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王卫民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探头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眼外伤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眼中阳性表现错综复杂,其中玻璃体病变26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14例、眼内异物12例等.结论:高频超声对眼外伤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屈光介质混浊或疑有眼内异物时,更是简便、有效而必不可少的.
作者:王文统;周剑宇;金宏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为早期分类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64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单纯性腺瘤2例,粘膜息肉样变1例,慢性胆囊炎4例.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1例,合并胆囊结石3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67%.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可以提高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及病理分型的诊断率,特别是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崔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6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胆囊腺瘤4例,胆囊癌8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跟腱断裂的超声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的患侧跟腱行纵向和横向滑行扫查,并与健侧跟腱作对比.结果:9例跟腱完全中断,呈现不均质低回声区;4例部分断裂者,呈条状低回声带.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全部符合.结论:超声检查可确定跟腱断裂的部位及程度,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徐松定;谢亚萍;徐良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性,31岁.3小时前因车祸撞伤,即前来急诊,主诉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查体:左上腹压痛,活动受限,左肺呼吸音弱,左侧胸腔可闻及肠呜音,血压:85/55 mmHg.X光示:胃及结肠脾曲疝入左侧胸腔--外伤性左膈疝.临床为排除肝、脾破裂,急查B超.
作者:王卫民;郭争捷;李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例1,孕妇,26岁,孕28周,初产.因孕情查体来本院就诊.超声显示:胎头位于下方,双顶径74 mm,胎心142次/分,律齐.从胎儿后颈部向下连续扫查脊柱至骶尾部可见一大小为17.6 mm×15.8 mm的液性暗区(图1),向体表膨出,囊壁薄而光滑,囊液透声好,羊水量正常,胎盘位于前壁.超声诊断:1.晚孕28周;2.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经引产后证实.
作者:鞠崴;林良毅;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0岁.患者入院前9小时,因乘坐摩托车翻车,跌伤后全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血尿,尿液呈酱油色.入院后急诊B超检查,图像显示:肝右叶实质内探及8.4 cm×6.4 cm大小的回声不均匀区,肝脏周围及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大径线7.9 cm.左肾体积增大,边界清晰,左侧肾脏皮质内回声增强,结构紊乱,肾盂未见扩张.膀胱壁光滑,膀胱内液性暗区中见大量的点状回声.B超提示:1.肝脏挫伤;2.左侧肾脏挫伤;3.膀胱积血;4.腹腔积血.
作者:梁兆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性,61岁.因4年来反复腹痛、腹胀、便秘,症状加剧伴呕吐10天入院.查体:左侧中上腹部可扪及包块.X线灌肠检查提示:降结肠完全梗阻.实验室检查:CA-125、癌胚抗原、AFP均阴性.超声检查:左上腹部探及7.5 cm×4.2 cm×3.2 cm实性包块,中心回声增强偏移,周边为厚薄不一的低回声,厚处2.5 cm(图1).彩色多普勒显像提示: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可引出条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左上腹部实性占位,结肠壁浸润性病变.
作者:李群;王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痛伴呕吐数次入院.入院就诊查体:神清合作,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辗转不安,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感.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经解痉镇痛、抗感染治疗后18小时疼痛缓解.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均质,管系走行正常,肝内胆管无扩张,肝外胆管轻度扩张,内径0.95 cm,显示段5.2 cm,其内未见实体结构.
作者:龚金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与频谱法血流汇聚法在二尖瓣返流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二尖瓣返流量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汇聚法(FCR)和频谱多普勒法(SDE)进行了自身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9例FCR和SDE定量每搏二尖瓣返流量平均分别为36.67亳升和38.58亳升.经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t=0.667,P>0.10.SDE和FCR定量二尖瓣返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CR比SDE定量评估二尖瓣返流量更简便、迅速、实用.
作者:叶军;杨心华;游宇光;陈卫华;凌月蓉;任苓;肖文胜;谢谨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进行经腹部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再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48例患者经腹部探查确诊7例,占15.6%;经阴道超声确诊41例,占85.4%.结论:经阴道超声结合临床病史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张文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早产儿产前接触可卡因,是否可以增加颅内室管膜下囊肿的发生率.方法:系统回顾了92例早产儿(<37孕周)的临床资料和颅内超声表现,并将他们分为:产前有可卡因接触组和无可卡因接触组,进行观察.结果:92例中有3例因用药史不明而除外 ,余下的89例早产新生儿,其室管膜下囊肿的发生率为15%(13/89),其中产前有可卡因接触史的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发生率为46%(6/13),而无接触者为9%(7/76) (P<0.01).结论:产前接触过可卡因的早产儿,其室管膜下囊肿形成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作者:胡述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动态血压的改变,为今后研究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超声监测31例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的24小时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测其左室形态,并与22例正常体重儿童比较.结果:肥胖儿童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内径扩大、左室质量指数增大(P<0.05).肥胖儿童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正常组,肥胖儿童的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肥胖能引起左室形态的改变,肥胖和血压升高直接相关,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提倡应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干预.
作者:丁萍;杨庆祥;徐道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因右乳肿块,术后14年,右乳又发现肿块10年,伴周期性疼痛而入院治疗.高频及彩超检查:右乳内下象限见大小28 mm×50 mm×43 mm混合性肿块,呈分叶状,内部大部分为液性,肿块前方及两侧的边界清,后方局部分界欠清;肿块内后半部见实质回声,范围约18 mm×40 mm×34 mm,实质部分内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与囊壁分界不清,余双乳腺体分布欠均(图1).CDFI:右乳肿块内实质部分见丰富血流,呈点状短条状,测及动脉频谱为Vmax:14 cm/s,Vmin:3 cm/s,RI:0.78.提示:右乳肿块混合性肿块(叶状囊性肉瘤?).
作者:王小燕;郑红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25岁.1月前曾在乡镇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现来我院就诊.临床怀疑不全流产,而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下腹部可探及子宫回声,约8.5 cm×5.5 cm×4.0 cm内回声均质,内膜厚0.6 cm居中,宫腔内可探及少量无回声区;于子宫左上方髂血管前方见一羊膜囊反射,内可见胎儿形体反射.双顶径3.0 cm,脊柱排列规则,无胎心及胎动,可见胎盘附着于囊的后壁,囊周有宫壁组织但较薄,双侧附件可探及,内无异常回声.
作者:杜存兰;邢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术前胃镜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发现5例胃和十二指肠GIST病灶,并有4例为超声首先发现,2例回肠GIST超声虽发现病灶但均定位错误.结论:超声结合胃肠镜检查是提高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的有效手段,彩色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是否与病灶大小有关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于良恶性鉴别的价值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刘焱;李杰;朱秀峰;郭君;孟秋玲;刘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22岁.发现右膝肿物17年,因外伤后致右膝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膝外侧见约6.0 cm×3.0 cm大小包块,触之柔软,有压缩性,周围无红肿,应用HP 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探头频率为7.5 MHz.彩超图像显示:右膝关节外侧缘见6.4 cm×2.9 cm类梭形囊性回声团,其内回声呈疏松网格状交织,边缘处可见数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无明确边界,无包膜,超声加压试验阳性(图1).彩色多普勒示丰富血流,呈红蓝点片状彩色血流图像,动脉频谱为低速14.4 cm/s,低阻,RI为0.4(图2).彩超诊断:右膝外侧多血供占位,提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邓云玖;潘丽;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胸腔积液在B超及X线胸片诊断中的价值评价.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运用X线摄片,经超声诊断的72例胸腔积液的影像特征,穿刺术后部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B超确诊72例,X线确诊55例.结论: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B超优于X线胸片检查.而且是无创性,可以引导穿刺抽液治疗.
作者:付焕秀;肖云寿;李凯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超声诊断仪分辨力的提高及超声诊断经验的积累,超声影像对骨骼病变的诊断已愈来愈普及.我们现将3例骶尾骨巨细胞瘤的资料介绍如下:3例女性患者,年龄18~29岁,以骶尾部疼痛数月就诊,下腹部发现肿块.
作者:姜伟;杨世梅;王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及套入部肠管血流变化.方法:扫查整个腹部,以清楚显示小儿肠套叠的部位为佳,并观察套入部肠管血流变化,然后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结果:58例中,56例单发(5例套入部肠壁水肿严重,无血流显示),2例多发.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安全,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肠壁严重水肿、无血流显示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作者:轩爱军;杨国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