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对比观察

黄进波;裴俊明;叶珊

关键词:性病患者, 沙眼衣原体, 检测方法
摘要:目的:了解ELISA、酶联荧光测定技术(VIDAS)和荧光定量PCR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结果.方法:分别用ELSA和VIDAS检测300例性病患者宫颈或尿道拭子沙眼衣原体抗原,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对照.结果:ELISA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和VIDAS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均为98.33%.结论:荧光定量PCR、ELISA和VIDAS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其中ELISA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马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马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氯马斯汀与雷尼替丁,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与雷尼替丁,急性病例用药6天,慢性病例用药12天,然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8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095,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氯马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郑华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14天.结果:基本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2%.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黎淦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自测健康量表的对比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自测健康量表的变化,评价心理护理对其治疗前后自测健康量表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50例正常人群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3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的评定.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激光+干扰素,激光+干扰素+心理护理2组.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增加心理护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测健康改善显著.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心理和社会健康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加强心理护理十分重要.SRHMS为尖锐湿疣患者的健康测量与治疗监测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作者:徐娟;贾随旺;许军;钟绮丽;杨慧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克痤隐酮乳膏与1%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克痤隐酮乳膏与自制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6例轻中度痤疮,分为2组,A组48例用克痤隐酮治疗,B组38例用克林霉素凝胶治疗.结果:克痤隐酮组总有效率为91.7%,克林霉素凝胶组为89.4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2,P=0.728).结论:自制克林霉素凝胶可作为治疗轻中度痤疮的选择药物.

    作者:徐晓;黄振明;李季;张流明;张锡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1%他扎罗汀凝胶接触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0.1%他扎罗汀凝胶短期接触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入选病例外涂试验药物,每天2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疗后2、4、8、1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24%、40%、60%、68%;对照组分别为19.2%(P=0.631)、23.1%(P=0.175)、30.8%(P=0.034)、30.8%(P=0.008).结论:0.1%他扎罗汀凝胶短期接触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张国学;李定;史建强;陈秋霞;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用硫酸镁溶液浸泡麻风足底溃疡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硫酸镁溶液外用治疗麻风足底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硫酸镁溶液每天一次浸泡溃疡面60分钟,连续浸泡6个月.结果:麻风足底溃疡治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80%.结论:外用硫酸镁溶液治疗麻风足底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黎淦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阴囊血管角皮瘤35例报告

    作者自1995年~2003年采用广州市激光研究所生产的30WC02激光机治疗阴囊血管角皮瘤35例,经术后多年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建华;罗权;徐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汕头市区2003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汕头市2003年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汕头市STD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汕头市2003年STD报告数为2 163例,较2002年增长15.24%,年报告总发病率为158.38/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数仍高,尖锐湿疣、淋病仍居STD第二、第三位.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CA)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HIV/AIDS、先天梅毒的形势较严峻,应引起重视.

    作者:郭义龙;许敏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河源市1956年~2003年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河源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评价近50年防治效果.方法:对河源市1956年~2003年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源市1956年~2003年累计发现麻风病1 326例,现有现症病人15例.我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性下降,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分别由1956年段的5.29/10万、8.10/10万、0.259‰下降至1999年段的0.044/10万、0.10/10万、0.004‰,下降幅度分别为99.2%、98.8%、98.5%,1994年后未发现儿童患者,1992年后未发现病人家属发病.结论:河源市麻风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邹辉洪;徐跃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护理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和心理护理.方法:分析了性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类型,包括恐慌、畏惧心理;痛苦猜疑、忧虑心理;享乐型心理;逆反心理;无辜、委屈型心理.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的患者护理体会.结论:认为对性病患者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类型和心理需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心身健康.

    作者:蔡碧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多发性坏疽性脓皮病的护理体会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病,临床治疗护理困难较大.我们在病情演变过程的不同时期,根据皮损不同情况要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特别是使用我院配制的溃疡膏,使溃疡面得到较快愈合.

    作者:傅佩芳;许静芳;林贤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腺肽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方法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的外周血象,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应用胸腺肽皮损内注射,观察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象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01).经胸腺肽治疗后,白细胞(WB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象存在异常;胸腺肽治疗可调节白癜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李其林;朱培成;杨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电灼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尖锐湿疣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性病门诊4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高频电针电灼病变部位,清除病灶,然后在病变基底部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隔日一次,连续7次;对照组单纯用高频电针电灼病变部位.随之观察三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96%,复发率13.04%;对照组治愈率59.09%,复发率40.91%,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465,P<0.05).结论: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加局部注射干扰素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作者:万爱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发现13例麻风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基本消灭麻风病后新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本区基本消灭麻风病后新发现13例的发现情况、临床症状、查菌和联合化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以多菌型为主,共9例,占69.2%,Ⅱ级及或以上畸残率占53.8%,复发均为经DDS(氨苯酚)单疗治愈的多菌型患者等.结论:麻风病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应采取主动和被动发现病人方式,及早诊治,减少畸残,并建议对经DDS单疗治愈的多菌型患者进行复治.

    作者:郑华生;蔡銮端;林旸;郑睦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患者活化自然杀伤细胞的检测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56+)及活化NK细胞(CD56+CD69+),并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CA患者外周血CD56+和CD56+CD69+细胞,同时以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CA患者外周血CD56+和CD56+CD69+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长病程组和短病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患者外周血CD56+和CD56+CD69+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说明NK细胞在CA发病中起着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的重要作用.

    作者:梁远飞;钱起丰;吴志华;张明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脂溢性皮炎7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对144例56岁~65岁脂溢性皮炎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72例,两组均予口服脑益嗪25mg,每日3次,同时予2%酮康唑霜和10%硫磺膏外搽,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加用本院协定中药处方湿疹洗剂(由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龙胆草、苦参、金银花组成)煎水外洗,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1125及4.823,P<0.05),3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508,P<0.01).结论:本组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脂溢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选用.

    作者:徐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除行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其并发症使用各种护理措施.结果:经1疗程治疗及护理,10例病人8例完全康复,2例显效.结论:头面部带状疱疹及早合理用药治疗及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清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对比观察

    目的:了解ELISA、酶联荧光测定技术(VIDAS)和荧光定量PCR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结果.方法:分别用ELSA和VIDAS检测300例性病患者宫颈或尿道拭子沙眼衣原体抗原,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对照.结果:ELISA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和VIDAS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均为98.33%.结论:荧光定量PCR、ELISA和VIDAS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其中ELISA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进波;裴俊明;叶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男性面部老年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0.1%阿达帕林凝胶对男性面部老年疣的疗效.方法:应用0.1%阿达帕林凝胶外涂面部老年疣,每晚一次,每月复诊一次,六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外涂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男 性面部老年疣32例,皮损表面色素减退率100%(32/32);皮损变薄率为81.25%(26/32).结论:0.1%阿达帕林凝胶外涂面部老年疣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唐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HPV导流杂交快速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生殖器及子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脱落细胞或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9种常见的基因亚型感染分布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患者生殖器或子宫颈尖锐湿疣组织或脱落细胞样本,分离DNA,PCR扩增后与9种常见HPV亚型探针进行导流快速反斑点印迹杂交检测HPVDNA.结果:经PCR扩增并通过通用探针杂交分析后,108例患者标本中,101例标本呈HPV DNA阳性,7例HPV阴性.HPV PCR阳性标本中,98例成功分型.5种高危型HPV 16,18,31,33,58的检出率分别为31.5%(34/108)、16.7%(18/108)、6.5%(7/108),4.6%(5/108),13.0%(14/108).三种低危型HPV6,11,53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1.7%(45/108),56.5%(61/108)和6.5%(7/108).危险度待定HPV亚型CP8304检出率为4.6%(5/108).结论:结论HPV 11、6、16型感染是尖锐湿疣的主要型别.

    作者:吕晓萍;李体远;戴勇;童秋生;熊峰;李放娟;李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省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