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ICU危重症患者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张堃慧

关键词:DGMS, ICU, 危重症患者, 准确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在ICU危重症患者中利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ICU收治的116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比2组患者的各监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将观察组597对数据匹配的DGMS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并且将对照组的血糖作为参考指标,A区和B区中的数据占据99.3%;观察组的感染率、死亡率以及低血糖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GMS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可很好的反映ICU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而且其安全性十分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阑尾炎,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6%.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1.6)d,短于对照组的(7.3±2.4)d,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明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接收11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娟;葛环玉;王新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肝硬化患者均选取自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办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理、心理、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疼痛感各生存质量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办法,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生存质量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克热依·木合特;古丽皮亚·巴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路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12个月期间于我院胃肠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9±0.34)vs(5.18±0.68)],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止痛药使用率明显低(5.26%vs1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于芹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讨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医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更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P<0.05).结论 泮托拉唑配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用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诊断用四维彩超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选2017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同时接受二维彩超、四维彩超两种检查诊断方式,通过资料对比以归纳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经产后/流产后诊断确诊有18例为畸形胎儿(脊椎裂、无脑畸形、肾积水、唇腭裂),四维彩超诊断确诊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产检用四维彩超手段检查对于胎儿畸形检出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产前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确保母婴健康,在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高晶;付岳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金双歧的四联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金双歧的四联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顽固性幽门螺菌杆感染患者实施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n=43)施行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n=43)施行金双歧的四联疗法.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35%)、根除率(69.77%)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51.16%)(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情况(4.65%)显著优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 金双歧的四联疗法、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前者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许德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外固定架治疗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外固定架治疗骨创伤的临床特点、效果,为骨创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60例骨创伤患者,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骨创伤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Mayo评分、关节屈伸度数情况.结果 组间相同指标对比,观察组骨创伤患者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比常规内固定治疗,外固定架治疗骨创伤效果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石裕;姜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外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X线与B超检查在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诊断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中,X线与B超检查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诊断均采用B超及X线检查,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相较于手术结果,在对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诊断中,采用X线与B超检查结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肾积水检查,结石位置、大小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X线与B超检查,可将结石数目、位置及大小准确的检测出,且在对肾结石伴随病变上,采用B超检查具有明显性优势,而相较于B超检查,X线在测定结石部位、大小上更加准确,且可对微小结石进行诊断,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无不适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戴晓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ICU危重症患者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在ICU危重症患者中利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ICU收治的116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比2组患者的各监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将观察组597对数据匹配的DGMS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并且将对照组的血糖作为参考指标,A区和B区中的数据占据99.3%;观察组的感染率、死亡率以及低血糖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GMS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可很好的反映ICU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而且其安全性十分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堃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每组140例,对照组接受胃蛋白酶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6.43%高于对照组81.43%,且P<0.05.研究组体重、血红蛋白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考虑给予醒脾养儿颗粒,疗效突出,体重和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更为明显,推广价值高.

    作者:汪青英;钟建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肺包虫囊肿合并肝包虫囊肿的一期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肺包虫囊肿合并肝包虫囊肿的一期手术治疗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包虫囊肿合并肺包虫囊肿患者13例作为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一期手术治疗,分析其手术疗效与预后结果 .结果13例患者中,包虫囊肿原位复发者2例(15.38%),并发症情况:肝功能不全者2例(15.38%)、肺炎3例(23.08%)、胸腔积液3例(23.08%)、残腔感染4例(30.77%)、支气管瘘与胆瘘各1例(7.69%).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其中2例原位复发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研究分析显示,对多脏器包虫囊肿型疾病,采用一期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低、手术时间段,且具备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海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5种添加剂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5种物质紫外吸收光谱选择佳检测波长,改变洗脱溶剂pH值以及乙酸铵、甲醇比例对洗脱效果进行比较选择适合的洗脱体系,同时采用出峰时间及紫外吸收谱图对5种物质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山梨酸选择255 nm检测波长,其余4种物质选择225nm检测波长,洗脱体系采用甲醇+乙酸铵(0.02mol/L,pH=9)=15+85等度洗脱条件下,各组分分离效果好,在线性范围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高(RSD<0.5%),回收率均在90-110%,可有效排除假阳性.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能实现5种添加剂的有效分离,适用于糕点中5种添加剂的检测.

    作者:张昆仑;郭健;陈晓明;杨彦国;刘玉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n=1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1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依从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1.67%和50%,P<0.05.结论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翟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2.8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吕晓红;刘灵;房庆华;李杰;路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单孔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肺癌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单孔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在原发性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11月份在本院接受原发性肺癌效果的患者共9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三孔电视胸腔镜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相关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在治疗原发性肺癌疾病中各有优势,在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时,应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确保手术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手术更具安全性,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王坤;张家诚;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278.45±17.39),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220.73±13.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无痛的效果以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1000例孕妇,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500)与观察组(n=500).对照组行利多卡因(2%)宫颈浸润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前静脉推注丙泊酚在全麻状态下,行人工流产病人无痛的效果好,起效快,手术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苏醒,手术过程完全感觉不到疼痛感,值得应用.

    作者:徐崇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