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李峻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经验.方法:采用剑下二腔心,四腔心切面,胸前各切面和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和短轴切面观察肺静脉引流情况.结果:15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符合率100%,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符合率4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结果准确可靠,对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准确率低.
作者:董凤群;尉广秀;王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疾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44例;(2)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54例;(3)子宫内膜息肉10例;(4)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5)子宫内膜癌6例.结论: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红;李峻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9岁.因血精1月余来诊.泌尿外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精液化验:WBC+,RBC++++.经直肠超声(探头频率6.5MHz)检查示:前列腺39mm×21mm×29mm,形态正常,内部回声较均匀.前列腺横断面中央区示11mm×7.5mm无回声,壁清晰,欠光滑,内透声好.内示5.1mm×4.1m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图1).前列腺纵切面示该无回声区位于右侧精囊腺根部射精管走行区,呈梭形.双侧精囊腺大小形态正常.超声诊断:右侧射精管囊肿并结石.CT检查示右侧射精管区内见约10mm×8mm低密度区,内可见一高密度灶,CT诊断为射精管囊肿并结石.
作者:颜云;刘秀娟;颜世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47岁.左上腹隐痛1年,加重2个月.B超检查:脾脏长12cm,厚4.8cm,脾实质内可见3.4cm×2.9cm,2.6cm×1.7cm低均质回声团,边缘不规则,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效应,瘤壁与左肾关系密切,左肾上极肾周脂肪间隙消失(图1),肝脏、胆囊、胰、右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脾恶性肿瘤.入院查体:T37℃、P84次/分、R21次/分、BP14/8kPa.外科情况: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软,脾肋下2cm、质韧、无触痛,脾区轻叩痛,腹腔无移动性浊音.血、尿常规正常.
作者:闫桂栋;沙东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35岁.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睾丸花生米大小的肿物,未治疗.2个月前偶有刺痛并向左腹股沟区放射.查体:肿物表面光滑,质中等,无压痛,界限不清,腹股沟未扪及肿大淋巴节.自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咳嗽、头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体健.肿瘤四项:甲胎蛋白2.29ng/ml,癌胚抗原3.8ng/ml,铁蛋白1205ng/m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81mIu/ml.初步诊断:1.左侧睾丸慢性炎症;2.左侧睾丸肿瘤?超声仪器:东软公司的NAS-1000,探头频率5~12MHz.超声检查所示:左侧睾丸大小约5.0cm×3.6cm×2.7cm,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约3.0cm×3.0cm×2.7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分叶状(图1).CDFI:可见彩色血流伸入其内为动、静脉血流(彩图12见Ⅳ).
作者:付刚;史保权;李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38岁.以左季肋区突发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就诊.查体:左季肋部压痛、反跳痛.超声检查显示:脾脏明显增厚约6.6cm,长径约14.5cm,脾指数为25cm2.包膜光整,于脾实质内近脾包膜前缘可探及一大小约3.0cm×2.2cm异常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楔形,尖端指向脾门处,内回声暗淡,分布欠均匀.CDFI示: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脾门处脾静脉内径增宽0.85cm,脾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超声诊断:脾实质内近包膜前缘低回声区(图1),考虑为:脾梗塞.后患者在上级医院作CT检查及脾动脉造影,确诊为脾梗塞.讨论脾梗塞是由于脾动脉分支栓塞,血流被阻断而引起的.常见原因有:左心系统血栓脱落、动脉硬化、白血病、淤血性脾肿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近年来开展的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经回肠、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等.梗塞部位常好发于脾实质周缘,其病理改变为:梗塞局部组织水肿、坏死,并逐渐机化、纤维化,终形成疤痕.超声诊断要点为:1.脾肿大;2.梗塞区呈典型的尖端指向脾门部的楔形低回声区;3.CDFI示无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梁宇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隐睾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3例经手术证实的隐睾临床资料.结果:腹股沟型隐睾52例(71.3%),阴囊上部型隐睾15例(23.2%),腹腔型隐睾6例(8.2%),超声对隐睾的定位与手术符合率80.8%(59/73).结论:超声可作为隐睾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箭;李佳;朱冬梅;秦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399例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92.3%,其中宫外孕、炎性包块、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分别为90.7%、93.3%、63.4%、80.1%、78%.结论: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其声像图有相似之处,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鉴别.
作者:何小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研究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数据.方法:检测47例患者(94条腿)和30例对照(60条腿)的股动脉、动脉、足背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早期反向血流峰值流速(V-rev)和舒张期正向血流峰值流速(V-dias)等指标.结果:1.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下肢动脉V-rev和V-dias峰值流速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2.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V-max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下肢动脉的舒张期各相血流峰值流速下降对监测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蕾;孙爱萍;李行道;胡轶智;梁彩霞;朱宁;宋祥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7岁.已婚,因头晕、视物模糊2月余而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听诊无特殊;血沉4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眼科查眼底示:右眼玻璃体内有大量出血,乳头上方玻璃体内可见新出血区,视网膜动脉旁可见大量微动脉瘤,建议做眼彩超.采用东软NAS 1000HF彩超仪,探头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眼闭合,眼外涂耦合剂直接探查.右眼纵轴径2.2cm,横轴径2.1cm;前房、晶状体、后房、玻璃体层次清楚,玻璃体内回声不均,可见回声增强光点及絮状物;玻璃体后界与球壁之间,示一弧形强回声带,带长约1.32cm,带前端与球侧壁不相连,成漂浮状;强光带与球壁之间可见0.2cm的液性暗区.左眼球纵轴径2.2cm,横轴径2.2cm,玻璃体内回声不均,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在液性暗区内浮动.彩超提示:①双眼玻璃体混浊;②右眼玻璃体后脱离(图1).
作者:黄中和;普素;陈德美;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儿,女,11个月.因反复血尿8天,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查体:于左腹部扪及一10cm×10cm的包块,活动差,质硬.化验:尿红细胞++++,潜血+++,蛋白++,肾功(-).B超检查:于左肾内下方探及向外突起的一大小约为11.0cm×8.0cm×10.0cm的实性光团(图1),边界规则,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晰,内部回声光点粗大,分布欠均质.肾盏扩张,内径为0.8cm.B超诊断:左肾母细胞瘤.手术所见:于左肾下极见一直径约为11cm的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周围未见转移灶.病理结果:左肾母细胞瘤.讨论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肾胚胎瘤等,为起源于胚胎性生肾组织(后肾始基)的恶性混合瘤.可有家族性或遗传性.常见于幼儿,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1].
作者:成淑娟;耿伏果;周志霞;耿佃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在胎儿期运用超声检查诊断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畸形.方法:在围产期超声检查时,对胎儿进行全面扫描,包括对胎儿的消化系检查.结果:共查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5例.发病率约为0.01%.结论:晚孕围产期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发现胎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作者:陶玲;赵忠;曲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2岁.以产后37天,下腹痛10余天来我院就诊.妇查子宫不规则增大.B超查:子宫形态不规则增大,约96mm×10mm×73mm,前壁、左宫角、后壁均可见结节状回声向外突起(图1).前壁结节状异区大小39mm×23mm,内为细密低回声光点;
作者:陈永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经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HBO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MCAVs.Vm.PI).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MCAVm血流速度在6~8天,13~15天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分别低11.1cm/s,20.2cm/s(P<0.01),PI的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D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HBO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孟璇;王欣;葛朝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54岁.近日发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明显来诊.查体:上腹部剑突下隆起,可触及一包块,固定、不移动.建议彩超检查.超声所见:纵切面,上腹部剑下与脐之间可探及120mm×58mm呈梭形囊状膨大的液性暗区,其前后壁与正常的腹主动脉前后壁相连续,管腔相通.其内可见斑块状中低回声附着在后壁内膜上,表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图1).横切面,可探及椭圆形无回声区,过界清楚.前后径与左右径均较正常腹主动脉明显增大.CDFI:梭形囊腔内可见红色、深红色、兰色、深兰色血流,流速缓慢,频谱形态为涡流.而囊腔上端与腹主动脉相连处为五彩血流流速较快.远端流速减慢,频谱形态均为层流.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作者:姜燕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肾癌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结果:8例与手术、病理符合7例,符合率90%(7/8).本组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华;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病例1:患者,男性,45岁.因下腹部阵发性胀痛,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不畅5月而入院.直肠指检发现直肠上段明显狭窄.钡灌肠见直肠上段约5cm长的范围内明显狭窄,直径约1.5cm,狭窄以上肠管明显扩张呈漏斗状.超声检查:腹部肠管扩张,腹腔未见液性暗区.双肾轻度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中下段显示不清(由于超声首诊考虑肠梗阻而未摄片存档).剖腹探查:见小骨盆入口处几乎全被大结节状纤维组织所填满封闭,直肠与双侧输尿管包裹于其中,其前方与膀胱紧密粘连.直肠上段狭窄,其以上肠管扩张,整个结肠系膜呈不同程度增厚、变硬和缩短,乙状结肠、横结肠等均难于移动.临床疑为恶性肿瘤,取结节样物作快速病理切片.切片镜检,可见多数小动脉炎,其管壁增厚,呈纤维素样变性,管壁及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附近脂肪组织中出现小灶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到处见纤维母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病理诊断:突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对被包裹受压阻塞的器官进行松解后关腹.术后一周超声复查,见腹部肠管扩张消失,双侧肾积水及双侧输尿管扩张消失,但发现肾门至髂总动脉水平的腹主动脉周围有环绕的均匀性低回声,宽处2.9cm(图1),该段腹主动脉稍变窄,CDFI见湍流信号(图2).结合手术所见,超声诊断突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作者:胡于凤;张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方法诊断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静脉窦有扩张的患者同时进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以明确有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结果:本组17例患者存在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3例患者冠状静脉窦扩张,经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声学造影确诊,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漏诊左上腔静脉.1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发现冠状静脉窦有扩张时,超声声学造影进一步检查可确诊有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
作者:贾冬林;王敦礼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转移癌漏诊原因,提高其超声检出率.材料与方法:胃肠道肿瘤手术时已有肝转移癌而超声未检出者10例,从不同方面分析肝转移癌的超声漏诊原因.结果:漏诊肝转移癌多位于肝表面及肝右叶膈顶部,可为单个或多个,直径0.5~1.0cm,漏诊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肝转移癌超声漏诊原因与超声伪像干优、仪器性能、检查盲区存在及医生主观因素有关.
作者:王秀云;李雪艳;郑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超声诊断中使用孕龄计算公式和复查来判断非同步发育孕囊是否成活.方法:在5690例孕囊的超声检查中,根据孕龄计算公式,发现1299例孕囊小于正常大小.结果:一周后复查,仅有670例为正常妊娠,629例为非成活孕囊.结论:使用孕龄计算和一周后复查,是超声诊断非同步发育孕囊是否成活的简明和有效的手段.
作者:吴锦春;段晓琳;王桂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