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巧;史秋生;李孟飞
本文对我院自1996年2月~2001年6月间共收治产后胎盘滞留10例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经手术确诊者3例,其余7例经临床治疗和超声随诊证实.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35岁,平均30.5岁.应用仪器东芝UMBW243A,凸阵探头,频率3.5MHz.探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饮水,充盈膀胱后探查.
作者:马忠宇;梁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来预测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探头频率3.5MHz对可疑异位妊娠患者2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胎囊型5例,流产型11例,破裂型9例,陈旧型4例.除4例陈旧型外,余均伴有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占异位妊娠的86%.结论:根据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加上血β-HCG测定,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丽荣;胡舜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7岁.因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半小时伴呕吐数次而就诊.体检查右上腹有明显局限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墨菲氏征(-).当日血象示:Blood-WBC:24.8×109;N:90%.他院B超仅提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未见异常回声.患者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曾行保守驱蛔治疗而症状缓解.为便于确诊,故第二天在我院做彩超复诊,彩超仪为SIEMENS.超声所见:胆囊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张,内径约0.9cm;右肝管轻度扩张,内径约0.5cm;左肝管正常.胆总管上段,右肝管及右前叶内肝管中见一稍强光带回声(图1),其光带内径约0.4cm,其长约9.4cm,后方不伴声影.改变探头方向可见其连接于胆总管内部分,呈双线状强回声,中间伴有假体腔的无回声区,并可见其上下蠕动.其在肝内部分前段亦可见呈双线状强回声.肝内部分长约4.5cm.右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彩超提示为肝内外胆管活蛔虫.
作者:樊友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8岁.因腹胀消瘦2月来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质硬.肝区叩击痛,脾未触及.AFP(+).B超:肝包膜欠光滑,肝右叶脏面局限性外突,与肝实质分界不清,肝实质回声光点粗,于第一肝门胆囊床周围探及二个胆囊样回声,大小分别为5cm×3cm×2.7cm及4.5cm×3cm×2cm.多方位扫查两个胆囊轮廓线完整,相互完全独立(图1).肝内外胆管无扩张,门静脉宽1.5cm,内未见实性回声,脾厚5.4cm.超声诊断: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2.肝癌;3.先天性双胆囊.CT检查:结论同超声诊断.
作者:张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上段:仰卧位腰部冠状切面和前腹纵切面,俯卧位背部纵切面检查;中下段:仰卧位下腹部以充盈膀胱为透声窗,斜切或横切面检查.结果:诊断输尿管结石94例:上段41例、中段5例、下段48例.结论:结石诊断应注意:输尿管解剖特点,结石声像特征,检查顺序及方法等.
作者:刘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患者,男,13岁.9年前左眼被石头击伤而失明.当时诊断为左眼角巩膜穿孔伤、左眼外伤性色素膜炎.半年后复诊,左眼视力:光感不确,瞳孔闭锁.2000年10月主因左眼疼痛半月前来就诊.右眼视力:1.5,外眼及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左眼视力:无光感,结膜睫状充血,角膜可见瘢痕,虹膜前粘连,眼内组织窥不清.眼压5.5/打不起来.B超检查:左眼环完整,玻璃体暗区内轴位探查可见V字形回声光带,V字形回声光带与球壁之间可见大量强回声光斑,后运动强阳性,如夜幕繁星.分贝值降低到50dB时光斑仍显影.B超诊断:左眼视网膜伞状脱离伴视网膜下胆固醇结晶症.
作者:蔡素贞;孔详端;李丽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8岁.停经2月余,无痛性阴道流血就诊.妇科检查:宫底脐下2指,如5月孕大,但未触及胎体,未听到胎心.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积大于孕周,宫腔内下段探及8.6cm×4.5cm大小孕囊,
作者:高鲁生;于英见;姚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各类声像图特点.方法:95例乳腺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统计归纳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8.6%(62/70),诊断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8.0%(22/25).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预测率为81.1%,超声诊断乳腺良性肿块的预测率为95.6%.结论:典型的乳腺良、恶性肿块不难诊断,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块的确认是有效的,可以做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汝红英;周宇谦;王丽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卵巢转移癌,也称库肯勃氏病,常由原发于胃肠道、乳腺、盆腔等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现将我院1995年以来术前经超声检查诊断,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癌32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因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数日,来我院就诊,自述既往月经不规律,停经史不详,临床未做妇检.化验尿HCG(+).行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横切面宫底部明显增宽,呈双角子宫,宫体明显增大,双侧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似蜂窝状.双侧附件区均未见异常回声(图1).B超诊断为双角子宫,葡萄胎.病人住院后行清宫术证实为双角子宫,双侧宫腔葡萄胎.
作者:韩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尿路梗阻肾血流的观察.方法:对31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患侧肾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以及与对侧肾的阻力指数差值(RId).结果:重度积水组自肾动脉主干以下的各级动脉Vmax和S/D均明显降低,中度积水组只在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Vmax和S/D有明显降低,而轻度积水组各级肾动脉的Vmax和S/D无明显改变.不同程度的积水组,RI和RId均明显增高.结论:(1)相应肾实质明显变薄处的段动脉和叶间动脉,其Vmax和S/D较之肾动脉主干更早地反映该处肾实质的血流供应和组织灌注状况;(2)RI和RId对上尿路梗阻时的肾积水较Vmax和S/D更敏感.
作者:杨秋红;李安华;张家庭;李征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中晚期妊娠胎儿面部结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东软数字医疗公司生产的NAS-2000型多声束三维超声仪.对186例妊娠22~41周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成像,观察胎儿面部结构.结果:186例中,146例成功获得胎儿面部结构三维图像.成像率:中期妊娠80.7%~90%,晚期妊娠61.1%,中晚期妊娠78.9%.其中发现唇腭裂畸形2例,畸形率1.1%.所有三维图像均清晰、真观地识别出胎儿的面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提供更形像、更直观、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二维超声的有益补充,在产前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云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1岁.以反复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一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畏寒,发热,偶尔伴恶心.小便发黄近日次数增多,症状逐渐加重.查体:T38.7℃,神志清,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腹、剑突下及脐周压痛,可触及一约儿头大小的包块,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肝脾肋缘下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WBC:12.8×109/L,ALT:65,AST:122,尿胆红素阳性.超声所见:肝脏增大,实质回声不均,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左肝管内径3.3cm,右肝管内径3.0cm,沿胆管主支走行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无回声区,后壁有增强效应.小囊部分互相融合(图1),部分到肝门部与胆总管相通.剑突下至脐,右侧肋缘下至左侧肋缘下可探及一巨大液性暗区,大小约28cm×9.3cm×30cm,壁薄后壁回声增强,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强回声,可随体位移动(为胆汁淤积)(图2).横切显示暗区边缘有两条管状开口.胆总管内径为9.3cm,门静脉受压向后移位,内径正常.胆囊增大,大小11.2cm×3.8cm,壁光滑,腔内液性暗区清晰(图1左).胰腺受压向后移位.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1.肝大;2.先天性巨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积液.CT诊断:1.肝大;2.先天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因患者病情较重,未能手术.
作者:张艳艳;张凤平;周华;刘维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彩超所测得的子宫动脉和病灶血流的平均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分级以及子宫内膜癌在各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病例子宫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为30.52±3.76cm/s,PI为1.52±0.36,RI为0.68±0.02.癌灶内显示的点状、条状血流平均流速为21.80±0.78cm/s,PI为0.69±0.23,RI为0.44±0.04,血流丰富程度分0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占8.3%(4/48)、10.4%(5/48)、50.0%(24/48)、31.3%(15/48).结论: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胡于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重点分析卵巢恶性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其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56例卵巢恶性肿瘤,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阳性检出率达100%,误诊5例,诊断准确性为91.9%.说明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程瑞萍;王怀禄;曹敏丽;郑英;孙厚坦;刘俊娥;常虹;吕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儿,男,7岁.因发热近20+天,咳嗽气促1周入院.查体:T39.7℃、P 122/分、R 36次/分、BP 95/70mmHg,一般情况差,中毒症状明显,气促,唇稍发绀,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右侧弱,无干湿罗音.心前区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SM5/6级杂音,中上腹压痛,肝颈回流征:(-),余:(-).血常规:WBC明显增高,20×109,ASO,RF、CRP阴性,血沉明显加快,SR:120mm/h.血常规细菌培养7天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X线:右肺及左下肺肺炎,左室增大.
作者:雒大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女性,19岁.未婚,回族,生活在牧区,因发觉下腹部出现无痛性包块2个月就诊.体查: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如拳头大小的肿物,质软,有囊性感.B超检查:于中下腹可探及大小约7.5cm×6.0cm的液性暗区.壁厚约0.3cm,内被多个强光带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暗区(图1).
作者:加米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性,36岁。间断性右上腹绞痛十余年,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曾多次就断均按胃痉挛处理,给予解痉药后症状缓解,自感消化不良十余日后恢复正常。
作者:申亚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喉癌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颈部直接扫查10例喉部癌肿,观察高频声像图中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应用 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彩色血流并根据其丰富程度采用半定量法分级.结果:10例喉癌中高频超声检出9例,肿块显示率90%(9/10),绝大多数肿块为不均质低回声(8/9,占89%).肿块血流信号显示率100%(9/9),血流丰富程度以Ⅱ级和Ⅲ级为主.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喉部正常组织结构.肿块检出率较高,结合使用CDFI观察肿块的血流信号,对喉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加强;崔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28岁.妊娠21周,孕2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爱人体健,孕期未服过任何药物.检查:体温36.8℃,血压14/8.5kPa,发育正常,心肺(-).外阴正常,子宫底高度平脐,胎心率140次/分.
作者:曾义;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