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快速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价值分析

蔡树娟

关键词: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 血清梅毒抗体,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快速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0份自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的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所有标本分别应用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快速检测符合率98%、敏感度100%、特异度96%;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符合率96%、敏感度97%、特异度95%;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对比显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快速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血清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及敏感度,且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方便、快捷,其可对血清内梅毒抗体进行筛查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理想,可明显延缓甲状腺结节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尔肯.吐尔逊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彩超检查诊断年轻女性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年轻女性乳腺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56例女性乳房疾病患者,行彩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超声的总诊断率为94.23%(147/156),与病理确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能够较准确的诊断出年轻女性各种乳腺疾病,其诊出率较高,无创且经济实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罗颖;邱代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CBP治疗1例低体重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间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作者:郭群;张晓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Ⅰ型超敏反应患者,分为A组和B组和C组,对A、B、C三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底进行观察,对细胞培养的清液进行收集并加以评测,计算IgE的总性以及特异性水平.结果:A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以及IgE特性性小于0.05/ml相比,具有显著差异.B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C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的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二者分别刺激下的酶含量值.结论:CD40以及CD40L在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加快患者T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促进B淋巴细胞抗体的产生,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的快速痊愈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并辨位定点,进行针刀松解术.每周一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12例,占46.7%;显效74例,占30.8%;有效40例,占16.7%;无效14例,占5.8%.总有效率94.2%.结论: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兴平;安维新;王冬;丁明仁;李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研究组(n=60).对照组实施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与8周后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吞咽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在经过4周和8周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贾瑞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关节镜手术治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以笔者所在医院的创伤骨科收治的36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18)、常规组(n=18),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4.44%,常规组总体疗效高达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创伤患者通过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布拉提?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急性胰腺炎 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病情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临床实验室CRP、D-D、FBG检查,记录其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研究组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D-D、FBG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均<0.05);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及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则低,数据对比P均<0.05.结论:利用CRP、FBG、D-D水平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医生诊断急性胰腺炎、评估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许翠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改善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住院费用.

    作者:尹睿;王新民;李桂荣;付宗阁;欧阳修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脑血栓运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辛伐他汀在脑面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DL-C和TG、TC和LDL-C值.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TG、TC和LDL-C值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血栓的治疗中,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大黄赤芍汤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成为常规组及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大黄赤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主要指标.结果:结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内毒素血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会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路慎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牛蒡根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肌糖原、 肝糖原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牛蒡根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FFA、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成6组,(1)空白对照组;(2)模型组;(3)阿卡波糖对照组;(4)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组;(5)牛蒡根提取物中剂量组;(6)牛蒡根提取物高剂量组.实验第0周和第9周眼眶静脉采血测定血脂(TG、TC、HDL-C、LDL-C和FF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且于第9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取出右侧大腿后肢肌肉及肝脏分别测定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取出胰腺行HE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形态.结果:(1)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均高于模型组(p<0.01);(2)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组大鼠血液中TC和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中高剂量组TC水平低于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牛蒡根提取物均可增加HDL-C水平,高剂量组牛蒡根提取物反而可以增加LDL-C水平.此外中剂量组FFA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模型组(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之间无差异,说明中剂量牛蒡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血液中FFA水平;(3)HE染色发现牛蒡根提取物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使胰岛形态趋于正常;高剂量牛蒡根提取物组可明显增加SOD水平而降低MDA含量.结论:牛蒡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血液中TC、TG水平,增加HDL-C水平,降低FFA水平,同时可以增加体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赵繁荣;潘国聘;齐恒田;荆云;杨宇平;宋平;李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与应用

    目的:对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相关路径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教学.同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互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所获得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师生之间以及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都有着很高评价,且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应用于儿童急诊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对传统教学进行有效完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急诊应急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提升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对带教过程及师生彼此评价的满意度.

    作者:刘彩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以便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资料,以ABI<0.9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40例,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45例.分别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行χ2检验.结果:ABI异常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较正常组高,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指标越高,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程;翁孝刚;魏祎;杜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目的:总结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干预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80例在院R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RA患者均给予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另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所有入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干预治疗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量表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评分虽然对照组SAS评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赵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前降钙素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原(PCT)表达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对PCT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佳诊断cut-off值.结果: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组PCT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1%、86.3%、0.894;佳诊断cut-off参考值时PCT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78.6%.结论:PCT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断、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爱平;汪敏;陈燕;瞿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微意识状态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状态、血液炎症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CS评分(11.35±2.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GCS评分(9.94±1.78),观察组WBC(7.54±1.13)109/L、NE(4.12±1.24)109/L、CRP(37.00±10.65)mg/L及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WBC(8.85±1.26)109/L、NE(5.23±1.15)109/L、CRP(45.00±11.61)mg/L及并发症发生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微意识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红卫;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斛香养胃脐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斛香养胃脐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斛香养胃脐贴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评分以及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有4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斛香养胃脐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凤磊;周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直针刺配合手法与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直针刺配合手法与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1-2018.1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发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直针刺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治疗,观察对比患者SF-36评分及VA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及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80.9±12.3)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3±1.7)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针刺配合手法与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振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