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贞;孔详端;李丽艳
患者,女性,36岁。间断性右上腹绞痛十余年,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曾多次就断均按胃痉挛处理,给予解痉药后症状缓解,自感消化不良十余日后恢复正常。
作者:申亚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尿路梗阻肾血流的观察.方法:对31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患侧肾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以及与对侧肾的阻力指数差值(RId).结果:重度积水组自肾动脉主干以下的各级动脉Vmax和S/D均明显降低,中度积水组只在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Vmax和S/D有明显降低,而轻度积水组各级肾动脉的Vmax和S/D无明显改变.不同程度的积水组,RI和RId均明显增高.结论:(1)相应肾实质明显变薄处的段动脉和叶间动脉,其Vmax和S/D较之肾动脉主干更早地反映该处肾实质的血流供应和组织灌注状况;(2)RI和RId对上尿路梗阻时的肾积水较Vmax和S/D更敏感.
作者:杨秋红;李安华;张家庭;李征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43岁.主诉下腹部坠胀两天入院.继往患有盆腔结核,
作者:王润芳;朱利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32岁,孕26周.自感胎动消失,子宫不继续增大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宫径线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心、胎动消失.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19岁.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腺包块,约鹅蛋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感觉,近来乳房呈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右乳房体积明显增大,皮肤隆起,可触及8cm×8cm的包块,质软,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推动,与基底部无粘连,无压痛,乳头无溢液,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采用ATL 5000型彩超仪,C5-2超宽频探头,于右乳腺内探及一偏低回声包块,大小8.7cm×7.3cm×2.7cm,界限清楚,内部回声尚均匀,其内见偏强回声分隔,CDFI于肿块内可探及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乳腺实性占位病变:巨大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图1).术中所见:肿块呈扁圆形,大小为8.8cm×7.5cm×3.0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软,略呈分叶状.术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巨大纤维腺瘤.
作者:王峰;雷进;段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下腹痛及包块1年余,近2个月来自觉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血尿.查体:于右下腹部扪及一巨大包块,上至脐区,下至耻骨联合上方,右侧缘抵达右腹壁,左侧缘超过腹中线,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略有囊性感,轻度压痛,活动度差,触诊包块为30cm×25cm左右.超声检查:膀胱右侧缘呈弧形受压,于右侧缘前外侧探及一巨大囊性包块,大小为34cm×27cm,囊壁清楚光滑,囊壁较厚约0.6cm,囊内透声极差,呈细密光点(图1)似云雾状.振动探头,光点飘动,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调整增益,在囊腔后壁探及一6.4cm×5.9cm大小囊实性光团附着于后壁,光团边缘清楚,表面有浅分叶,光团内有分隔光带呈多房状或似蜂窝状(图2).固定探头不动,整个囊状无回声腔内见似脂液分层,部分呈密集细光点,部分为透声较好的液性暗区,子宫受挤压左移,偏向左后下方,但其大小、形态正常,左侧
作者:耿鸿莹;李雪峰;韩宗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2岁.发现腹部包块2年,右侧腹股沟包块一年.因感觉逐渐消瘦,进食后饱胀不适而入院.查体:在下腹部偏右触及一圆形包块,质韧、光滑、左右可推动、上下活动差,无明显压痛.在右腹股沟处触及一长形包块,推之可活动,光滑、无压痛.X线检查:拍腹平片提示,腹腔内有实性肿物.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8岁.停经2月余,无痛性阴道流血就诊.妇科检查:宫底脐下2指,如5月孕大,但未触及胎体,未听到胎心.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积大于孕周,宫腔内下段探及8.6cm×4.5cm大小孕囊,
作者:高鲁生;于英见;姚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患者,男,13岁.9年前左眼被石头击伤而失明.当时诊断为左眼角巩膜穿孔伤、左眼外伤性色素膜炎.半年后复诊,左眼视力:光感不确,瞳孔闭锁.2000年10月主因左眼疼痛半月前来就诊.右眼视力:1.5,外眼及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左眼视力:无光感,结膜睫状充血,角膜可见瘢痕,虹膜前粘连,眼内组织窥不清.眼压5.5/打不起来.B超检查:左眼环完整,玻璃体暗区内轴位探查可见V字形回声光带,V字形回声光带与球壁之间可见大量强回声光斑,后运动强阳性,如夜幕繁星.分贝值降低到50dB时光斑仍显影.B超诊断:左眼视网膜伞状脱离伴视网膜下胆固醇结晶症.
作者:蔡素贞;孔详端;李丽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3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随年龄增长,病人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左右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高调返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胸片示:肺血增多,心脏呈二尖瓣型,左心室增大.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为0.20秒.
作者:郭秋景;邵春燕;姚玉琳;王玉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0岁,回族人.因背部疼痛6个月,无发热、盗汗,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2周,排小便困难转入我院.查体所见背部后凸畸形,T10~T12棘突压痛明显,胯下5cm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零级.CT示:胸椎结核;双侧胸膜粘连.结核抗体:阳性.血沉:90mm/h.临床诊断:胸椎结核并截瘫.
作者:毛建亭;娄秀东;王秋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将我院确诊的12例宫颈妊娠的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年龄30.9岁(21~34)岁,有人工流产或刮宫史8例,无流产史4例;有足月产史10例,未婚2例;有停经史11例,无停经史1例;无痛性阴道出血9例,不规则阴道出血伴腹痛3例.
作者:李文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24岁,孕期53天.因晨起无诱因突发持续性下腹部疼痛2小时,伴恶心、呕吐而来我院妇科就诊.查体:T36.5℃,腹肌尚柔软,下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阴道未见血性分泌物.门诊予以局部热敷后,症状略缓解.临床诊断:早孕,建议B超除外流产可能.B超检查:采用SDU-450型灰阶超声仪,凸阵探头3.5~5MHz常规妇科腹部扫查,图像显示子宫前位,增大饱满,宫腔内可见孕约50+天妊囊,形态及位置均正常.胎芽,卵巢囊及心管搏动均可探及,胎膜后无积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探头横断上扫,于膀胱三角区右侧输尿管下口可见一直径约6mm强回声光斑,声影不甚明显,局部输尿管稍有扩张.向上扫查至右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及左侧输尿管(-).超声诊断:早孕合并右输尿管结石(图1).因结石直径较小,位置低,患者疼痛亦能忍耐,考虑早期妊娠因素,未予药物处理,嘱其多量饮水,适量活动.三日后患者复诊,自述尿道排出小结石一枚,质较硬,再查B超,右侧输尿管未见异常.
作者:尹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孕妇,28岁.妊娠21周,孕2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爱人体健,孕期未服过任何药物.检查:体温36.8℃,血压14/8.5kPa,发育正常,心肺(-).外阴正常,子宫底高度平脐,胎心率140次/分.
作者:曾义;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屡见报道.与这些报道不同的是,我院自1996年2月~2000年5月应用普通超声探头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25例,其中经阴道穿刺23例,经腹壁穿刺2例,随访半年~2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德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39岁.于半年前感右上腹胀,纳差,恶心,保肝治疗效果不佳,经查肝功能正常;又按胃病治疗,但仍不理想,曾在县医院行B超检查,被诊为胆囊蛔虫.后来我院门诊疑胆囊占位而住院治疗.入院查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肝脾未及,腹部未及肿块,右上腹有轻微深压痛,墨氏征(-),肠鸣音正常.
作者:谢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卵巢破裂(包括滤泡囊肿破裂和黄体囊肿破裂)与异位妊娠均是妇科急腹症,两者在临床较难鉴别.应用阴道超声能提供鉴别依据,总结如下.
作者:赵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产前宫颈成熟度对判断临产时间或决定引产措施有重要意义,以往妇产科大夫主要使用传统的Bishop评分法[1],1995年常才等人首创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法[2],使宫颈评分更为客观、准确.我们对58例孕妇进行了两种评分方法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富文;于雪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重点分析卵巢恶性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其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56例卵巢恶性肿瘤,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阳性检出率达100%,误诊5例,诊断准确性为91.9%.说明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程瑞萍;王怀禄;曹敏丽;郑英;孙厚坦;刘俊娥;常虹;吕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41岁,农民.间歇性右上腹胀痛伴巩膜皮肤黄染4天.25年前行肝包虫内囊手术摘除病史.查体: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TBIL 92.5umoi/L、GGT 861u/L、ATL 47u/L.胸透报告右膈肌下肝区见有类圆形高密度阴影.超声所见:肝脏形态正常,左叶增大前后径约7.5cm,右叶前后径约14.0cm.于右后叶膈顶部可见约11.0cm×9.7cm大小混合性肿物,内呈较强回声光团及大小不等的多个囊肿,其中一个囊约3.5cm×3.2cm.该肿物边界清,壁厚回声增强,在肿物左上方可见壁不连续,约有1.5cm长的缺口向外突出.肝内管道结构紊乱.胆囊增大约11.7cm×3.2cm,壁厚不光滑,囊内后壁处可见均匀细小低回声光点及散在较强回声光带及亮点.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内径约1.8cm,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图1、2).B超提示:1.肝包虫破裂形成胆瘘;2.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性胆汁);3.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炎;4.梗阻性黄疸.
作者:刘平;朱永丽;曾令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