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葡萄胎与胎儿共存1例

高鲁生;于英见;姚丽华

关键词:超声诊断, 葡萄胎, 阴道流血, 妇科检查, 超声检查, 无痛性, 宫腔内, 子宫, 体积, 胎心, 胎体, 患者
摘要:患者,女,28岁.停经2月余,无痛性阴道流血就诊.妇科检查:宫底脐下2指,如5月孕大,但未触及胎体,未听到胎心.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积大于孕周,宫腔内下段探及8.6cm×4.5cm大小孕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生物结构的超声测量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物结构特点.方法:应用Alcon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系统对32例60只各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以30例60只正常眼对照,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各项均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解剖上存在晶体较厚,相对晶体位置较前,视轴较短,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大,前房较浅和角膜横径较小等特点.

    作者:姜霄晖;任勇;闫洪禄;张捷;刘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室间膈缺损伴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三尖瓣赘生物形成1例

    患儿,男,7岁.因发热近20+天,咳嗽气促1周入院.查体:T39.7℃、P 122/分、R 36次/分、BP 95/70mmHg,一般情况差,中毒症状明显,气促,唇稍发绀,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右侧弱,无干湿罗音.心前区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SM5/6级杂音,中上腹压痛,肝颈回流征:(-),余:(-).血常规:WBC明显增高,20×109,ASO,RF、CRP阴性,血沉明显加快,SR:120mm/h.血常规细菌培养7天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X线:右肺及左下肺肺炎,左室增大.

    作者:雒大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来预测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探头频率3.5MHz对可疑异位妊娠患者2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胎囊型5例,流产型11例,破裂型9例,陈旧型4例.除4例陈旧型外,余均伴有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占异位妊娠的86%.结论:根据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加上血β-HCG测定,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丽荣;胡舜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输尿管囊肿并肾积水1例

    患者,女,30岁.因左侧腰痛并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在外院按泌尿系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肾及左输尿管走行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余阴性.

    作者:王艳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正常胎儿肾上腺的超声显像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肾上腺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方法:应用产科超声经腹检查300例孕妇,确立胎儿肾上腺的切面图及径线测定.结果:应用本检查法可获得完整、连续的胎儿肾上腺解剖切面图,肾上腺的显示率为100%.结论:超声可清晰、准确地获得胎儿肾上腺的切面图,为诊断胎儿肾上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秀荣;宋玉林;赵红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家族性颈动脉体瘤1例

    例1,男性,22岁.发现左侧颈部搏动性肿块8年余,体检:左颈部甲状软骨处一拳头大小肿块,有搏动感,表面光滑,无压痛.1991年8月行B超检查,发现左颈部实质性肿块,大小约42mm×28mm×26mm,边缘清楚,内为实质性强弱不均回声,内伴小血管,肿块包绕颈部动脉上段,致其略变窄,诊断为:左颈动脉体瘤.近二年来肿块日渐增大,转颈困难,1993年8月再次来我院彩超检查,发现肿块范围增至85mm×58mm×48mm大小,边缘包膜仍清楚,左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包绕受压,管径明显变窄.通过此处血流峰速明显增高(图1).肿瘤内为动脉血流分布.术前,又行经股动脉插管,双侧动脉血管造影(DSA)后,行颈动脉体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病理证实,同上诊断.术后短暂性头昏,又行彩超检查,患侧血流较健侧缓慢.血流量较健侧减少,健侧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作者:张宁;薛毓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尿路梗阻肾血流的观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尿路梗阻肾血流的观察.方法:对31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患侧肾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以及与对侧肾的阻力指数差值(RId).结果:重度积水组自肾动脉主干以下的各级动脉Vmax和S/D均明显降低,中度积水组只在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Vmax和S/D有明显降低,而轻度积水组各级肾动脉的Vmax和S/D无明显改变.不同程度的积水组,RI和RId均明显增高.结论:(1)相应肾实质明显变薄处的段动脉和叶间动脉,其Vmax和S/D较之肾动脉主干更早地反映该处肾实质的血流供应和组织灌注状况;(2)RI和RId对上尿路梗阻时的肾积水较Vmax和S/D更敏感.

    作者:杨秋红;李安华;张家庭;李征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颈内积血超声误诊1例

    患者,女,43岁.主诉下腹部坠胀两天入院.继往患有盆腔结核,

    作者:王润芳;朱利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例

    患者,女,19岁.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腺包块,约鹅蛋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感觉,近来乳房呈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右乳房体积明显增大,皮肤隆起,可触及8cm×8cm的包块,质软,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推动,与基底部无粘连,无压痛,乳头无溢液,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采用ATL 5000型彩超仪,C5-2超宽频探头,于右乳腺内探及一偏低回声包块,大小8.7cm×7.3cm×2.7cm,界限清楚,内部回声尚均匀,其内见偏强回声分隔,CDFI于肿块内可探及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乳腺实性占位病变:巨大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图1).术中所见:肿块呈扁圆形,大小为8.8cm×7.5cm×3.0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软,略呈分叶状.术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巨大纤维腺瘤.

    作者:王峰;雷进;段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超声直方图定量判断慢性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直方图定量诊断在判断慢性肝炎疗效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直方图测量了520例正常人及454例慢性肝炎不同病期及治疗后的肝脏灰阶值.结果:慢性肝炎三组随病情加重,直方图值升高,肝损害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结论:超声直方图以具体的数据判断慢性肝炎的不同病期及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及量化指标.

    作者:王力建;王竹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观察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硬化

    目的:探讨颈动脉(CCA)及锁骨下动脉(SA)超声检测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82例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54例健康人作对照,用高频超声同时检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面积(IMS)、斑块指数、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各患病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以心脑血管疾病组增高尤其显著,各患病组管径较健康组增宽,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指标.

    作者:尹翠芬;钱忠德;丁云川;陈明;张伟华;杨芳;雷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葡萄胎与胎儿共存1例

    患者,女,28岁.停经2月余,无痛性阴道流血就诊.妇科检查:宫底脐下2指,如5月孕大,但未触及胎体,未听到胎心.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积大于孕周,宫腔内下段探及8.6cm×4.5cm大小孕囊,

    作者:高鲁生;于英见;姚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多普勒超声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128XP10超声仪检测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正常对照85例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参数.结果:患者组的各级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Vdmin)、平均血流速度(Vm)、肾动脉主干内径D、肾流量(Q)与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倪秋杰;张建立;朱昆生;徐安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彩超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性心肌病变

    目的:应用彩超观察室壁运动方法(CK技术)以确定血肌酐(Cr)水平对心肌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119例,根据血Cr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观察内容:室壁厚度、心肌重量指数、心肌运动、二尖瓣的E峰、A峰.结果:(1)随着血Cr水平的增高,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右室前壁增厚,心肌重量指数增加;(2)心肌回声异常发生率增加,用CK技术观察心肌运动,发现异常的心肌运动与尿毒症有关;(3)二尖瓣E峰、A峰均增加;(4)心瓣膜钙化和返流增多,以主动脉瓣受累多见.结论:(1)血Cr水平增高,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肌重量指数增加,尿毒症性心肌病可能:a、心肌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b、用CK技术可直观地观察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它与血肌酐增高有关;(2)心脏舒张功能减低;(3)以主动脉瓣为主的心瓣膜受累.

    作者:陈爱华;陈尚初;张菡;邢豫宾;武云松;张鸿青;许智韬;梁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阴道穿刺活检证实中孕合并巨大子宫肌瘤

    孕妇,38岁.停经28(2)/(7)周,发现盆腔包块1+周入院.无阴道流血流液,无腹痛,经量增多2+年,有痛经史.妇科情况:宫体有6+月妊娠大小,软,有胎块感.子宫右下方扪及一表面欠光滑质硬实性包块,直径8cm~10cm,轻压痛,固定,与宫颈不相连.

    作者:曹小丽;刘瑞华;付俊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肝包虫破裂形成胆瘘1例

    患者,男,41岁,农民.间歇性右上腹胀痛伴巩膜皮肤黄染4天.25年前行肝包虫内囊手术摘除病史.查体: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TBIL 92.5umoi/L、GGT 861u/L、ATL 47u/L.胸透报告右膈肌下肝区见有类圆形高密度阴影.超声所见:肝脏形态正常,左叶增大前后径约7.5cm,右叶前后径约14.0cm.于右后叶膈顶部可见约11.0cm×9.7cm大小混合性肿物,内呈较强回声光团及大小不等的多个囊肿,其中一个囊约3.5cm×3.2cm.该肿物边界清,壁厚回声增强,在肿物左上方可见壁不连续,约有1.5cm长的缺口向外突出.肝内管道结构紊乱.胆囊增大约11.7cm×3.2cm,壁厚不光滑,囊内后壁处可见均匀细小低回声光点及散在较强回声光带及亮点.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内径约1.8cm,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图1、2).B超提示:1.肝包虫破裂形成胆瘘;2.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性胆汁);3.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炎;4.梗阻性黄疸.

    作者:刘平;朱永丽;曾令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

    患者,男性,9岁.因自幼易患感冒发热,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一月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6/9.3kPa,口唇无紫绀,无杵状指趾,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规整,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厚.V3R、V4R、V5R导联T波倒置.

    作者:黄海燕;郭莉;钱毅;白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子宫小于孕龄葡萄胎7例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小于正常孕龄性葡萄胎的超声特征及意义.方法: 7例葡萄胎妊娠孕妇进行刮宫术前产科常规检查后,进行B超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单纯性葡萄胎2例,部分性葡萄胎5例.其结果均为病理及临床所证实.结论:对于妊娠子宫小于正常孕龄的葡萄胎,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超声诊断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作者:焦宪凤;郭维琼;钱维源;胡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胎儿肢体短小症1例

    孕妇,28岁.妊娠21周,孕2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爱人体健,孕期未服过任何药物.检查:体温36.8℃,血压14/8.5kPa,发育正常,心肺(-).外阴正常,子宫底高度平脐,胎心率140次/分.

    作者:曾义;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颈成熟度B超评分法与Bishop评分的比较

    临产前宫颈成熟度对判断临产时间或决定引产措施有重要意义,以往妇产科大夫主要使用传统的Bishop评分法[1],1995年常才等人首创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法[2],使宫颈评分更为客观、准确.我们对58例孕妇进行了两种评分方法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富文;于雪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