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常见子宫疾患

李虹

关键词:子宫疾患,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常见子宫疾患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标准.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变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常见子宫疾患除具备相应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外,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亦各具有特征:1.子宫肌瘤血流频谱呈低阻力特征,舒张期切迹模糊或消失,阻力指数多为0.50~0.60;2.子宫腺肌症血流频谱呈中高阻力特征,舒张期切迹清晰,阻力指数多为0.68±0.08;3.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癌血流频谱呈极低阻力特征,阻力指数<0.40.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疾患在子宫内膜内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常见子宫疾患的诊断率符合和鉴别诊断率.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骶尾骨巨细胞瘤的超声观察

    随着超声诊断仪分辨力的提高及超声诊断经验的积累,超声影像对骨骼病变的诊断已愈来愈普及.我们现将3例骶尾骨巨细胞瘤的资料介绍如下:3例女性患者,年龄18~29岁,以骶尾部疼痛数月就诊,下腹部发现肿块.

    作者:姜伟;杨世梅;王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应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6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胆囊腺瘤4例,胆囊癌8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彩超观察苯那普利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

    目的:评价苯那普利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了56例舒张性心衰患者,对在服用苯那普利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彩超测得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室壁肥厚的减轻,EF斜率增加,左室充盈速率增快及E/A值的上升.结论:苯那普利能使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已成为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重要药物.

    作者:况佩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彩超对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观察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所导致的相应血管内径、血流状态、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测量椎动脉颈段内径;观察椎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膜情况及血流颜色;频谱多普勒用于测量椎动脉起始部和颈段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将椎动脉起始部各血流参数(PSV、PI、RI)与相应的颈段血流参数进行相比.所得参数分别为RV、RPI、RRI.结果:44例患者中,共检出狭窄血管84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2支,正常为32支,起始部狭窄血管中,二维超声显示粥样斑块8支,彩色血流均呈杂色血流;起始段PSV、PI、RI、Rv,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组;椎动脉正常组与狭窄组的颈段内径、PSV及RPI无显著性差异;椎动脉颈段的PI、RI及RRI,狭窄组高于正常组.结论: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呈杂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测得的PSV、PI、RI和RV明显升高,是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重要征象.

    作者:韩云轩;高继康;张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B超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

    患者,女,36岁.于5年前发现颈部包块,无明显不适,肿块5年来无增大、无疼痛及压迫,无怕热、多饮、多食、消瘦及情绪紊乱表现,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查体:颈前正中偏右可触及一大小约50 mm×60 mm肿块,无压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T3:2.52 nmoL/L,T4:166.99 nmoL/L.B超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大小约78 mm×34 mm×38 mm,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80 mm×38 mm×39 mm,峡部厚9 mm;甲状腺形态不规则,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样稍高回声团块,部分团块边界不清,部分团块周边有暗晕,团块内回声不均匀,夹杂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较大团块大小为23 mm×19 mm,位于左侧叶(图1).B超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许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左室形态改变和动态血压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度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动态血压的改变,为今后研究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超声监测31例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的24小时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测其左室形态,并与22例正常体重儿童比较.结果:肥胖儿童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内径扩大、左室质量指数增大(P<0.05).肥胖儿童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正常组,肥胖儿童的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肥胖能引起左室形态的改变,肥胖和血压升高直接相关,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提倡应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干预.

    作者:丁萍;杨庆祥;徐道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右乳叶状囊肉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右乳肿块,术后14年,右乳又发现肿块10年,伴周期性疼痛而入院治疗.高频及彩超检查:右乳内下象限见大小28 mm×50 mm×43 mm混合性肿块,呈分叶状,内部大部分为液性,肿块前方及两侧的边界清,后方局部分界欠清;肿块内后半部见实质回声,范围约18 mm×40 mm×34 mm,实质部分内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与囊壁分界不清,余双乳腺体分布欠均(图1).CDFI:右乳肿块内实质部分见丰富血流,呈点状短条状,测及动脉频谱为Vmax:14 cm/s,Vmin:3 cm/s,RI:0.78.提示:右乳肿块混合性肿块(叶状囊性肉瘤?).

    作者:王小燕;郑红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妊娠中期羊膜囊并脐带脱入宫颈管1例

    孕妇,26岁,停经27周.既往有2次5个月流产史,1天前自觉阴道少量出血,腹坠、腰酸来院就诊.

    作者:赵水宁;韩宗军;胡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单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8岁.主诉右侧睾丸肿大1月,肿块约蚕豆大小,但当时无任何不适.阴囊无红肿,无疼痛.因前三天自觉阴囊内肿块较前明显增大,并有少许刺痛感而入院.查体:右侧睾丸肿大,约6 cm×4 cm×4 cm.左侧睾丸正常大小,阴囊表面无红肿.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作者:邹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及心功能评价

    目的:探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诊断价值,并使用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指数)评价其舒张功能变化,以评价TEI指数在尿毒症心肌病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尿毒症患者(平均45.96岁±13.79岁)及24例正常体检者(平均51.0岁±12.26岁,P>0.05)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腔内径,通过Simpson方法测量左心室功能,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对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房明显扩大,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明显增厚、左室内径(LV)明显扩大,左室心肌质量明显增大(P均<0.05).反映心室综合舒张功能的TEI指数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75±0.13,0.33±0.10;P<0.01).结论:研究表明,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尿毒症心肌损害的实用、敏感无创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TEI指数是检测尿毒症性心肌病舒张功能异常的一个敏感、实用、操作简便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史春志;李东野;王晓萍;陈静;张辉;吴兰芬;陈清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门胆管癌超声影像学检查与评价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门胆管癌(Klatskins肿瘤)作出综合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111例Klatskins肿瘤术前超声图像表现与同期开腹探查手术及病理图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Klatskins肿瘤声像图表现与分型在获得病变检出率97%和超声诊断符合率94.5%基础上,大致分为中等回声肿块型(含乳头或结节型)63例;强回声浸润型(含截断狭窄型)43例.按Bismuth分型,肿瘤部位判断符合率:Ⅰ、Ⅱ型为98%,Ⅲ型或Ⅳ型为81%;肿瘤浸润范围判断符合率,包括肝实质、门静脉、肝动脉、肝门淋巴结分别为87%、83%、69%、41%.术前进行了切除可行性判断.结论:评价Klatskins肿瘤,就单纯运用而言,超声检查仍然是目前好的影像学方法之一.然而,提高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超声影像医生与外科医生将同等重要.

    作者:王彬;陈路增;赵建勋;孙占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子宫残缺角妊娠1例

    患者,女,25岁.1月前曾在乡镇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现来我院就诊.临床怀疑不全流产,而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下腹部可探及子宫回声,约8.5 cm×5.5 cm×4.0 cm内回声均质,内膜厚0.6 cm居中,宫腔内可探及少量无回声区;于子宫左上方髂血管前方见一羊膜囊反射,内可见胎儿形体反射.双顶径3.0 cm,脊柱排列规则,无胎心及胎动,可见胎盘附着于囊的后壁,囊周有宫壁组织但较薄,双侧附件可探及,内无异常回声.

    作者:杜存兰;邢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阑尾切除术后继发腹腔血肿1例

    患者,男,48岁.因远洋工作需要,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10天,患者右下腹痛伴发热.查体:T:38.5 ℃,血常规:WBC 12.8×109/L,HGB 10.6 g/dl.右下腹切口上方可触及一鹅卵大包块.超声检查:阑尾切口右上方距皮肤4 cm深处可探及12.7 cm×7.2 cm壁较厚无回声区,其内可探及点状等回声,其后壁可探及4.9 cm×2.8 cm不规则形不均质较强回声(图1).

    作者:卢宏;徐红春;刘梦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二维超声动态观察胆囊蛔虫症1例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痛伴呕吐数次入院.入院就诊查体:神清合作,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辗转不安,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感.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经解痉镇痛、抗感染治疗后18小时疼痛缓解.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均质,管系走行正常,肝内胆管无扩张,肝外胆管轻度扩张,内径0.95 cm,显示段5.2 cm,其内未见实体结构.

    作者:龚金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胸腔积液在B超及X线胸片诊断中的价值评价.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运用X线摄片,经超声诊断的72例胸腔积液的影像特征,穿刺术后部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B超确诊72例,X线确诊55例.结论: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B超优于X线胸片检查.而且是无创性,可以引导穿刺抽液治疗.

    作者:付焕秀;肖云寿;李凯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清宫术的价值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清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和监视下对88例宫腔残留组织行清宫术.结果:全部获得了成功,无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清宫术是一种简便、快捷、比较安全的方法.

    作者:刘向荣;何泽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宫外孕合并囊肿1例

    患者,女,27岁,已婚.因阴道不规则出血伴间歇性下腹痛,20余天后来我院就诊.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伸展好,内有多量暗红色血液;宫颈光,宫颈举痛阴性,宫体平位.因右附件区包块覆盖,触诊不满意.右附件区可触及一约胎儿头大小之包块;囊性感,质较软,边界清楚,活动好,有轻压痛.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有压痛.查血HCG:5000 mIU/Ml.

    作者:毛建亭;孙明英;龙怀珍;尹燕;王小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特点及分型.方法:观察50例有下腹坠痛,无子宫及双侧附件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并有对照组已婚健康妇女50例.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管内径大于对照组,静脉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于淤血程度的分型判定亦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田鹏;李艳平;孙丽滨;郝玉兰;张蔚;李雪晶;刘春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2例

    例1,孕妇,26岁,孕28周,初产.因孕情查体来本院就诊.超声显示:胎头位于下方,双顶径74 mm,胎心142次/分,律齐.从胎儿后颈部向下连续扫查脊柱至骶尾部可见一大小为17.6 mm×15.8 mm的液性暗区(图1),向体表膨出,囊壁薄而光滑,囊液透声好,羊水量正常,胎盘位于前壁.超声诊断:1.晚孕28周;2.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经引产后证实.

    作者:鞠崴;林良毅;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结肠粘膜肌异常增厚超声误诊为占位病变1例

    患者,女性,61岁.因4年来反复腹痛、腹胀、便秘,症状加剧伴呕吐10天入院.查体:左侧中上腹部可扪及包块.X线灌肠检查提示:降结肠完全梗阻.实验室检查:CA-125、癌胚抗原、AFP均阴性.超声检查:左上腹部探及7.5 cm×4.2 cm×3.2 cm实性包块,中心回声增强偏移,周边为厚薄不一的低回声,厚处2.5 cm(图1).彩色多普勒显像提示: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可引出条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左上腹部实性占位,结肠壁浸润性病变.

    作者:李群;王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