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王学梅;张雨琴;郑丽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2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20只眼球进行检查与观察,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者血流呈五种表现.瘤体内血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连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血流表现,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实用价值.
作者: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掌握白内障术前眼球后端病变及术前视力效果的判断,我们对100例住院各种类型白内障进行术前常规B超探查.今将术前B超检查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林华志;胡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56岁.右侧阴囊肿物8年,近2年增大明显,且胀痛.临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肿大,表面光滑,质韧,右侧睾丸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右侧阴囊约131mm×67mm大小,内充满液性暗区,右侧睾丸位于阴囊后下壁.右侧睾丸与液性暗区之间由一较强带状回声分隔.左侧阴囊与睾丸未见异常.考虑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图1、彩图15见Ⅴ页).手术见积液位于右侧精索鞘膜内.病理诊断:符合鞘膜积液.
作者:于立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6岁.因右上腹不适,低烧一周就诊.化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70%,血沉46mm/h.腹部B超所见:肝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形态规则,肝右前叶内见散在分布不规则增强回声结节.胆囊、胰腺、脾脏大小及图形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右前叶弥漫性占位性病变.CT提示:肝右前叶巨块型肿物(肝癌可能性大).后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肝穿病理报告:肝小叶结构不完整,肝细胞排列成索状,部分肝细胞及枯氏细胞增生,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泡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作者:刁晓晴;赵长林;朱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7岁,孕24周.常规行超声检查:宫内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6.0cm,胎心率146次/分,脊柱排列整齐,四肢齐全,胎动正常,胎盘功能0级,位于子宫后壁,大羊水深度4.5cm.胎儿腹部纵切面可见胎儿腹壁回声缺如2.5cm,于缺损处见4.8cm×4.7cm的类圆形实性膨出物,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其下方见脐带回声.胎儿腹腔内见小片不规则液性暗区与羊水暗区相交通.CDFI:膨出物内部血流与脐带及胎儿心脏血流相交通.超声诊断:1.宫内中妊,单活胎;2.胎儿腹裂合并肝脏外翻畸形(图1).次日引产后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邓祥粉;杨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2岁.于入院前5月余出现腹胀,2月余前出现尿频,伴腹部渐进性膨隆.查体:一般情况佳,月经正常.腹部明显膨隆,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魏晓华;雷彩虹;张英霞;李补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岁.因腹部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90/5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宫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可,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专科情况:左、右侧腹腔分别可扪及一7cm×6cm×6cm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龚旭坚;罗春华;李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农民,年龄25岁.G1P0,妊娠5个月,来我院做常规检查.腹部膨隆大于正常孕龄,临床疑羊水过多,双胎.超声所见:宫内双胎,羊水过多,深度17cm.依次对胎儿各个部位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一胎儿胎心搏动微弱,心率100~110次/分,同时见脐带增粗,内呈实性弱回声光点.近脐约1cm处,其内见一1.7cm×1.1cm之实性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内回声均匀(图1),2小时后,该胎儿死亡.超声诊断:1.脐带血肿并水肿,羊水过多;2.宫内双胎,一胎死亡.遂安排孕妇住院.引产后见脐带近脐处一血肿,脐带高度水肿.并剪去局部脐带送病理证实为脐带血肿并水肿.
作者:张志隽;王子峰;孙云鹏;钟秋云;冀福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46岁.突发性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发热6小时来诊.患者一年前摸上腹有拳头大活动性包块,近半年发现渐增大如儿头大,未诊治.半年前患脑梗塞,遗留右侧肢体轻度瘫痪.查体:T:37.8℃,BP:14/12kPa,P:120次/分,R:20次/分,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部隆起,全腹压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上腹触及10.0cm×8.0cm大包块,边光滑整齐,质硬、活动度大.移动性浊音(+)、腰大肌试验(-).实验室检验:WBC 12.9×109/L、中性71%.右下腹穿出2ml灰黄色微混脓液,送检报告有蛋白(+),RBC(+),WBC0.5×109/L.
作者:顾育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对室间膈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采用HP-7702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对患有室间膈缺损(VSD)的8例室间膈膜部瘤(VAS)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2~7年后,除2例室间膈膜部瘤尚有小开口外,其余6例均自然闭合.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室间膈膜部瘤的诊断简便可靠.结论: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VSD的自然闭合可能性.
作者:范正俊;孙荣艳;丁绍平;陈玲;侯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3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消心痛等药治疗,因活动后气短半月、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查体:血压16/9kPa,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光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心脏扩大.超声检查:采用ATL HDI-5000型彩超诊断仪,频率范围2~5MHz,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心房内径4.3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cm,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心尖四心腔切面于心尖部探及大小分别为2.1cm×1.3cm及2.0cm×1.8cm的中强密度回声团块,团块与左室壁部分相连,略有活动,EF29%.超声诊断:1.左心大;2.左室血栓.给予对症治疗,1个月后超声复查:左室心尖部血栓消失.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52岁,女性.主因左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恶心,无尿急、尿频.查体:T 37度,R 22次/分,BP 15/10kPa,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下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少量暗红色血,宫颈欠光滑,有明显举痛,子宫大小正常.常规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大小约6.5cm×4.4cm×4.2cm,近水平位,表面欠光滑,内部实质回声尚均匀,内膜隐约可见;宫体左侧可见4.5cm×4.0cm的不均质低回声包块,不规则,并于子宫前方可见大小约5.7cm×3.2cm×2.0cm的腊肠样液性包块,壁厚,轮廓尚清,与宫体粘连;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液性包块周围可见大深度约0.6cm的液性暗区(彩图23见Ⅵ页).超声诊断:1.左附件区囊性包块,性质待查;2.盆腔少量积液.住院手术所见: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无异常,左侧卵巢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呈肾形,直径约0.4cm,暗红色,与子宫粘连,分离粘连,切除部分左侧输卵管.病理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缺血坏死,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魏丽艳;姜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18岁.因两周来颏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肿物系偶然发现,无不适,无快速增长史,发病后无发烧,无体重减轻.未做任何治疗.检查:颏下可触及5cm×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韧,可移动,无粘连,无压痛,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所见:颏下部皮肤线以下探及一约5.0cm×4.8cm肿物,肿物内回声呈不清晰、欠均匀的网状结构,间杂有规律的平行线状较强回声.近场肿物内可见类圆形或梭形偏强回声团块与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颏下实性肿物.性质建议进一步检查.手术所见:肿物约4cm×4cm,囊性,囊肿壁厚,囊内填充棕灰色豆腐渣样物质.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7岁.因隐睾曾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两次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现来我院复诊.查体:双侧阴囊内空虚,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临床拟诊为隐睾.B超检查:应用HP-8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双侧阴囊内空虚,未探及睾丸回声反射;于下腹部超声多切面探查,在膀胱后上方两侧分别探及一异常低回声,大小分别为:左侧2.58cm×1.34cm,右侧3.04cm×1.28cm,形状呈椭圆形,境界清楚,边缘光滑规整,外周有一层致密的纤维包膜包绕,内部呈均质性低回声,后方未见明显回声增强(彩图16见Ⅴ页).B超诊断: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腹膜后隐睾;后经手术证实.
作者:余波;刘福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回声特征的子宫肌瘤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22例子宫肌瘤行B超检查后手术切除子宫,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其超声回声特征分为4型,即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据其病理特征分4类:一般病理改变类、透明变性类、丰富细胞类及液化坏死类.结果:高回声型中一般病理改变类占83%;低回声型中透明变性类占69%;等回声型其病理类型无特别;混合回声型均为液化坏死类.结论:子宫肌瘤的不同回声特征有其不同的病理改变.
作者:陈洪良;董元玲;陈文;范向军;梁素芳;关爱英;邵春梅;李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容积,探讨其在复杂先心病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椭圆体公式法、单平面Simpson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同时测量20例正常人的左心房容积以作对比分析;以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73例复杂先心病的左心房容积,与X线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人左心房容积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值31.28±14.06ml,单平面Simpson法26.92±11.47ml,椭圆体法22.54±9.85ml。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肺血多少。结论: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可用以判断复杂先心病肺血多少,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超声指标。
作者:任书堂;马小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内(Endoluminal ultrasound)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行腔内超声(即经直肠/或阴道)检查.结果:本组中输尿管狭窄1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6例,输尿管小囊肿2例.梗阻的病因诊断率100%,准确率100%.结论:经腹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输尿管下段梗阻的病因时,应用腔内超声检查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能提高诊断率和准确率.
作者:董林森;刘恩靖;夏克良;李俊来;王洪同;宫泽光;刘克震;杜燕;潘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例1,患者,女,50岁,维吾尔族.间断性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一年半,胸闷、心慌、尿量减少、双下肢浮肿6个月,加重一周来就诊.查体:血压110/80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提示:双室肥大.X线:右上继发性肺结核、肺心病可能伴肺淤血.超声检查:应用SSA-220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患者取左侧卧位,主要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等切面观,于左室心尖部处可见24mm×27mm(图1)的略强实性回声团块,边界清、无蒂,附着于左室心尖内膜,随心脏舒缩微微摆动;各瓣膜形态及启闭未见异常;房室间隔回声连续性好,心包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双心室增大,以左室明显,左室粘液瘤,心功能减低.
作者:郭宇兰;温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49岁.半年前发现下腹部硬性包块,近期增大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子宫位置明显抬高,子宫在脐与剑突之间腹腔内横向排列,后壁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邻.子宫大小8.3cm×3.4cm,形态正常,内膜线居中,子宫内膜厚0.8cm,宫腔内见节育器回声,位置佳.宫颈段可显示,回声未见异常.子宫颈下后方,小腹及盆腔内见一个巨大的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大小为25cm×20cm×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且较光滑,肿物实质内光点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中心部出现低回声区和不规整的液性暗区(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肿物实质内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在25~40cm/s,PI:1.6.双侧附件显示不清.超声诊断:下腹部巨大占位性病变,卵巢瘤?手术所见:子宫位置高,子宫体稍大,子宫颈下段见起始于宫颈下后壁的巨大肿物,肿物大小25cm×18cm×12cm,质硬,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切除肿物重量2200g,子宫颈管位于肿物前壁,长20cm(彩图21见Ⅵ页).病理诊断:宫颈平滑肌瘤粘液样变性.
作者:太明子;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预测早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龄20~37周孕妇386例,孕期内常规行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为检查指标,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3组:①正常组328例;②自然早产组31例;③先兆早产组27例,研究两项指标与早产发生的关系.结果:1.正常组平均宫颈长度3.67±0.72cm,平均宫颈指数0.37±0.27;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64±0.80cm,平均宫颈指数0.82±0.55,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先兆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36±0.89cm,P<0.05,平均宫颈指数0.44±0.38,P>0.05,提示先兆早产以宫颈长度改变为主.2.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96,宫颈指数与早产呈正相关关系,r=0.93.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行性指标,预测早产的警界值为宫颈长度≤3.0cm,宫颈指数≥0.5,预测早产的危险值为宫颈长度≤2.5cm,宫颈指数≥0.8.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