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心构型无改变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超声检测价值

郭丽苹;薛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血流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探讨右心构型无改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变化,为SLE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早期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8例右心构型无改变的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肺动脉血流参数,包括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前时间/加速时间(PEP/AT)、右室射血前时间/射血时间(PEP/RVET).结果 SLE患者的AT、RVET缩短;PEP延长;PEP/AT与PEP/RVET比值增大,其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AT与PEP/AT两组间的差异性尤为显著(p<0.001).结论 SLE患者在右心构型无改变时,肺动脉血流已发生变化,提示其肺动脉压趋于增高.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对其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为病情判断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主动脉窦瘤(AA)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CDU对16例AA破裂患者进行心脏常规检查.结果 CDU诊断AA破裂患者16例、临床诊断4例,符合率分别为100%和25%.结论 CDU检查确是诊断AA破裂的一种准确重复性强、无创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洪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Kimura病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3岁.左面颊、左颌下无痛性肿块2年余,胸闷气喘伴右下肢肿胀1个月余于2004年2月入院.

    作者:王小彦;张庆洋;王伟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索静脉的管径和血液返流进行测定,并结合精液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1)病侧精索静脉直径增粗,可探及返流;(2)精索静脉的管径与生育力指数呈负相关,与血液返流的Doppler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提供精索静脉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双重信息,可作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首选检查;(2)精索静脉的管径可能反映了精索静脉中血液返流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结合精液分析可估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力损害的程度.

    作者:郑艳芬;高静;任海波;李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扫查手法的探讨

    对98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术前采用多种不同的扫查手法进行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树群;董忠丽;李宝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临床价值

    子宫畸形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子宫畸形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以至终身不被发现.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可及早发现各种子宫畸形,对妊娠及采取避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耀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经导管闭合6例PDA、8例ASD及3例VSD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例PDA、8例ASD及3例VSD在经胸超声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ASD、1例PDA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1周及3个月后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用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黄向阳;单凤仙;袁奇;徐健;杨冬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B超诊断副胎盘变性致产后出血1例

    患者女,25岁.因妊娠末期行常规超声检查.检查所见:胎儿双顶径为9.3 cm,呈右枕前位.羊水暗区深度前后径为4.0 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厚度为2.7 cm,回声均匀,胎心、胎动良好.于子宫左后壁可见范围为9.0 cm×3.6 cm的实质性回声,小部分呈蜂窝样改变,大部分与胎盘组织回声相似.超声诊断:1.宫内单胎头位,晚期妊娠,胎盘功能Ⅱ级;2.副胎盘合并部分变性(图1).

    作者:张玉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单纯TCD峰时后延评价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寻找脑动脉硬化症(CAS)的早期指标,以利尽早防止CAS的发生.方法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动态观察有TCD指征的患者180例,年龄小于30岁,性别比为1∶1.结果部分患者脑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单纯性搏动指数(PI)增高者占16.11%;单纯性血液流速异常者占23.33%;单纯性峰时后延者占32.22%.前两者可出现于任一脑血管,且随年龄增长无增多.后者仅仅出现于椎-基底动脉,虽然其未达到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但从1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人数明显增多.结论单纯性峰时后延可能为TCD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胥缘美;施荷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多普勒能量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研究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DE对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共55个结节的血供行CDE和CDFI对照观察,了解结节内部或周边血流显示与分级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不丰富,边缘无环形血流,呈星点状或结节间穿行血流,CDE在结节血流显示上优于CDFI,CDFI显示35%的结节内部及周边有血流信号,CDE显示67.5%的结节内部及周边有血流信号,CDE在Ⅰ级血流显示增加了27.5%(11/40),Ⅱ级血流显示增加了5%(2/40).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够提供重要的血流信息,有助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作者:林炳钦;李婵粧;杨楚香;张逸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肝炎的彩色多普勒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门脉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对84例临床治愈组和78例临床恶化或死亡组的重症肝炎的门脉动力学参数及其二维声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组的门静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无差异,临床恶化或死亡组的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治愈组的二维声像表现为轻度损害改变者占94.05%,而另一组表现为重度改变者占79.48%,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肝炎发生在已有明显肝损坏的患者,当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时则预后差.认为彩超检查对重症肝炎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健玲;郭淑英;胡少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acoustic densitometry,A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创性超声诊断技术,它是以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 scatter,IBS)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自动处理、分析二维图像中取样容积内射频信号的强度及密度情况,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声学特征来研究组织病理特征[1,2].

    作者:金蓉;焦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部位与左室功能改变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定位与左室功能.方法观察对象为4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人.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分为前壁梗死组(OMI-AN)20例,下壁心肌梗死(OMI-IN)22例.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Tei指数的定义为:左室等容收缩期加等容舒张期之和除以射血时间.结果 OMI-IN组梗死部位瘢痕组织范围大于OMI-IN,分别是OMI-IN(4.1±2.1)cm,OMI-IN(2.3±2.5)cm,(P<0.01),OMI-IN,OMI-IN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57.6±6.2)mm,(52.5±5.1)mm,和(47.2±3.7)mm(P<0.01);左室射血分数(EF)分别是48.6±7,58.0±7和65.8±9(P<0.05);E/A比值分别为0.99±0.14,0.72±0.25和1.3±0.23(p<0.05);Tei指数分别是0.72±0.14,0.49±0.18和0.38±0.12,(p<0.001);舒张早期充盈时间(DT)OMI-IN组短于OMI-IN组.结论心肌梗死部位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有关,OMI-IN组梗死范围较大,左室功能亦低于OMI-IN患者.

    作者:郑王应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积液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对256例盆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疾病引起盆腔积液的图像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对盆腔积液的形成及原因作探讨分析,对所显示病灶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256例中超声诊断宫外孕71例,黄体破裂12例,正常排卵33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9例,卵巢肿瘤22例,盆腔炎性肿块109例.后确诊宫外孕66例,黄体破裂16例,正常排卵36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8例,卵巢肿瘤24例,盆腔炎性肿块106例.结论经阴道超声不仅可提高盆腔器官与病灶显示的清晰度,提高盆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而且还可较敏感的显示病灶内部血流,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判定病灶良、恶性,弥补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不足,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作者:茅红卫;季平;顾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儿心室多发性黏液瘤1例

    患者女,34岁.因过期妊娠(34周)就诊.体格检查:BP 138/85 mm Hg,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7次/min,律整,双下肢轻度浮肿.胎位为左前斜位,胎心率46次/min.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

    作者:黄晓真;陈富军;赵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胞下移1例

    患者女,28岁.停经17周,因腹痛阴道出血1 d,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宫内见一成形胎儿,双顶径3.6 cm,颅骨尚光环完整,脊柱连续,胎儿搏动消失,胸腹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胎盘后壁,内部回声均匀,羊水深2.2 cm,子宫口已开约1.5 cm,宫颈管阴道腔扩大,内为5.5 cm×5.8 cm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图1).超声提示:1.中孕,单死胎;2.难免流产,胎胞下移至宫颈管阴道内.随即住院行人工破膜(可见无色澄清液体流出),静脉滴注缩宫素,促使子宫收缩,2 h后,胎儿及胎盘顺利排出.

    作者:曹廷芝;王政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51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两年,加重伴乏力、黑便一年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5.2×109/L,RBC 2.4×1012/L,Hgb 66 g/L.便常规:黑色柏油样便,潜血强阳性.超声检查:于右中上腹可见一大小为3.7 cm×3.2 cm×2.8 cm的椭圆形的欠均质的等回声团块,边界清,表面光滑,其内可见0.9 cm×0.5 cm的无回声区.该团块右后方可见下腔静脉,右上方可见右肾下极.嘱加大腹压该团块未见明显移动.饮水后观察,可见肠内容物回声从右上方向左下方越过该团块前缘(图1).超声诊断:右中上腹实质占位,考虑来自十二指肠内.

    作者:苏光明;徐天骄;董晓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佳时间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佳时间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9例经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与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对照分析,寻求其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佳时间及临床价值.结果以上病例超声诊断与引产后观察对照完全相符.各胎儿畸形,尽可能在20孕周前作出诊断,晚也不宜超过24孕周.结论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及时、准确,中期诊断胎儿异常和畸形恰好是临床引产的适宜时机,在优生学方面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能为临床早期终止妊娠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陈凤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输卵管腺癌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5岁.婚后10年未孕,月经不规律,4~5月为6~8 d,量多,停经9个月,阴道出血2个月余,嗣后常有黄水样及黏液排出,伴有腹痛.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升高.妇科检查:宫颈糜烂,子宫体增大,左侧附件可扪及包块8.5 cm×6 cm,质硬.超声检查:子宫增大为14.5 cm×12.2 cm×6.5 cm,回声不均,宫颈中度糜烂,于子宫左侧输卵管显示混合性肿块为11.5 cm×6.6 cm×4.8 cm,肿块为不均质的低回声,部分欠清晰的无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似扁长条形(图1).

    作者:韩蕾;陈希华;宋振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无脾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8岁.全身发绀8年,曾于年幼时在外院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房(心房不定位,右心房对称位);单心室(右室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右室(主室腔)双出口;大动脉右转位;肺动脉瓣狭窄(轻度);共同房室瓣关闭不全(中).

    作者:罗润林;李莺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右心构型无改变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超声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右心构型无改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动脉血流的变化,为SLE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早期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8例右心构型无改变的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肺动脉血流参数,包括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前时间/加速时间(PEP/AT)、右室射血前时间/射血时间(PEP/RVET).结果 SLE患者的AT、RVET缩短;PEP延长;PEP/AT与PEP/RVET比值增大,其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AT与PEP/AT两组间的差异性尤为显著(p<0.001).结论 SLE患者在右心构型无改变时,肺动脉血流已发生变化,提示其肺动脉压趋于增高.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对其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为病情判断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郭丽苹;薛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