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秋杰;张建立;朱昆生;徐安虎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上段:仰卧位腰部冠状切面和前腹纵切面,俯卧位背部纵切面检查;中下段:仰卧位下腹部以充盈膀胱为透声窗,斜切或横切面检查.结果:诊断输尿管结石94例:上段41例、中段5例、下段48例.结论:结石诊断应注意:输尿管解剖特点,结石声像特征,检查顺序及方法等.
作者:刘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8岁.因腹胀消瘦2月来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质硬.肝区叩击痛,脾未触及.AFP(+).B超:肝包膜欠光滑,肝右叶脏面局限性外突,与肝实质分界不清,肝实质回声光点粗,于第一肝门胆囊床周围探及二个胆囊样回声,大小分别为5cm×3cm×2.7cm及4.5cm×3cm×2cm.多方位扫查两个胆囊轮廓线完整,相互完全独立(图1).肝内外胆管无扩张,门静脉宽1.5cm,内未见实性回声,脾厚5.4cm.超声诊断: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2.肝癌;3.先天性双胆囊.CT检查:结论同超声诊断.
作者:张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40岁.近20年来曾偶有左前胸疼痛,多次X光片检查,发现心脏呈球形长大,疑为大量心包积液,但经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位心,其心脏房室大小正常,无心包积液.
作者:朱琦;李开明;王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女性,19岁.未婚,回族,生活在牧区,因发觉下腹部出现无痛性包块2个月就诊.体查: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如拳头大小的肿物,质软,有囊性感.B超检查:于中下腹可探及大小约7.5cm×6.0cm的液性暗区.壁厚约0.3cm,内被多个强光带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暗区(图1).
作者:加米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物结构特点.方法:应用Alcon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系统对32例60只各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以30例60只正常眼对照,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各项均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解剖上存在晶体较厚,相对晶体位置较前,视轴较短,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大,前房较浅和角膜横径较小等特点.
作者:姜霄晖;任勇;闫洪禄;张捷;刘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43岁.主诉下腹部坠胀两天入院.继往患有盆腔结核,
作者:王润芳;朱利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1岁.以反复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一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畏寒,发热,偶尔伴恶心.小便发黄近日次数增多,症状逐渐加重.查体:T38.7℃,神志清,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腹、剑突下及脐周压痛,可触及一约儿头大小的包块,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肝脾肋缘下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WBC:12.8×109/L,ALT:65,AST:122,尿胆红素阳性.超声所见:肝脏增大,实质回声不均,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左肝管内径3.3cm,右肝管内径3.0cm,沿胆管主支走行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无回声区,后壁有增强效应.小囊部分互相融合(图1),部分到肝门部与胆总管相通.剑突下至脐,右侧肋缘下至左侧肋缘下可探及一巨大液性暗区,大小约28cm×9.3cm×30cm,壁薄后壁回声增强,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强回声,可随体位移动(为胆汁淤积)(图2).横切显示暗区边缘有两条管状开口.胆总管内径为9.3cm,门静脉受压向后移位,内径正常.胆囊增大,大小11.2cm×3.8cm,壁光滑,腔内液性暗区清晰(图1左).胰腺受压向后移位.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1.肝大;2.先天性巨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积液.CT诊断:1.肝大;2.先天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因患者病情较重,未能手术.
作者:张艳艳;张凤平;周华;刘维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28岁.妊娠21周,孕2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爱人体健,孕期未服过任何药物.检查:体温36.8℃,血压14/8.5kPa,发育正常,心肺(-).外阴正常,子宫底高度平脐,胎心率140次/分.
作者:曾义;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CCA)及锁骨下动脉(SA)超声检测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82例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54例健康人作对照,用高频超声同时检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面积(IMS)、斑块指数、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各患病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以心脑血管疾病组增高尤其显著,各患病组管径较健康组增宽,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指标.
作者:尹翠芬;钱忠德;丁云川;陈明;张伟华;杨芳;雷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复杂型先心病患者的左室容量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复杂型先心病患儿19例,应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通过手动控制探头采集三维数据,采用圆盘总和法(Disk summation)测量了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在二维引导下以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tz)测量了上述指标.并应用心导管检查(Fick)测量了患儿左室的每搏量.结果:经胸M型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所测SV呈中度相关,r为0.88,而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SV与心导管检查所测结果呈高度相关,r为0.90.经胸M型超声心动图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LVEDV、LVESV、SV及LVEF显著相关,r分别为0.86、0.87、0.88和0.89,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复杂型先心病患者的左室容量和收缩功能是准确可行的.
作者:庞玉生;黄国英;刘豫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直方图定量诊断在判断慢性肝炎疗效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直方图测量了520例正常人及454例慢性肝炎不同病期及治疗后的肝脏灰阶值.结果:慢性肝炎三组随病情加重,直方图值升高,肝损害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结论:超声直方图以具体的数据判断慢性肝炎的不同病期及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及量化指标.
作者:王力建;王竹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对我院自1996年2月~2001年6月间共收治产后胎盘滞留10例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经手术确诊者3例,其余7例经临床治疗和超声随诊证实.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35岁,平均30.5岁.应用仪器东芝UMBW243A,凸阵探头,频率3.5MHz.探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饮水,充盈膀胱后探查.
作者:马忠宇;梁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0岁,回族人.因背部疼痛6个月,无发热、盗汗,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2周,排小便困难转入我院.查体所见背部后凸畸形,T10~T12棘突压痛明显,胯下5cm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零级.CT示:胸椎结核;双侧胸膜粘连.结核抗体:阳性.血沉:90mm/h.临床诊断:胸椎结核并截瘫.
作者:毛建亭;娄秀东;王秋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9岁.自诉左上腹隐痛半年余,近日来上述症状加重来院就诊.曾有牧区史.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触及脾脏稍大.查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7岁.因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半小时伴呕吐数次而就诊.体检查右上腹有明显局限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墨菲氏征(-).当日血象示:Blood-WBC:24.8×109;N:90%.他院B超仅提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未见异常回声.患者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曾行保守驱蛔治疗而症状缓解.为便于确诊,故第二天在我院做彩超复诊,彩超仪为SIEMENS.超声所见:胆囊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张,内径约0.9cm;右肝管轻度扩张,内径约0.5cm;左肝管正常.胆总管上段,右肝管及右前叶内肝管中见一稍强光带回声(图1),其光带内径约0.4cm,其长约9.4cm,后方不伴声影.改变探头方向可见其连接于胆总管内部分,呈双线状强回声,中间伴有假体腔的无回声区,并可见其上下蠕动.其在肝内部分前段亦可见呈双线状强回声.肝内部分长约4.5cm.右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彩超提示为肝内外胆管活蛔虫.
作者:樊友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5岁.因右侧腰痛1年余,渐加重伴上腹胀痛,纳差半月就诊.曾在当地CT检查: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未予治疗.本院CT提示:肝右后叶占位,考虑为纤维板层型肝癌.B超检查:肝右后叶见7.3cm×7.1cm椭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内部呈细小均匀一致点状回声,其后壁上见2.0cm×1.0cm增强光团伴声影.超声提示: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1)肝癌?(2)肝脓肿?(图1).
作者:刘厚美;叶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因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数日,来我院就诊,自述既往月经不规律,停经史不详,临床未做妇检.化验尿HCG(+).行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横切面宫底部明显增宽,呈双角子宫,宫体明显增大,双侧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似蜂窝状.双侧附件区均未见异常回声(图1).B超诊断为双角子宫,葡萄胎.病人住院后行清宫术证实为双角子宫,双侧宫腔葡萄胎.
作者:韩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肾上腺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方法:应用产科超声经腹检查300例孕妇,确立胎儿肾上腺的切面图及径线测定.结果:应用本检查法可获得完整、连续的胎儿肾上腺解剖切面图,肾上腺的显示率为100%.结论:超声可清晰、准确地获得胎儿肾上腺的切面图,为诊断胎儿肾上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秀荣;宋玉林;赵红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残留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用超声观察临床诊断为残留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为:①单侧或双侧附件区不规则混合性包块;②包块中央还可发现正常卵巢;③卵巢周围多有无回声区环绕;④后穹隆处有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对残留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灵巧;史秋生;李孟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估Ⅰ型糖尿病病人对胰腺大小的影响.方法:用超声技术评估年龄在3~15岁的糖尿病患儿60人,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胰腺大小.结果:糖尿病病人胰腺面积和其他参数明显下降,尤其以年龄在8~12岁和13~15岁儿童为明显.3~7岁儿童胰腺面积较8~12岁和13~15岁儿童的为大,因3~7岁儿童糖尿病病程多少于2年,而8~12岁和13~15岁儿童的糖尿病病程为5年以上,在所有组中,胰腺体积和Ⅰ型糖尿病病理成负相关关系(P<0.05).
作者:张峰;聂茹;聂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