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卫
患者,女29岁.停经4月, 无任何诱因突然发生剧烈的右下腹疼痛, 即感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急诊入院.患者结婚六年来一直未孕.平素月经正常, 身体健康.本次停经4月, 有早孕反应.
作者:李贤兰;程荣昆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 女, 14岁.发现颈正中肿块10年, 伴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颈正中甲状软骨上方见一约5cm×3cm肿块, 质软, 边界清,表面光滑, 随吞咽上下运动, 无压痛.生化检查:T3、T4分别为1.8nmol/L,66nmol/L均在正常范围, 入院时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异位甲状腺?
作者:潘碧君;严志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并和钼靶X线造影结果作比较.结果:3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超有异常发现者29例, 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2例, 诊断符合率为68.8%; 而21例行钼靶检查者综合平片及导管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 诊断符合率为76.2%.并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进行了分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超诊断符合率虽略低于X线钼靶造影, 但由于高频彩超多能显示该病直接或间接征像, 且操作简便, 无放射损伤, 无痛苦, 是诊断本病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天安;赵君康;陈芬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监测的可行性、特征性与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腹腔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声像特征,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结论:超声检查是监测和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毕素栋;张鲁文;段晋玲;邢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们对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321例在服药前后均行超声监测, 以观察临床效果.其中早期妊娠(孕12W内)药流者275例, 中、晚期(孕12W后)药流者46例, 年龄18~45岁, 停经时间5~34周.
作者:曹凤珍;曹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女性, 49岁.因感左面部及左上肢肿胀半月, 左面部有蚁走感, 深呼吸左颈部疼痛, 尤以呼气时显著.查体:体温36.5℃, 血压23/10kPa, 心肺听诊正常.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ASPEN, 探头频率5~10MHz.
作者:沈秋芳;徐永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男, 28岁.因咳嗽发现颈部一包块而就诊.查体:左颈部根部触及60mm×70mm×60mm大小包块, 与颈动脉搏动一致, 有压痛.
作者:吴少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价值, 以指导临床手术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用B型超声诊断的31例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9例肿瘤起源于右侧肾上腺, 13例起源于左侧肾上腺, 5例为双侧肾上腺, 另外4例为异位.超声诊断符合率94%(29/31), 超声定位符合率97%(30/31).结论:B型超声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在指导手术切除方面意义更大.
作者:李国杰;周永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女,25岁.自幼起活动时感胸闷、气促、心慌.易患呼吸道感染.体查:发育差, 贫血貌,轻度紫绀.心脏听诊:胸骨左缘三、四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P2分裂、亢进.
作者:林晰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于3岁时由于外伤致双眼疼痛, 视力骤减, 后右眼萎缩, 左眼视力逐渐恢复, 并常流泪.现患者自述, 左眼胀, 眼球外突感10天来诊, 眼底镜观察发现瞳孔呈月牙形, 用散瞳药后, 见瞳孔呈椭圆形.
作者:万晓寅;潘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的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改变, 探讨超声对EFE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119例患儿年龄<1岁的101例(84%).超声测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瓣膜血流及心功能指数.随访60例, 时间2月~12年.结果:119例患儿左室均重度扩大, 搏动弱.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死亡7例, 死亡率5%.随访左室内径恢复正常20例, 左室收缩功能恢复正常47例.结论:EFE属于扩张型心肌病范畴, 以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为主.其心脏扩大的恢复慢于心功能的恢复.病情恶化易发生在发病年龄小、病程早期, 反复感染是促使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兰中;马桂琴;李国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测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卵巢三维容积, 观察其血流特征, 探讨三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例PCOS和20例正常已婚妇女的卵巢三维容积、血流动力学指标;仪器采用Voluson 530D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PCOS组的卵巢容积(9.41±3.08)ml、基质容积(8.31±3.07)ml和卵泡数量(11.25±4.33)ml显著大于对照组(5.66±2.30)ml、(4.54±1.83)ml和(3.55±1.57)ml; PCOS组卵巢髓质内血流PI(0.95±0.15)和RI(0.59±0.05), 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29和0.62±0.06), PSV(12.66±3.35)cm/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91)cm/s.结论:三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加了鉴别PCOS的客观定量指标.
作者:谢红宁;秦幸吉;高桥健太郞;宫崎康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老年黄斑变性伴眼底出血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超声显像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B超检查, 观察两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随访其改变.结果:老年黄斑变性伴眼底出血声像图表现为眼底前扁长圆形或长条形的中等或高回声区, 病变前表面均有短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光带.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声像图表现为半圆形或圆形强回声光团, 有挖空现象、球后组织声影, 部分病例有脉络膜凹陷.结论:应用B超检查可以鉴别这两种疾病, 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例, 经过随访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蒯慧玉;刘来瑾;朱玮蕾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 女,10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活动耐力差, 不喜蹲踞, 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口唇紫绀, 杵状指(趾),双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无畸形,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罗音.
作者:曾慧茹;侯传举;邓东安;孙培明;周晓丹;张玉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女,32岁.在第一次怀孕三月左右,阴道间断流出咖啡色血液,B超检查为过期流产,双角子宫,单宫颈,单阴道,左侧子宫妊娠,行清宫术.
作者:宋延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与方法:本系列研究以乳腺解剖、病理结构为基础, 提出乳腺超声检查方法、不同状态正常与病变乳腺声像图特征的新概念.结果与结论:①检查方法:自乳腺结构边缘开始, 以乳头为中心, 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 显示乳腺管长、短轴图像特征; ②提出健康处女正常乳腺组织分外区、中心区;乳腺间质与导管系统图像特征; 正常测值;乳腺质地分型;揭示40%女性行经开始即有乳腺小叶增生表现; ③妊娠末期乳腺声像图乳房增大, 乳腺较正常增厚1.87倍, 乳腺导管增多扩大, 内部及周围血管增多扩大及脂肪变薄; ④乳腺结构不良超声表现与分型, 参照WHO对乳腺结构不良病理分类, 将乳腺结构不良的超声图像分五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
作者:赵玉华;陈洪耀;陈宁宁;朱剑萍;姚炜;姚丽华;沈美珍;沈素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正常人120个浅表淋巴结、71例239个良性肿大淋巴结及79例211个恶性肿大淋巴结的L/S比值、内部回声、CDFI、DPI表现及PWD频谱特征.结果: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三组L/S比值分别为3.14±0.21、1.94±0.22、1.46±0.27.髓质动脉干Vmax分别为(8.0±1.7)cm/s、(18.4±5.7)cm/s、(29.7±13.6)cm/s.RI分别为0.54±0.05、0.64±0.08、0.70±0.08.三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 皮质相对变狭, 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则反之.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多呈较丰富、较规则的树枝状分布, 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DPI均比CDFI显示更为敏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陈建荣;聂月娟;吕国兴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7例(76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检查.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分级评价结节内部及周边的彩色血流图.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多为多发, 大部分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 无晕环, 多数伴有囊性变或钙化.结节囊性变者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组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不丰富.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
作者:于铭;王全华;王建宏;周晓东;郭悦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兔后腿肌注50%的甘油12~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 分别于注射前(T0)、注射后1、3...13天(T1、T3...T13)共8个时间点行超声检查, 并同时抽血测定血Cr、BUN, 将化验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肾叶间动脉PI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0.57; 肾叶间动脉RI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63;叶间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min)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3.结论:ARF时肾血管PI、RI与BUN水平成直线相关;Vmin与BUN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各血流参数与血Cr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各参数中BUN及血Cr升高较早, 但异常持续时间长, 而PI、RI恢复较早, 是评价疗效及估计预后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黄晓玲;高云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 女, 10岁, 腹痛, 发现上腹包块20天, 包块渐增大, 近3日出现消化道症状, 体温升高1周, 高达39.5℃.查体:贫血貌, 无明显消瘦, 上腹正中肿物凸起膨隆, 约10cm×10cm, 界清, 活动差, 压痛, 实质性.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肝功能、卡松尼试验均阴性.
作者:郑桂玲;储德明;梁萍;于小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