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肺动脉隔缺损合并大型室间隔缺损1例

林晰瑜

关键词:肺动脉, 缺损, 呼吸道感染, 心脏听诊, 连续性, 杂音, 胸闷, 胸骨, 贫血, 机器, 活动, 患者, 发育
摘要:患者女,25岁.自幼起活动时感胸闷、气促、心慌.易患呼吸道感染.体查:发育差, 贫血貌,轻度紫绀.心脏听诊:胸骨左缘三、四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P2分裂、亢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是鉴别腹股沟斜疝及直疝的简要方法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腹壁下动脉的血流图像及其在体表投影的方法, 对126例腹股沟斜疝或直疝进行鉴别, 准确而简便, 报告如下.

    作者:武国良;李建华;于焱;王金华;王萍;张华超;刘树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体表超声监测经皮穿刺闭合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

    经皮穿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闭合术要求采用食道超声进行监测.由于本组2例患儿年龄较小不适宜采用食道超声监察, 只能采用体表超声进行监测, 结果成功进行了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侯传举;曾慧茹;邓东安;孙培明;韩秀敏;盛晓棠;朱鲜阳;张玉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左头臂静脉汇合处多发性血栓1例

    患者女性, 49岁.因感左面部及左上肢肿胀半月, 左面部有蚁走感, 深呼吸左颈部疼痛, 尤以呼气时显著.查体:体温36.5℃, 血压23/10kPa, 心肺听诊正常.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ASPEN, 探头频率5~10MHz.

    作者:沈秋芳;徐永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晚期产后胎盘滞留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估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晚期产后胎盘滞留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及CDPI对29例胎盘残留、14例胎盘粘连及6例胎盘植入患者胎盘血供进行研究.结果:所有胎盘残留患者CDFI和CDPI胎盘内均未见血流信号.CDFI、CDPI胎盘粘连患者胎盘内血流显示率分别为50.0%及78.6%, 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内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6.7%及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晚期产后胎盘滞留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罗支农;韦怀新;黄新生;王新玉;郭会平;刘刚纯;曹晓桦;郭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B型超声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价值, 以指导临床手术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用B型超声诊断的31例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9例肿瘤起源于右侧肾上腺, 13例起源于左侧肾上腺, 5例为双侧肾上腺, 另外4例为异位.超声诊断符合率94%(29/31), 超声定位符合率97%(30/31).结论:B型超声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在指导手术切除方面意义更大.

    作者:李国杰;周永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乳房超声检查方法与声像图的新概念--乳腺超声图像系列研究之一

    目的与方法:本系列研究以乳腺解剖、病理结构为基础, 提出乳腺超声检查方法、不同状态正常与病变乳腺声像图特征的新概念.结果与结论:①检查方法:自乳腺结构边缘开始, 以乳头为中心, 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 显示乳腺管长、短轴图像特征; ②提出健康处女正常乳腺组织分外区、中心区;乳腺间质与导管系统图像特征; 正常测值;乳腺质地分型;揭示40%女性行经开始即有乳腺小叶增生表现; ③妊娠末期乳腺声像图乳房增大, 乳腺较正常增厚1.87倍, 乳腺导管增多扩大, 内部及周围血管增多扩大及脂肪变薄; ④乳腺结构不良超声表现与分型, 参照WHO对乳腺结构不良病理分类, 将乳腺结构不良的超声图像分五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

    作者:赵玉华;陈洪耀;陈宁宁;朱剑萍;姚炜;姚丽华;沈美珍;沈素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心肌组织特征超声显像评价临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局部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会引起心肌组织密度的变化.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密度定量技术测量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声学组织密度参数, 评价该技术在临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病例组, 2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 录像记录左室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取舒张末期图像, 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视频分析, 左心室分成室间隔、前壁、侧壁及后壁四个节段, 得出每个区域心肌灰阶的均值、离散度、中位数、小值、大值等指标.以心腔血流的灰阶水平作为本底对数据进行校正.结果:二尖瓣和乳头肌切面, 病例组在室间隔、左心室前壁、侧壁和后壁的各声学组织密度参数(灰阶均值、灰阶离散度、大灰阶值、灰阶极差)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定量声学组织密度参数可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与正常人区别, 该技术可望成为一种可靠、简便、无创伤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辅助检测方法.

    作者:陈祎;沈学东;杨英珍;虞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B超诊断原发性卵巢中期妊娠破裂1例

    患者,女29岁.停经4月, 无任何诱因突然发生剧烈的右下腹疼痛, 即感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急诊入院.患者结婚六年来一直未孕.平素月经正常, 身体健康.本次停经4月, 有早孕反应.

    作者:李贤兰;程荣昆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了解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的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改变, 探讨超声对EFE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119例患儿年龄<1岁的101例(84%).超声测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瓣膜血流及心功能指数.随访60例, 时间2月~12年.结果:119例患儿左室均重度扩大, 搏动弱.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死亡7例, 死亡率5%.随访左室内径恢复正常20例, 左室收缩功能恢复正常47例.结论:EFE属于扩张型心肌病范畴, 以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为主.其心脏扩大的恢复慢于心功能的恢复.病情恶化易发生在发病年龄小、病程早期, 反复感染是促使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兰中;马桂琴;李国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终止早孕机声场的辐射力计算与声功率测量

    目的:验证作者所导出的公式对HIFU终止早孕机的输出声功率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几何声学方法和声叠加原理, 利用Beissner的球冠形聚焦换能器的声辐射力公式, 导出了球台形超声换能器的声辐射力计算公式.并为此设计了一台测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终止早孕机的声场的声辐射力的力平衡装置.应用导出的公式测定HIFU终止早孕机的输出声功率并与量热法测得的同一输出声功率相比. 结果:两种测量方法的同一超声场的声功率, 偏差小于3%.结论:说明所导出的公式是合理的.

    作者:寿文德;王一抗;钱德初;叶方伟;彭兴礼;童艺;陈迅;王芷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二次谐波显像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临床怀疑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能诊断的20例连续患者.采用Hewlett Pardkard Sonos 5500心脏超声诊断仪和2~4MHz变频探头.该仪带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在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二腔及心尖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89%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 而临床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 其中82%的患者明确诊断该疾病, 而且50%的患者是弥漫性心尖部肥厚, 93%的患者舒张功能减退.结论: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是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可缺少的补充.

    作者:潘文明;周京敏;舒先红;沈学东;施月芳;潘翠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患者男, 28岁.因咳嗽发现颈部一包块而就诊.查体:左颈部根部触及60mm×70mm×60mm大小包块, 与颈动脉搏动一致, 有压痛.

    作者:吴少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右心室发育不全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和肌部室间隔缺损1例

    患者, 女,10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活动耐力差, 不喜蹲踞, 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口唇紫绀, 杵状指(趾),双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无畸形,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罗音.

    作者:曾慧茹;侯传举;邓东安;孙培明;周晓丹;张玉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急性肾衰时血肌酐、尿素氮与肾血流参数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兔后腿肌注50%的甘油12~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 分别于注射前(T0)、注射后1、3...13天(T1、T3...T13)共8个时间点行超声检查, 并同时抽血测定血Cr、BUN, 将化验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肾叶间动脉PI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0.57; 肾叶间动脉RI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63;叶间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min)与BUN及血C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3.结论:ARF时肾血管PI、RI与BUN水平成直线相关;Vmin与BUN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各血流参数与血Cr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各参数中BUN及血Cr升高较早, 但异常持续时间长, 而PI、RI恢复较早, 是评价疗效及估计预后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黄晓玲;高云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左室心尖部的力学分析及其异常运动现象的2-D超声心动图观察

    目的:本文分析了左室射血期心尖部的受力状态, 并以此为据, 首次系统观察了心尖部的室壁运动.方法:适当降低超声仪前场增益, 局部放大心尖部图像, 动态观察:在冠心病患者, 在胸闷、胸痛间断发作大于一年又无法确诊为冠心病者, 大都能看到心尖部室壁运动的异常现象.而大部分正常人的心尖部室壁运动正常.结果:异常现象是指:在收缩期心室壁作向心运动时, 心尖部局部室壁作离心性运动, 舒张期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向相反.其异常运动幅度有轻、中、重之分.结论:心尖部室壁运动的异常现象是缺血缺氧的结果, 是长期胸闷、胸痛症状容易捕捉到的形态学表现, 是心尖部室壁瘤逐渐形成的基础, 是心肌早期缺血的观察窗口.

    作者:耿世钊;程秀琴;李炳华;章新新;何怡华;伍时桂;孙彤;孙琳;吴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321例药物流产中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

    我们对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321例在服药前后均行超声监测, 以观察临床效果.其中早期妊娠(孕12W内)药流者275例, 中、晚期(孕12W后)药流者46例, 年龄18~45岁, 停经时间5~34周.

    作者:曹凤珍;曹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B型超声诊断双角子宫双侧妊娠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1例

    患者女,32岁.在第一次怀孕三月左右,阴道间断流出咖啡色血液,B超检查为过期流产,双角子宫,单宫颈,单阴道,左侧子宫妊娠,行清宫术.

    作者:宋延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B超诊断异位病理甲状腺1例

    患者, 女, 14岁.发现颈正中肿块10年, 伴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颈正中甲状软骨上方见一约5cm×3cm肿块, 质软, 边界清,表面光滑, 随吞咽上下运动, 无压痛.生化检查:T3、T4分别为1.8nmol/L,66nmol/L均在正常范围, 入院时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异位甲状腺?

    作者:潘碧君;严志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三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测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卵巢三维容积, 观察其血流特征, 探讨三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例PCOS和20例正常已婚妇女的卵巢三维容积、血流动力学指标;仪器采用Voluson 530D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PCOS组的卵巢容积(9.41±3.08)ml、基质容积(8.31±3.07)ml和卵泡数量(11.25±4.33)ml显著大于对照组(5.66±2.30)ml、(4.54±1.83)ml和(3.55±1.57)ml; PCOS组卵巢髓质内血流PI(0.95±0.15)和RI(0.59±0.05), 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29和0.62±0.06), PSV(12.66±3.35)cm/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91)cm/s.结论:三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加了鉴别PCOS的客观定量指标.

    作者:谢红宁;秦幸吉;高桥健太郞;宫崎康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移植肾排异反应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移植肾排异反应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PI对72例移植肾患者和41例正常人的肾脏声像图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移植肾患者肾功能稳定期, 肾脏CDPI表现与正常人相似, 各级肾动脉血流信号丰富, 呈连续性树枝状;(2)急性排异反应患者, 移植肾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 以舒张期更为显著, 主肾动脉和段动脉血流呈连续性, 叶间动脉呈断续的闪烁状, 弓形动脉几乎无血流信号;(3)慢性排异反应患者, 主肾动脉和段动脉血流束变细, 信号减少, 叶间动脉仅显示部分, 且呈点状或短条状, 弓形动脉几乎不显示或仅有散在点状闪烁血流信号;(4)无论是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 给予有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减轻, 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 CDPI检查, 移植肾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也有所改善, 这种变化甚至比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还出现得早.结论:CDPI技术不仅对早期诊断移植肾排异反应很有价值, 而且对治疗效果的监测和指导用药也很有意义.

    作者:廖明松;李树森;赵金英;刘金模;梁燕;王利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