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乐治疗头皮糠疹200例疗效观察

黄金容

关键词:采乐, 头皮糠疹
摘要:目的:探讨采乐洗剂治疗头皮糠疹的疗效.方法:对头皮糠疹200例应用采乐洗剂洗头,每周2次~3次,连用4 w.结果:2 w治愈率为45%,3 w治愈率为51%,4 w治愈率为60%.结论:本组观察显示采乐洗剂治疗头皮糠疹疗效高,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病人依从性好等优点.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分析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探讨新时期的麻风病防治新策略.方法:对肇庆市1996年~2001年麻风病疫情和新发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时期比较有了明显变化: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相对稳定,病例呈离散型分布,发病年龄逐年升高,儿童发病很低,多菌型(MB)型比较显著升高,病例家庭分布下降.病例特征:病人中复发病例较少,Ⅱ级以上畸残率下降,病人发现方式以被动发现为主.结论: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防治策略必须根据相关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

    作者:邓仲明;张锡宝;刘宇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疗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测及药敏

    目的:探索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特征及药敏情况.方法: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对100例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4种60株CNS,总分离率为60%.其中溶血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1.67%,表皮葡萄球菌20%,模仿葡萄球菌5%,松鼠葡萄球菌3.33%.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氯林可霉素、利福平.药物敏感率低的为: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中CNS感染应引起重视,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张杰;朱邦勇;黄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频电凝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23例

    2000年12月~2002年2月,我所应用高频电凝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繁斌;陈尧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东省肇庆市1987年~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1987年~2001年肇庆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今后制汀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市梅毒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目前肇庆市正处在梅毒疫情快速上升阶段;病例86.75%是20岁~49岁的青壮年,96.99%的学历在高中以下,30.12%是未婚者,84.34%是非婚性接触传播,非婚性接触与夫妻性接触发病的隐性梅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须加防治梅毒的力度,规范梅毒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邓仲明;张锡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与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与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2组.A组用阿昔洛韦,B组用万乃洛韦治疗.分别观察其起效时间,皮损清除时间,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缓解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在两组中万乃洛韦显示出比阿昔洛韦更好的临床疗效.在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方面,万乃洛韦明显优于阿昔洛韦;结论:与阿昔洛韦相比,万乃洛韦在带状疱疹方面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疗效.使用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改善带状疱疹的相关性痛及后遗神经疼痛方面显著优于阿昔洛韦,尤其是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

    作者:温炬;刘世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85例

    我们用内服中药、外用西药的方法治疗扁平疣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体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对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对126例白癜风患者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其中局限型80例,节段型41例,泛发型5例,共移植白斑区386个,每皮瓣植入直径0.8 cm~1 cm,共植入皮瓣4632处.结果:皮瓣成活率95.12%,其中治愈1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1%.所有患者观察随访半年以上,移植后10天左右色素形成,1个月左右色素基本恢复正常,3个月左右色素完全恢复.结论:该法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恩纳和利多卡因局麻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对照观察

    我中心在应用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时,术前采用5%恩纳乳膏涂抹达到局麻效果,并设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霞;冯福娟;丁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102例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加电灼治疗男性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行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一次性治愈85例(83.33%),复发17例(16.67%).结论: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徐汉新;黄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913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的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的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对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HIV感染率为5.37%.静脉注射吸毒占吸毒人员的49.9%;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率为64.19%;96.60%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针对该人群特点,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中流行.

    作者:古有婵;吴宝燕;李桂娇;周海;叶世南;舒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激光联合白介素(IL-2)及外用干扰素(α-1b)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用CO2激光碳化疣体并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局部外用并与单一激光治疗比较.结果:激光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外用能提高CA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5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进行NG、CT、UU检测并做精液常规检查.结果:105例中,NG阳性2例(1.90%),CT阳性11例(10.48%),UU阳性46例(43.80%),NG、CT、UU阳性组与未检到病原体相比,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0.001),精子活动率低(P<0.005),活动力得分低(P<0.001).结论:NG、CT、UU感染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跃高;张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人水痘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成人水痘较为少见,近年我科接诊154例水痘患者中,成人38例(24.7%),成人患者比例明显增多.38例中学生33例(86.8%).其特点为起病较急,前驱症状明显,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皮疹密布全身,病程比儿童长,严重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提示应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锦辉;黄必然;黄文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东省兴宁市1956年~1995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广东省兴宁市地处粤东山区,地形南北狭长,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属半丘陵地带,面积2104.8 km2.总人口107.7996万人.现将我市1958年~1995年麻风病流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今后的麻风防治策略.

    作者:林锡光;谢东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对协同受体从基因水平防治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1概述HIV-1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人体感染HIV-1以后数年至十几年可出现持续性CD4细胞数下降,终导致艾滋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不同个体CD4细胞数的下降速度相差很大,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病程的进展,但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辉;马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7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荨麻疹4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2 h后观察疗效;慢性荨麻疹3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每日1次,治疗14d.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70%在2 h内起效,1 h内88%患者瘙痒开始减轻,86%患者风团数开始减少,83%患者红晕程度开始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1 w临床总有效率为86.6%,2 w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皿治林口服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有效.

    作者:何雯;宦秉瑜;徐大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及起效时间.方法:对35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皿治林10mg口服,观察2 h内瘙痒、红晕及风团的变化和起效情况.结果:服药1 h内起效的有28.6%,在第2 h内起效的有42.9%.其余的28.6%在2 h内虽然没有达到起效的积分,但均有明显好转.在服药后的1.5 h内,有71.4%患者的瘙痒、62.9%的风团数量及91.4%的红晕均有减轻;服药后2 h内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皿治林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长效抗组胺药物.

    作者:周庆权;何定阳;罗迪青;黄应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皮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目的:报告一例发生于腰股部,多次复发,病期长达13年之久的血管内皮细胞瘤,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

    作者:潘慧清;谷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1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诱因、常规药物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住院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感染及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GPP诱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11例院外已系统应用激素者,入院后联合应用Tigason(银屑灵)(0.9mg~1 mg/kg/d)或CSA(环孢菌素A)(4 mg~5 mg/kg/d)具有协同的疗效,1 w~2 w内总有效率达90%;但随访发现3年内复发4例,其中1例继发类固醇性糖尿病合并青光眼,1例发生骨质疏松.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Tigason(0.7 mg~1 mg/kg/d),7 d~14 d脓疱消退,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CSA(3 mg~4mg/kg/d),3 d~7 d脓疱消失.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被推荐作为常规一线治疗药物.药物对个体的疗效及副作用受年龄、病程、既往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区别.建议采用顺序疗法或联合疗法.

    作者:周晖;卢念祖;高谦;佟菊贞;黄家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盐酸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盐酸万乃洛韦治疔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韦比较.方法:应用盐酸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9天;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连服9天.结果:盐酸万乃洛韦在起效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上均较阿昔洛韦明显缩短,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徐佩红;袁定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省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