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积液的诊断与分析

茅红卫;季平;顾星

关键词:盆腔积液, 经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摘要:目的对256例盆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疾病引起盆腔积液的图像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对盆腔积液的形成及原因作探讨分析,对所显示病灶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256例中超声诊断宫外孕71例,黄体破裂12例,正常排卵33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9例,卵巢肿瘤22例,盆腔炎性肿块109例.后确诊宫外孕66例,黄体破裂16例,正常排卵36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8例,卵巢肿瘤24例,盆腔炎性肿块106例.结论经阴道超声不仅可提高盆腔器官与病灶显示的清晰度,提高盆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而且还可较敏感的显示病灶内部血流,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判定病灶良、恶性,弥补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不足,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肝炎的彩色多普勒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门脉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对84例临床治愈组和78例临床恶化或死亡组的重症肝炎的门脉动力学参数及其二维声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组的门静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无差异,临床恶化或死亡组的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治愈组的二维声像表现为轻度损害改变者占94.05%,而另一组表现为重度改变者占79.48%,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肝炎发生在已有明显肝损坏的患者,当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时则预后差.认为彩超检查对重症肝炎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健玲;郭淑英;胡少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Kimura病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3岁.左面颊、左颌下无痛性肿块2年余,胸闷气喘伴右下肢肿胀1个月余于2004年2月入院.

    作者:王小彦;张庆洋;王伟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左臀部外伤性动静脉瘘1例

    患者女,51岁.1周前坐在自行车行李架上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数小时,第二日发现左臀部皮下一包块,质地较软,大小约60 mm×50 mm×40 mm,表皮红润,在当地诊所用注射器试穿,为血性液体,连续抽液数日,肿块缩小不明显,故转入我院检查,彩超见:左臀部于坐骨结节区皮下见一大小约40 mm×38 mm×13 mm的混合性包块,考虑为扩张的动静脉(图1),CDFI:混合性回声区内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其动脉大血流速度为25 cm/s,RI:0.60,PI:1.08,静脉流速为12 cm/s(图2),超声诊断:左臀部皮下

    作者:彭光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积液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对256例盆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疾病引起盆腔积液的图像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对盆腔积液的形成及原因作探讨分析,对所显示病灶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256例中超声诊断宫外孕71例,黄体破裂12例,正常排卵33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9例,卵巢肿瘤22例,盆腔炎性肿块109例.后确诊宫外孕66例,黄体破裂16例,正常排卵36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8例,卵巢肿瘤24例,盆腔炎性肿块106例.结论经阴道超声不仅可提高盆腔器官与病灶显示的清晰度,提高盆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而且还可较敏感的显示病灶内部血流,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判定病灶良、恶性,弥补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不足,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作者:茅红卫;季平;顾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B超诊断先天性无阴道、始基子宫1例

    患者女,20岁.因青春期后无月经7年余,无周期性腹痛,无周期性鼻衄等症状.外院曾行阴道成形术,手术失败.此次来院检查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女性型,阴道前庭相当于阴道内口处可见一2 cm×3 cm的窦道,尿道口发育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膀胱充盈良好,相当于子宫位置可见一2.1 cm×2.4 cm的稍低回声区,形态尚规则,边界清晰,内膜不明显,未见明确的宫颈及阴道回声.

    作者:湛瑛;董军;范立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自制中药胃造影剂增强超声显像在胃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自制中药胃超声显影剂在胃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患者空服中药胃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查.结果经服用或加大剂量服用,无不良反应,且图像显像清晰,显示率为98%,诊断良性病变123例,恶性病变14例,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中药胃造影剂增强超声显像,可提高图像清晰度,有利于超声对胃病灶检出,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有着实用价值.

    作者:刘东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右心构型无改变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超声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右心构型无改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变化,为SLE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早期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8例右心构型无改变的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肺动脉血流参数,包括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前时间/加速时间(PEP/AT)、右室射血前时间/射血时间(PEP/RVET).结果 SLE患者的AT、RVET缩短;PEP延长;PEP/AT与PEP/RVET比值增大,其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AT与PEP/AT两组间的差异性尤为显著(p<0.001).结论 SLE患者在右心构型无改变时,肺动脉血流已发生变化,提示其肺动脉压趋于增高.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对其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为病情判断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郭丽苹;薛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acoustic densitometry,A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创性超声诊断技术,它是以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 scatter,IBS)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自动处理、分析二维图像中取样容积内射频信号的强度及密度情况,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声学特征来研究组织病理特征[1,2].

    作者:金蓉;焦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输卵管腺癌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5岁.婚后10年未孕,月经不规律,4~5月为6~8 d,量多,停经9个月,阴道出血2个月余,嗣后常有黄水样及黏液排出,伴有腹痛.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升高.妇科检查:宫颈糜烂,子宫体增大,左侧附件可扪及包块8.5 cm×6 cm,质硬.超声检查:子宫增大为14.5 cm×12.2 cm×6.5 cm,回声不均,宫颈中度糜烂,于子宫左侧输卵管显示混合性肿块为11.5 cm×6.6 cm×4.8 cm,肿块为不均质的低回声,部分欠清晰的无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似扁长条形(图1).

    作者:韩蕾;陈希华;宋振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单纯TCD峰时后延评价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寻找脑动脉硬化症(CAS)的早期指标,以利尽早防止CAS的发生.方法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动态观察有TCD指征的患者180例,年龄小于30岁,性别比为1∶1.结果部分患者脑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单纯性搏动指数(PI)增高者占16.11%;单纯性血液流速异常者占23.33%;单纯性峰时后延者占32.22%.前两者可出现于任一脑血管,且随年龄增长无增多.后者仅仅出现于椎-基底动脉,虽然其未达到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但从1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人数明显增多.结论单纯性峰时后延可能为TCD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胥缘美;施荷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多发性钙化1例

    患者女,62岁.因常规体检就诊,自诉有子宫肌瘤病史,停经13年.使用SSA 24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膀胱充盈,经腹壁扫查,超声所见:子宫切面内径41 mm×60 mm×50 mm,形态欠规则,宫内可见3.3 mm×3.5 mm稍低回声光团,略向膀胱膨出,光团内弥散分布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光斑,后伴宽声影,光团外尚可见多个融合成块的强回声光斑伴声影(图1).超声诊断:子宫肌瘤钙化.行CT检查亦诊断为子宫肌瘤钙化.

    作者:李莹;刘艳;黄汉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儿Turner综合征1例

    孕妇,30岁.孕2产1,因孕20周行产前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3.3 c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连续光整;胎头及躯体皮肤明显增厚呈双边征,纵切似被一水囊状物包裹;颈后部可见一2.9 cm×2.5 cm×2.5 cm大小的囊性肿物,内有分隔(图1);胎儿左侧胸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前后径约1.2 cm(图2).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厚1.8 cm;羊水液平3.4 cm.

    作者:史世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频阴道探头经胸诊断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探讨高频阴道探头经胸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93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及婴儿使用高频阴道探头经胸探查.结果 93例均经高频阴道探头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且获得的图像更为清晰.结论高频阴道探头经胸探查能准确地诊断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刘婷婷;郭小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胎儿单纯性心包积液1例

    患者女,25岁.孕足月来院常规产前检查.曾流产1次,此次妊娠一个月时曾因感冒、发烧,口服速效感冒冲剂及输液治疗(用药量不详),之后无明显不适,无肝炎及结核病史.产前血压165/100 mm Hg,尿蛋白,彩超仪器为Toshiba 350.检查所见: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双顶径9.0 cm,头颅结构未见异常,股骨长7.2 cm,脊柱连续好,胸、腹部结构未见异常.

    作者:吕琪;牛振英;刘志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胎儿骨骼畸形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

    目的总结22例胎儿各类骨骼畸形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声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 591例妊娠16~40周的孕产妇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四肢根据其解剖结构和邻周关系,长短轴切面结合,多角度追踪扫查.发现胎儿骨骼畸形声像特征,即作动态观察,确认后予测量记录,引产或产后对照.结果产前超声确诊胎儿骨骼畸形21例,与引产后死婴以及分娩新生儿对照,完全符合19例,准确率86.4%(19/22).基本符合2例,占 9.1%(2/22).1例胎儿水肿综合征漏诊其双足内翻畸形,占4.5%(1/22).结论超声检查可提示胎儿致死性和严重骨骼畸形的形态学特征,为产科合理干预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莉;朱艺玲;杨小花;林颖虹;杨红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和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和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套叠的方法和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可疑小儿肠套叠进行检查.确诊肠套叠后,进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肠套叠46例,水压灌肠成功44例;失败的2例,经手术证实均为肠套叠,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霍奇金淋巴瘤,另1例套叠时间超过48 h.结论用彩超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可免X-线照射,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华;雷建明;许敬华;冯娅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胞下移1例

    患者女,28岁.停经17周,因腹痛阴道出血1 d,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宫内见一成形胎儿,双顶径3.6 cm,颅骨尚光环完整,脊柱连续,胎儿搏动消失,胸腹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胎盘后壁,内部回声均匀,羊水深2.2 cm,子宫口已开约1.5 cm,宫颈管阴道腔扩大,内为5.5 cm×5.8 cm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图1).超声提示:1.中孕,单死胎;2.难免流产,胎胞下移至宫颈管阴道内.随即住院行人工破膜(可见无色澄清液体流出),静脉滴注缩宫素,促使子宫收缩,2 h后,胎儿及胎盘顺利排出.

    作者:曹廷芝;王政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临床价值

    子宫畸形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子宫畸形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以至终身不被发现.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可及早发现各种子宫畸形,对妊娠及采取避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耀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三维超声成像在眼科疾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15例正常眼球和50例病变眼球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研究,描述了正常眼球和眼球内不同疾病的三维成像特征.图像采集方式为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结果三维超声能弥补二维超声不足,三维超声成像所建图像逼真、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其表面及内部的细微结构特征.结论三维超声检查有助于眼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云姣;刘志聪;滕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诊断膀胱癌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膀胱癌的声像图表现及(CDF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能显示肿瘤的数目、大小、位置、分期.结合CDFI能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质.40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5%,不符合率为7.5%.超声分期与病理分期对照符合率为86.5%.CDFI对膀胱肿瘤的检出率为80.0%.结论二维超声及CDFI对膀胱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及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陈惠莉;许小云;杜联芳;顾继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