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丽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心内科治疗的96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美心律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及血压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QT离散度(QTd)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两组在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心脏指数(C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震颤、其他心律失常、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心率改善,促进血流动力学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某院医疗实践中,在实施合理使用药物管理前后,选取共92张西药处方进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其中干预前对照组46张处方,干预后的干预组46张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因素,并根据其中的不合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干预组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率21.74%,明显较对照组86.9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都需要严格遵循药物使用规则,且药剂师应加强对西药药品的监督与管理及处方审核,以提高西药临床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李风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麻醉前盐酸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镇中心卫生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麻醉,试验组患者实施盐酸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用药前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20 min后,以及用药40 min后试验组患者心率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计分在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 h的疼痛计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麻醉良好率为55%,对照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各有利弊,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患者心率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对患者造成的精神方面影响较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用药.
作者:陈家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的病历120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在对120份病历的实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之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17%.其中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当中,存在18例不合理用药者,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有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选择药物、无指征用药等.其中头孢唑林钠,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钠是频繁使用的抗菌药物.结论 在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较多不合理情况,需要全面加强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识,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全面提升用药合理性.
作者:裴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降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进行降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共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指标和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均有一定的变化,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丽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5例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选用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选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嗳气、反酸及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症状,加速病灶恢复,且有一定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起常规换药后创面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组加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创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7 d基本无疼痛或轻度疼痛,创缘水肿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可减轻疼痛和创缘水肿,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中医学影响力的扩大,中药治疗各种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阿胶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药物,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为了更好地使用阿胶,提高阿胶使用的有效性,必须要对阿胶药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阿胶的临床应用和阿胶的药理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邓一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地中海贫血属于一种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为α或者β珠蛋白链合成障碍的溶血性贫血病.在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中,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需要综合应用实验室多种检查技术,观察多个指标.本研究对当前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观察指标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加强研究,发现更为有效和准确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黄珍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强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及用药分析的效果,分析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方法 选取某院接受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5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于2017年1月1日前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共有300例,2017年1月1日后入院的患者28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观察期间实施规范化高危药品管理方案,比较管理前后问题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高危药品用药错误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管理前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而管理后高危药品使用问题较少;对照组用药错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严重于观察组.结论 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高危药品滥用错用的使用率,减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改善疾病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孙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当中,血清癌胚抗原(CEA)以及糖链抗原199(CA-199)对于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都需要接受卡培他滨治疗,对患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前后的血清CEA以及CA-199指标进行相应的检测,对上述两项检验指标与患者总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之前,血清CEA与CA-199对患者的生存期情况无明显影响,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血清CEA以及CA-199指标水平下降明显的患者与下降不明显的患者生存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当中,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EA以及CA-199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较好的预测分析,CEA与CA-199指标检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分析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进展.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属于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从替罗非班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总结该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该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引入家庭医生式服务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70例本地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管理,即自觉到内分泌专科门诊随访,研究组引入家庭医生式服务,总结两组患者差别化管理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饮食控制、正确用药、锻炼表现、血糖监测等依从性方面,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引入家庭医生式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可收获满意效果,在改善患者各机体指标的同时,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吴正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喂养对婴儿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鸿顺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728例婴儿,根据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同,分为A组535例(母乳喂养组)、B组62例(人工喂养组)、C组131例(混合喂养组),在婴儿6个月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检测和体格检查,比较三组婴儿的生长发育、贫血情况.结果 三组婴儿6个月体重、身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A组和C组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贫血检出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应加强对婴儿喂养的指导,嘱家属及时给婴儿补充铁剂和添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作者:郭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躯干部位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治疗中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躯干部位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院,对照组(n=36)基于常规治疗给予炉甘石洗剂,研究组(n=36)基于常规治疗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与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疼痛强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在躯干部位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治疗中,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胡滨;郑洁;刘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法予以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其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超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湖北省枝江市口腔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76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矫正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下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上切牙前颅平面角(U1-SN)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95%,显著低于观察组97.3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32%,显著高于观察组5.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27、16.6779,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1-MP、U1-SU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L1-MP、U1-SU(109.96±9.07)°、(90.01±5.09)°明显优于对照组(100.74±7.19)°、(101.4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54、2.2225,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价值优于常规矫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欢歌;李华容;陈钰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瑞巴派特.结果 治疗前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以后两组均下降,观察组上腹痛、反酸、腹胀、嗳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降,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两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单独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0 h、24 h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可以使患者神经缺损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艳竹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