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房书芹;段天昱;郭苹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
摘要:目的为探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对我院收治的8例上述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 8例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7.25±9.60)岁.使用东芝6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6.0 MHz,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检查.结果 8例穿孔患者胆囊壁连续性中断,缺损大小在0.2 cm~1.1 cm不等,其周围可见局限性积液,范围在0.8 cm×0.9 cm~5.1 cm×3.4 cm.囊内均可见结石影像,1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另1例合并胆总管肿瘤.8例患者胆囊腔内均可见密集点状回声,为淤积的胆汁影像.穿孔的部位:1例位于胆囊底部,3例位于体部,4例位于颈部.结论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病例中,应用超声全面细致地检查不仅可直观迅速地明确有无穿孔、穿孔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积液的情况,可动态观察,对疗效评估并适时调整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甲状腺结节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征,为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5例经病理结果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4%,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有各自不同的声像图特点和血供表现.结论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对甲状腺结节可作出一定程度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叶纯发;张绪权;陈安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残余胆囊的声像图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超声对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Acuson 128 XP和Sinmens 450超声仪对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胆囊炎、粘连水肿严重者术后残余胆囊发生率较高,占76%;残余胆囊合并结石复发率极高,占88%.结论超声显像为临床预防、诊治残余胆囊提供参考信息和诊断依据,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冰;韩力群;李玉芳;张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B超诊断晚期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2例

    例1,孕妇,30岁,1胎0产39周,既往健康,家中无遗传病史.

    作者:朱玉红;赵长林;刁晓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乳腺脂肪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1岁.因自觉左乳腺肿物来就诊.外科检查于左乳内上、下象限分别可见两个肿物,光滑活动.超声检查于左乳内上、下象限皮下脂肪层与腺体层之间分别可见一稍强回声实性结节.

    作者:蒋旭东;宋晓芳;李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东芝PV 6000,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4 MHz,检查6例年龄5~61岁患者.结果 6例患者均为左室型NVM,表现为左室腔内的异常突出增粗的肌小梁及其间深陷的小梁隐窝,其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高压.结论 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阶段即可发现病变,是诊断NVM的可靠而简便的检查手段.

    作者:桂新;袁建军;马桂英;杨汇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B超诊断膀胱多发憩室合并憩室内结石1例

    患者男,3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困难来院就诊.

    作者:刘浩;王廷才;刘红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同频率超声对甲状腺病变的检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频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病变的检出情况,以正确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172例住院手术病例,术前运用不同频率进行超声检查,术后结合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5~10 MHz)诊断符合率(93.6%)明显高于低频超声(3.0~4.0 MHz)(40.5%).尤其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定位数目和大小的估计优势明显,对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病变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诊断甲状腺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睾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常见附睾疾病(急慢性附睾炎、附睾结核、附睾精液囊肿)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与临床治疗和超声随访证实的常见附睾疾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对常见附睾疾病诊断符合率为89%(61/68),其中急性附睾炎为100%(16/16),慢性附睾炎为75%(9/12),附睾结核为86.6%(26/30),精液囊肿100%(10/10).附睾疾病以单侧多见95.5%(65/68),左侧多发82.4%(57/68),炎症以尾部多发占83%,结核头、尾部分别为45.5%与54.5%,精液囊肿均发生于头部.结论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见附睾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信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超声对宫内胎物残留漏、误诊的原因分析

    自2001年元月~2002年元月,我院对产后或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怀疑宫内胎物残留的患者117例,经超声检查后行诊刮或清宫术,经病理证实,有胎物残留者107例,宫内积血或坏死组织10例,其中超声误诊13例,漏诊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菊玲;李胜利;陈琮瑛;毕静茹;官勇;文华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相关血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方法对30例31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 30例31只眼患者均测不到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红色血流柱,血流频谱消失,28例28只眼,眼动脉血流速度在正常范围内,2例3只眼,眼动脉未见明显的红色血流柱,血流频谱消失,5例颈动脉及颈内动脉未见明显异常,23例颈动脉及颈内动脉可见动脉内膜增厚,2例可见颈动脉或颈内动脉大的斑块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辅助临床诊断.

    作者:刘庆华;刘彦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慢性局灶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超声分析研究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中,进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仍有手术前临床症状的个体,明确其病因.方法对31例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手术后仍有腹痛、背痛、呕吐、间歇性腹泻的患者和30例无胆道系统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个体(随机抽样)进行胰腺形态学、声学和实验检测(血、尿中胰淀粉酶含量及粪便中有无脂肪颗粒),并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手术后仍有腹部症状患者超声显示胰头部增大、回声增强、不均匀;血清胰淀粉酶增高7例(占22.6%),尿中淀粉酶增高11例(占35.5%),粪便中有脂肪颗粒28例(占90.3%),血糖轻度增高18例(占58.1%).对照组30例实验室检测均正常.超声显示胰腺均正常.结论局灶性胰腺炎在超声形态学及声学改变上有其独特的表现,与实验室辅助检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两种频率探头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普通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临床疑似阑尾炎者进行腹部扫查,利用3.5 MHz凸阵探头和7.5 MHz及10 MHz高频探头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86例急性阑尾炎中,高频线阵探头对急性阑尾炎、大网膜移位及阑尾粪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2.47%、79.61%和87.18%,明显高于普通凸阵探头的78.49%、53.40%和64.10%.两者联合应用后对阑尾炎、大网膜移位和阑尾粪石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检出率分别为97.85%、91.26%和91.72%.结论普通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联合应用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扈长旭;王爱秋;卜凡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月经周期倒计时法监测排卵时间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月经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及排卵时间,确定超声监测排卵的时间范围,提高超声预测排卵时间的准确率.方法对560例24~60 d不同月经周期的育龄不孕妇女采用月经周期倒计时法,即下个月经周期前第20 d开始超声监测排卵时间,并分组对照分析研究.结果月经周期规律组和不规律组的排卵时间距下个月经周期的时间均相对恒定,排卵时间为下个月月经周期前第15~18 d,平均为下个月月经周期前第(16.4±1.0)d.结论采用月经周期倒计时法监测排卵时间即下个月月经周期前第20 d开始超声监测,既减少不必要的超声次数,又没错过卵泡发育的监测机会.

    作者:范玉华;吴丽萍;陈玮;陈俏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多发性胃溃疡超声所见1例

    患者女,48岁.因上腹痛、消瘦1个月就诊.查体:腹部未见阳性体征.超声所见:饮水前胃腔未见内容物,饮水后见胃窦部前、后壁及小弯胃壁局限性增厚达0.8~1.2 cm,范围约8.1 cm×10.9 cm,胃壁回声减低,层次结构不清(图1).超声提示: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改变,建议胃镜检查.

    作者:史笑荣;龙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小肠结石2例

    超声检查:仪器使用GE4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MHz.

    作者:李玉霞;万里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监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对108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查60例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08例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者60例,检出率55.6%;对照组中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15例,检出率18.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在高血压粥样硬化的预防及防治监测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芹;原新朋;张静;孙敬敏;吕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疾病分析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睾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观察病变部位血供情况,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来的98例阴囊睾丸疾病,其中睾丸扭转5例,睾丸炎23例,附睾炎 54例,睾丸损伤11例,睾丸肿瘤5例,均与正常睾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例睾丸扭转患者均无血供,23例睾丸炎与54例附睾炎患者为高血供,血流速度增快,阻力指数降低,11例睾丸损伤患者为少血供,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5例睾丸肿瘤患者血供不规则.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可靠、方便的价值.

    作者: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对称性与B超诊断

    对称性(symmetry)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即是事物的一种特性,又能作为反映事物变化的一种现象,B型超声(B-mode sonography)作为影像学技术之一,能涉猎到机体的这种现象,为了解对称性与B超诊断之间内在关系,我们做了以下试验.

    作者:王小军;李世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右室壁心肌运动的观察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观察正常心脏右心室壁各壁段运动速度,以了解其运动特征,同时观察以右冠脉病变为主的冠心病患者右心室壁段运动速度,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正常对照组,18例冠心病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后间隔右室面基底段、中段为取样点,对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正常组和冠心病组每个心动周期右室壁的运动频谱均包括收缩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三个主要运动波、运动速度右室游离壁大于室间隔,同一室壁由基底段向心尖部运动速度逐渐降低、冠心病组不论是游离壁还是后间隔,其基底段及中段S,E均小于正常组相对应壁段,S减小更为明显,而A在心尖段则无差异.结论正常心脏右室壁运动速度与左室相类似,存在不均一性,PW-DTI可以定量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确定其运动方向,并可用于评价冠心病右室壁的运动异常,为右心室心肌缺血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作者:王军;林斌;王凯华;季晓君;章耀;黄旭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双胎合并输卵管妊娠的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下宫内早孕双胎合并输卵管妊娠及黄体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13例确诊为宫内早孕双胎合并输卵管妊娠及黄体囊肿患者.结果宫内早孕双胎合并输卵管妊娠及黄体囊肿主要表现为多种不同声像图特征:1.宫内早孕双胎声像图:宫腔内见两个清晰的妊娠囊,位于子宫腔的不同部位或两个妊娠囊相互紧靠,妊娠囊的囊壁厚度均匀,回声强度一致;2.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附件区可见低回声均质的包块或囊实性混合性肿块,在囊实性肿块内可见部分妊娠囊,其内见胚芽及胎心管搏动.在子宫直肠窝及盆腔等部分可见多少不等的液性暗区;3.部分患者的输卵管侧及对侧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边缘规则,见包膜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内早孕双胎合并输卵管妊娠及黄体囊肿的诊治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慧萍;鲍黔;宋振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