痪, 大小便失禁.入院后, 因外院已行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近70天, 乃拔导尿管, 改为集尿袋接尿.入院后第48天, 行B超检查膀胱.B超显示:膀胱中低度充盈, 内见空心样圆环状强回声, 大小2.4cm×2.2cm(图1)后方伴弱声影.由于患者有气囊尿管导尿史, 气囊尿管的气囊回声也呈空心样圆环状强回声, 则怀疑拔气囊尿管时气囊断入膀胱内.因此提示为膀胱异物.次日, 行膀胱镜检查, 见膀胱内有蛋壳样结石, 质坚硬, 未见新生物、溃疡、出血, 用碎石钳将结石钳碎后取出.

    作者:夏昌济;陈黔蜀;郭松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子宫蔓状血管瘤1例

    患者女,39岁,不规则阴道流血, 下腹部疼痛.双合诊:子宫增大, 柔软, 类似妊娠子宫.妊娠试验阴性.彩色超声检查:仪器ATL HDI-3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作者:陆恩祥;林佩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价值

    目的:放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放射治疗所致心脏损害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纵隔放射治疗后的心脏并发症进行观察.总照射剂量平均55.7Gy, 追踪时间12个月~34个月.结果:放疗后有8例(50%)受检者出现心脏损害征象, 分别累及心包、心肌和心瓣膜.照射剂量的大小及随访时间的长短等因素与放射性心脏损害的发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结论:纵隔放射治疗可致心脏损害, 应用超声心动图可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

    作者:张连仲;王成增;葛红;赵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肺癌并心脏转移1例

    患者男,65岁.因咯血一月,咳嗽、胸痛三天入院.查体:桶状胸, 双肺呼吸动度减弱.双肺叩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弱, 并闻及局限性细湿罗音,X线胸片示:左肺中上野陈旧性结核(纤维化为主,部分钙化).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左侧胸膜广泛钙化.临床诊断左肺陈旧性结核, 右胸包裹性积液.

    作者:周兴祥;吴鹏;吕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颈部创伤性动静脉瘘栓塞治疗前后TCD观察

    患者, 男, 35岁.两个月前被枪击, 当时昏迷, 经抢救一天后清醒.现以右耳部杂音求医.查体:无定位神经体征, 右眶下区、右颈椎旁创口疤痕, 右颈后区可触及明显震颤和血管杂音, 下达颈部.

    作者:谷春;孔金金;杨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波对鼠胚胎生长发育及其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及其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及经超声波照射组的小鼠二细胞胚胎体外培养至囊胚期,观测其生长发育状况, 同时用放免法/酶免法检测胚胎培养液中EGF、TGF-β1、IGF-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两组胚胎TGF-β1mRNA的表达. 结果:1、两组胚胎的各项形态学指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正常组胚胎培养液中EGF、IGF-Ⅱ的含量显著高于超声波照射组(P<0.01),且EGF、IGF-Ⅱ含量与胚胎生长发育的形态学指标呈正相关.3、两组胚胎培养液中TGF-β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超声波照射组TGF-β1mRNA表达明显弱于正常组.结论:超声波能对早期胚胎造成损伤,合成、分泌生长因子功能下降,从而使其生长发育受阻.

    作者:李真;顾美礼;王智彪;胡凯;艾玲;杜永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前列腺被膜上动脉和前列腺被膜下动脉以及结节内的异常血流信号, 旨在探索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以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4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的前列腺被膜上、下动脉进行检测.所用指标为:大流速(Vmax);低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大流速与低流速之比(A/B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大流速;低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增快, 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A/B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精度.当周围带发现多血供的强或弱回声结节时, 都要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

    作者:张学兰;颜东文;许汉生;王金穗;郭利君;陶炜;常敬伯;高翔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附睾精子肉芽肿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2D-CDU)对附睾精子肉芽肿(SG)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D-CDU检查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G患者, 结合病检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SG二维图像分为三型:低回声型、高回声型及中等回声型, 以低回声型居多, 占11例.声像图表现主要与肿块纤维组织成分多少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示肿块血流呈低速低阻血流.文中讨论了SG声像图特征并提出与附睾结核、精液囊肿及附睾肿瘤等的鉴别诊断要点.结论:超声对SG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可列为首选.

    作者:符海;陆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对残留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及分析

    我院自1988年以来, 应用超声显像法协助临床诊断残留卵巢综合征17例, 年龄38~50岁, 10例为子宫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7例为双侧卵巢切除术后.9例有周期性下腹部钝痛或腰肋部疼痛, 6例为经常性下腹痛, 2例为下腹部刀割样长期疼痛.采用SIEMENS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3.5MHz.常规探查盆腔有无包块及包块的部位、性质、并结合临床做出提示.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左室粘液瘤1例

    孕妇26岁, 第一胎孕38周.孕检: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 头位, 胎心率186次/分, 律齐, 羊水量正常.使用HP-1000型彩超及SSA-240A,探头频率2.5MHz~3.75MHz.

    作者:郑辉;王者龙;黄艳红;赵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双叶胆囊1例

    患者女,54岁, 因反复右上腹绞痛半年入院.查体:Murphys征阳性.超声检查:胆囊区显示两个紧密相邻的长圆形囊性区, 仅以薄壁分隔, 大者6.6cm×2.2cm, 囊内可见1.5cm强回声块及后方声影, 小者6.6cm×1.2cm, 两个囊腔在颈部相通(图1).诊断:双叶胆囊, 一侧胆囊结石.

    作者:姚宏辉;乔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在定量评价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RWMA)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以常规二维超声(2DE)及CK技术对7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室壁节段性运动进行评价.结果:正常组未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收缩期心内膜位移连续、均匀, 正常节段位移时间范围为280~360ms, 平均值320ms,位移幅度范围为7~12mm,平均值9.5mm; 缺血组24例患者出现节段运动异常, 缺血节段的位移时间与位移幅度均减小(P<0.005,P<0.005);梗塞组40例患者均有节段性运动异常, 梗塞节段的位移时间与位移幅度均明显减小(P<0.005,P<0.005);2DE检出的运动异常节段数120, 以心内膜位移时间<280ms检出的运动异常节段数120, 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以心内膜位移幅度<7mm检出的运动异常节段数118, 敏感性98%、特异性99%.结论:CK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RWMA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行性, 为快速、客观、定量评价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杨成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TCD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况.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血管收缩峰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舒张比值(S/D)、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红斑狼疮患者无论Vs、Vm是否升高, 各脑血管V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PI、RI显著降低(P<0.01), 突出表现为低阻力的TCD频谱改变.结论: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王群;刘继元;兰海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参数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了37例无合并症和29例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结果:发现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背向散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室间隔和左室后壁IB%, CVIB, TG-CVIB及左室后壁TGIB均有显著变化.结论: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可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病心肌病变的程度.

    作者:朱永胜;钱蕴秋;牟楠楠;周晓东;张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胎儿腹膜后肿瘤1例

    孕妇, 26岁, G1P1, 孕26周.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大小正常, 于胎儿左侧腹膜后显示一3.5cm×2.6cm×3.2cm不均质性较底回声区, 边界尚规则, 左肾挤至左下方(图1).超声诊断:1.晚孕, 胎儿存活;2.胎儿左侧腹膜后实质不均质性包块(肾上腺来源).足月顺产分娩一周后, 对婴儿行超声检查, 见包块较前增大.腹部CT:左侧腹膜后占位.静脉肾盂造影示:两肾功能良好, 左肾位置偏低.出生31天时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左上腹腹膜后包块直径约5cm, 内侧达腹中线, 基底部浸润包绕着腹主动脉及分支, 剖面呈鱼肉样.术后36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理诊断:(腹膜后恶性肿瘤, 考虑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作者:李红苗;程东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冷加压试验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冠脉内皮功能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高血压患者冷加压试验前后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的变化率, 并判断用此方法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高血压患者16例(年龄51±5岁), 正常人16例(年龄50岁±4岁).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负荷试验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图像.测量其内径, 并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另选11例(52岁±6岁)已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在冷加压前后分别用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 并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冷加压前后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患者(-3.7%±10.6%)明显低于正常人(13.2%±6.8%, p=0.0001).超声所测内径百分变化率与冠脉造影所测结果间高度相关(r=0.93, p=0.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 冷加压负荷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检测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

    作者:邓又斌;黎春蕾;朱蔚;松本正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B超诊断肝包虫囊肿破入胆囊1例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 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和发热3天住院.以往有包虫病史, 曾在一年前行B超检查, 诊断为肝包虫囊肿.查体:T37.4℃,BP17.3/12KPa, 右上腹局限性压痛, 血常规:WBC6.4×109/L.CT诊断:肝包虫, 胆囊炎, 胆结石.临床诊断:1.肝包虫病; 2.胆石症, 胆囊炎.

    作者:仁措;宋书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白点状视网膜炎1例

    患者男,5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 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双眼视力尚佳, 14岁夜盲.父患视网膜色素变性, 60岁失明.眼科检查:视力:右0.4, 左0.3, 双晶体周边混浊, 眼底:双视盘清, 色略淡, 双眼视网膜散布许多稀疏圆形小白点渗出物, 血管狭窄, 网膜污浊.对照法检查:周边视野缩小10度~30度.

    作者:王淑荣;赵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