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辉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6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胆囊腺瘤4例,胆囊癌8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腔阔韧带肌瘤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使用Au-4彩超仪对21例盆腔肿物患者进行常规扫查,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盆腔阔韧带肌瘤具有相对独特的声像图表现特征.结论: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及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托尔妮沙;王保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因右乳肿块,术后14年,右乳又发现肿块10年,伴周期性疼痛而入院治疗.高频及彩超检查:右乳内下象限见大小28 mm×50 mm×43 mm混合性肿块,呈分叶状,内部大部分为液性,肿块前方及两侧的边界清,后方局部分界欠清;肿块内后半部见实质回声,范围约18 mm×40 mm×34 mm,实质部分内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与囊壁分界不清,余双乳腺体分布欠均(图1).CDFI:右乳肿块内实质部分见丰富血流,呈点状短条状,测及动脉频谱为Vmax:14 cm/s,Vmin:3 cm/s,RI:0.78.提示:右乳肿块混合性肿块(叶状囊性肉瘤?).
作者:王小燕;郑红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特点及分型.方法:观察50例有下腹坠痛,无子宫及双侧附件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并有对照组已婚健康妇女50例.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管内径大于对照组,静脉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于淤血程度的分型判定亦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田鹏;李艳平;孙丽滨;郝玉兰;张蔚;李雪晶;刘春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图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经超声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8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特征,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所有病例均行X线静脉造影.结果:周围型28例,混合型6例,中央型3例,误诊1例.符合率97%.患肢左侧多于右侧,左右之比为3.1∶1.急性血栓27例,慢性血栓10例.结论:二维和CDFI结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吴新华;柯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0岁.患者入院前9小时,因乘坐摩托车翻车,跌伤后全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血尿,尿液呈酱油色.入院后急诊B超检查,图像显示:肝右叶实质内探及8.4 cm×6.4 cm大小的回声不均匀区,肝脏周围及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大径线7.9 cm.左肾体积增大,边界清晰,左侧肾脏皮质内回声增强,结构紊乱,肾盂未见扩张.膀胱壁光滑,膀胱内液性暗区中见大量的点状回声.B超提示:1.肝脏挫伤;2.左侧肾脏挫伤;3.膀胱积血;4.腹腔积血.
作者:梁兆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二维超声法(2DE)、多普勒压差减半时间法(PHT)、主动脉血流连续性方程法(AFCE)、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法(MFCE)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均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量MVA,并与其中30例手术患者术中所测的二尖瓣口面积(aMVA)进行对比.结果:除AFCE外,其余三种方法与aMVA高度相关,以2DE法相关佳,其次为PHT法、MFCE法.结论:2DE法和PHT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振西;刘玉荣;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门胆管癌(Klatskins肿瘤)作出综合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111例Klatskins肿瘤术前超声图像表现与同期开腹探查手术及病理图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Klatskins肿瘤声像图表现与分型在获得病变检出率97%和超声诊断符合率94.5%基础上,大致分为中等回声肿块型(含乳头或结节型)63例;强回声浸润型(含截断狭窄型)43例.按Bismuth分型,肿瘤部位判断符合率:Ⅰ、Ⅱ型为98%,Ⅲ型或Ⅳ型为81%;肿瘤浸润范围判断符合率,包括肝实质、门静脉、肝动脉、肝门淋巴结分别为87%、83%、69%、41%.术前进行了切除可行性判断.结论:评价Klatskins肿瘤,就单纯运用而言,超声检查仍然是目前好的影像学方法之一.然而,提高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超声影像医生与外科医生将同等重要.
作者:王彬;陈路增;赵建勋;孙占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36岁.于5年前发现颈部包块,无明显不适,肿块5年来无增大、无疼痛及压迫,无怕热、多饮、多食、消瘦及情绪紊乱表现,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查体:颈前正中偏右可触及一大小约50 mm×60 mm肿块,无压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T3:2.52 nmoL/L,T4:166.99 nmoL/L.B超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大小约78 mm×34 mm×38 mm,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80 mm×38 mm×39 mm,峡部厚9 mm;甲状腺形态不规则,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样稍高回声团块,部分团块边界不清,部分团块周边有暗晕,团块内回声不均匀,夹杂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较大团块大小为23 mm×19 mm,位于左侧叶(图1).B超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许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进行经腹部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再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48例患者经腹部探查确诊7例,占15.6%;经阴道超声确诊41例,占85.4%.结论:经阴道超声结合临床病史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张文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超声诊断仪分辨力的提高及超声诊断经验的积累,超声影像对骨骼病变的诊断已愈来愈普及.我们现将3例骶尾骨巨细胞瘤的资料介绍如下:3例女性患者,年龄18~29岁,以骶尾部疼痛数月就诊,下腹部发现肿块.
作者:姜伟;杨世梅;王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术前胃镜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发现5例胃和十二指肠GIST病灶,并有4例为超声首先发现,2例回肠GIST超声虽发现病灶但均定位错误.结论:超声结合胃肠镜检查是提高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的有效手段,彩色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是否与病灶大小有关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于良恶性鉴别的价值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刘焱;李杰;朱秀峰;郭君;孟秋玲;刘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所导致的相应血管内径、血流状态、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测量椎动脉颈段内径;观察椎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膜情况及血流颜色;频谱多普勒用于测量椎动脉起始部和颈段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将椎动脉起始部各血流参数(PSV、PI、RI)与相应的颈段血流参数进行相比.所得参数分别为RV、RPI、RRI.结果:44例患者中,共检出狭窄血管84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2支,正常为32支,起始部狭窄血管中,二维超声显示粥样斑块8支,彩色血流均呈杂色血流;起始段PSV、PI、RI、Rv,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组;椎动脉正常组与狭窄组的颈段内径、PSV及RPI无显著性差异;椎动脉颈段的PI、RI及RRI,狭窄组高于正常组.结论: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呈杂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测得的PSV、PI、RI和RV明显升高,是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重要征象.
作者:韩云轩;高继康;张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苯那普利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了56例舒张性心衰患者,对在服用苯那普利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彩超测得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室壁肥厚的减轻,EF斜率增加,左室充盈速率增快及E/A值的上升.结论:苯那普利能使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已成为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重要药物.
作者:况佩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例1,孕妇,26岁,孕28周,初产.因孕情查体来本院就诊.超声显示:胎头位于下方,双顶径74 mm,胎心142次/分,律齐.从胎儿后颈部向下连续扫查脊柱至骶尾部可见一大小为17.6 mm×15.8 mm的液性暗区(图1),向体表膨出,囊壁薄而光滑,囊液透声好,羊水量正常,胎盘位于前壁.超声诊断:1.晚孕28周;2.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经引产后证实.
作者:鞠崴;林良毅;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痛伴呕吐数次入院.入院就诊查体:神清合作,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辗转不安,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感.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经解痉镇痛、抗感染治疗后18小时疼痛缓解.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均质,管系走行正常,肝内胆管无扩张,肝外胆管轻度扩张,内径0.95 cm,显示段5.2 cm,其内未见实体结构.
作者:龚金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28人中脂肪肝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及非脂肪肝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2.60%,无脂肪肝者胆囊结石发病率9.11% (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易患率增加.
作者:李焱;黄朴忠;王晓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儿,男,11岁.无意中发现腹部有一肿物,近日渐大,无疼痛及不适、无发热、腹胀及恶心.查体:右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侧腹内触及20 cm×20 cm×10 cm质硬、不光滑肿块,下极囊实相间,肿块活动度小,轻压痛.腹软、无肌紧张.超声所见:自剑突下至右侧盆腔探及一巨大不均质肿物,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内以实性低回声为主,下极可见一8.6 cm×7.9 cm囊性回声区.瘤体随呼吸上下移动不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实性部分可见走行迂曲的丰富血管,频谱多普勒可见丰富动脉血供.
作者:孙霞;牟荣骥;马星;刘文瑞;杨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动态血压的改变,为今后研究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超声监测31例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的24小时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测其左室形态,并与22例正常体重儿童比较.结果:肥胖儿童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内径扩大、左室质量指数增大(P<0.05).肥胖儿童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正常组,肥胖儿童的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肥胖能引起左室形态的改变,肥胖和血压升高直接相关,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提倡应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干预.
作者:丁萍;杨庆祥;徐道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性,31岁.3小时前因车祸撞伤,即前来急诊,主诉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查体:左上腹压痛,活动受限,左肺呼吸音弱,左侧胸腔可闻及肠呜音,血压:85/55 mmHg.X光示:胃及结肠脾曲疝入左侧胸腔--外伤性左膈疝.临床为排除肝、脾破裂,急查B超.
作者:王卫民;郭争捷;李群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