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友彬
患者,男,63岁.因腹胀、腹痛20余天,未排气1周前来就诊.查体:腹部膨隆,未触及腹部包块.
作者:许立新;王馥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30岁.因左侧腰痛并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在外院按泌尿系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肾及左输尿管走行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余阴性.
作者:王艳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下腹痛及包块1年余,近2个月来自觉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血尿.查体:于右下腹部扪及一巨大包块,上至脐区,下至耻骨联合上方,右侧缘抵达右腹壁,左侧缘超过腹中线,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略有囊性感,轻度压痛,活动度差,触诊包块为30cm×25cm左右.超声检查:膀胱右侧缘呈弧形受压,于右侧缘前外侧探及一巨大囊性包块,大小为34cm×27cm,囊壁清楚光滑,囊壁较厚约0.6cm,囊内透声极差,呈细密光点(图1)似云雾状.振动探头,光点飘动,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调整增益,在囊腔后壁探及一6.4cm×5.9cm大小囊实性光团附着于后壁,光团边缘清楚,表面有浅分叶,光团内有分隔光带呈多房状或似蜂窝状(图2).固定探头不动,整个囊状无回声腔内见似脂液分层,部分呈密集细光点,部分为透声较好的液性暗区,子宫受挤压左移,偏向左后下方,但其大小、形态正常,左侧
作者:耿鸿莹;李雪峰;韩宗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40岁.近20年来曾偶有左前胸疼痛,多次X光片检查,发现心脏呈球形长大,疑为大量心包积液,但经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位心,其心脏房室大小正常,无心包积液.
作者:朱琦;李开明;王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残留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用超声观察临床诊断为残留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为:①单侧或双侧附件区不规则混合性包块;②包块中央还可发现正常卵巢;③卵巢周围多有无回声区环绕;④后穹隆处有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对残留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灵巧;史秋生;李孟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彩超观察室壁运动方法(CK技术)以确定血肌酐(Cr)水平对心肌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119例,根据血Cr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观察内容:室壁厚度、心肌重量指数、心肌运动、二尖瓣的E峰、A峰.结果:(1)随着血Cr水平的增高,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右室前壁增厚,心肌重量指数增加;(2)心肌回声异常发生率增加,用CK技术观察心肌运动,发现异常的心肌运动与尿毒症有关;(3)二尖瓣E峰、A峰均增加;(4)心瓣膜钙化和返流增多,以主动脉瓣受累多见.结论:(1)血Cr水平增高,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肌重量指数增加,尿毒症性心肌病可能:a、心肌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b、用CK技术可直观地观察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它与血肌酐增高有关;(2)心脏舒张功能减低;(3)以主动脉瓣为主的心瓣膜受累.
作者:陈爱华;陈尚初;张菡;邢豫宾;武云松;张鸿青;许智韬;梁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来预测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探头频率3.5MHz对可疑异位妊娠患者2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胎囊型5例,流产型11例,破裂型9例,陈旧型4例.除4例陈旧型外,余均伴有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占异位妊娠的86%.结论:根据子宫内膜增厚的低回声三层结构加上血β-HCG测定,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丽荣;胡舜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卵巢破裂(包括滤泡囊肿破裂和黄体囊肿破裂)与异位妊娠均是妇科急腹症,两者在临床较难鉴别.应用阴道超声能提供鉴别依据,总结如下.
作者:赵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男性,22岁.发现左侧颈部搏动性肿块8年余,体检:左颈部甲状软骨处一拳头大小肿块,有搏动感,表面光滑,无压痛.1991年8月行B超检查,发现左颈部实质性肿块,大小约42mm×28mm×26mm,边缘清楚,内为实质性强弱不均回声,内伴小血管,肿块包绕颈部动脉上段,致其略变窄,诊断为:左颈动脉体瘤.近二年来肿块日渐增大,转颈困难,1993年8月再次来我院彩超检查,发现肿块范围增至85mm×58mm×48mm大小,边缘包膜仍清楚,左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包绕受压,管径明显变窄.通过此处血流峰速明显增高(图1).肿瘤内为动脉血流分布.术前,又行经股动脉插管,双侧动脉血管造影(DSA)后,行颈动脉体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病理证实,同上诊断.术后短暂性头昏,又行彩超检查,患侧血流较健侧缓慢.血流量较健侧减少,健侧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作者:张宁;薛毓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0岁,回族人.因背部疼痛6个月,无发热、盗汗,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2周,排小便困难转入我院.查体所见背部后凸畸形,T10~T12棘突压痛明显,胯下5cm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零级.CT示:胸椎结核;双侧胸膜粘连.结核抗体:阳性.血沉:90mm/h.临床诊断:胸椎结核并截瘫.
作者:毛建亭;娄秀东;王秋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屡见报道.与这些报道不同的是,我院自1996年2月~2000年5月应用普通超声探头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25例,其中经阴道穿刺23例,经腹壁穿刺2例,随访半年~2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德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1岁.以反复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一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畏寒,发热,偶尔伴恶心.小便发黄近日次数增多,症状逐渐加重.查体:T38.7℃,神志清,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腹、剑突下及脐周压痛,可触及一约儿头大小的包块,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肝脾肋缘下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WBC:12.8×109/L,ALT:65,AST:122,尿胆红素阳性.超声所见:肝脏增大,实质回声不均,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左肝管内径3.3cm,右肝管内径3.0cm,沿胆管主支走行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无回声区,后壁有增强效应.小囊部分互相融合(图1),部分到肝门部与胆总管相通.剑突下至脐,右侧肋缘下至左侧肋缘下可探及一巨大液性暗区,大小约28cm×9.3cm×30cm,壁薄后壁回声增强,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强回声,可随体位移动(为胆汁淤积)(图2).横切显示暗区边缘有两条管状开口.胆总管内径为9.3cm,门静脉受压向后移位,内径正常.胆囊增大,大小11.2cm×3.8cm,壁光滑,腔内液性暗区清晰(图1左).胰腺受压向后移位.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1.肝大;2.先天性巨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积液.CT诊断:1.肝大;2.先天性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增大.因患者病情较重,未能手术.
作者:张艳艳;张凤平;周华;刘维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28岁.妊娠21周,孕2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爱人体健,孕期未服过任何药物.检查:体温36.8℃,血压14/8.5kPa,发育正常,心肺(-).外阴正常,子宫底高度平脐,胎心率140次/分.
作者:曾义;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对我院自1996年2月~2001年6月间共收治产后胎盘滞留10例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经手术确诊者3例,其余7例经临床治疗和超声随诊证实.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35岁,平均30.5岁.应用仪器东芝UMBW243A,凸阵探头,频率3.5MHz.探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饮水,充盈膀胱后探查.
作者:马忠宇;梁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物结构特点.方法:应用Alcon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系统对32例60只各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以30例60只正常眼对照,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各项均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解剖上存在晶体较厚,相对晶体位置较前,视轴较短,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大,前房较浅和角膜横径较小等特点.
作者:姜霄晖;任勇;闫洪禄;张捷;刘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128XP10超声仪检测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正常对照85例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参数.结果:患者组的各级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Vdmin)、平均血流速度(Vm)、肾动脉主干内径D、肾流量(Q)与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倪秋杰;张建立;朱昆生;徐安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产前宫颈成熟度对判断临产时间或决定引产措施有重要意义,以往妇产科大夫主要使用传统的Bishop评分法[1],1995年常才等人首创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法[2],使宫颈评分更为客观、准确.我们对58例孕妇进行了两种评分方法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富文;于雪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CCA)及锁骨下动脉(SA)超声检测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82例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54例健康人作对照,用高频超声同时检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面积(IMS)、斑块指数、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各患病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以心脑血管疾病组增高尤其显著,各患病组管径较健康组增宽,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指标.
作者:尹翠芬;钱忠德;丁云川;陈明;张伟华;杨芳;雷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年来,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2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声像图特征,且均经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结果:本组诊断符合率85%,误诊率15%.结论: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长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中晚期妊娠胎儿面部结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东软数字医疗公司生产的NAS-2000型多声束三维超声仪.对186例妊娠22~41周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成像,观察胎儿面部结构.结果:186例中,146例成功获得胎儿面部结构三维图像.成像率:中期妊娠80.7%~90%,晚期妊娠61.1%,中晚期妊娠78.9%.其中发现唇腭裂畸形2例,畸形率1.1%.所有三维图像均清晰、真观地识别出胎儿的面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提供更形像、更直观、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二维超声的有益补充,在产前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云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