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何超芹

关键词: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法予以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其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好.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镇痛药物选择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适宜的镇静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107例,根据用药的方式分为三组(A、B、C组),三组使用不同的镇静镇痛方式.A组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静脉维持,B组以咪达唑仑5μg/(kg·min)静脉维持,C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h)+咪达唑仑5μg/(kg·min)静脉维持,分别于术后1 h、3 h、6 h、12 h行镇静评分、面部表情镇痛评分,若中途患儿苏醒或出现烦躁则临时运用镇静药,监测术后血液循环动力学指标如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时追加镇静药物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镇静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术后不同时间血压、呼吸生命体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C组的镇静满意度在三组中高,分别为88%,94%,91%,95%;且三组之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4,0.005,0.043,0.000);术后各时间点C组的镇痛满意度在三组中高,分别为89%,90%,91%,94%;且三组之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为0.012,0.032,0.028,0.000);术后C组出现不良反应及再次追加镇静药物次数亦少,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同时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发现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与咪达唑仑联合运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安全有效,呼吸抑制作用小.

    作者:郎晓琴;夏培元;何菊英;刘耀;唐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起常规换药后创面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组加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创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7 d基本无疼痛或轻度疼痛,创缘水肿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可减轻疼痛和创缘水肿,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降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进行降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共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指标和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均有一定的变化,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丽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苦参凝胶联合舒阴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舒阴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妇科治疗的14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凝胶联合舒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积分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阴瘙痒、黏膜充血、阴道灼热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外阴灼热疼痛消失时间、白带恢复正常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统计两组复发率,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采用苦参凝胶联合舒阴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倩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以外,还能够通过影响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作用、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逆转心脏重构和抗心律失常等途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与病死率.已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以起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的作用.目前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因冠状动脉疾病所引发的心力衰竭具有良性影响.他汀类药物多效性在治疗心力衰竭上的作用的证据为心力衰竭治疗开创了全新的途径,也为拓展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王振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分析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进展.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属于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从替罗非班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总结该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该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肌松药肌松效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使用米库氯铵、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或股骨骨折手术患者80例,ASA I~II级,年龄≥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M组为米库氯铵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CM组为米库氯铵常规输液组,AC组为顺式阿曲库铵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CC组为顺式阿曲库铵常规输液组.随机将以上四组再分为2个亚组,(AM1、AM2;CM1、CM2;AC1,AC2;CC1,CC2;n=10).不同亚组米库氯铵的剂量分别为0.15 mg/kg、0.2 mg/kg,不同亚组顺式阿曲库铵的剂量分别为:0.2 mg/kg、0.3 mg/kg.麻醉诱导平稳后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观测各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血常规、电解质和血浆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各组患者的肌松效应.结果 血液稀释后AM组、AC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钾离子、钙离子浓度降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AM组患者米库氯铵起效时间缩短(P<0.05),TOF无反应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体内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AC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TOF无反应期、阻滞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体内作用时间均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下,予老年患者使用米库氯铵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注意个体化用药,予老年患者使用顺式阿曲库铵时无需改变剂量.

    作者:程勇;汪妹;任芹;郭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汉族人群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研究在汉族人群中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受试对象,均为汉族人,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健康组.对两组TCF7L2基因的rs290487和rs10749127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比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确定等位基因频率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相关系数.结果 两组TCF7L2基因的rs290487和rs10749127位点基因型分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疾病组rs29048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和rs1074912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在汉族人群中TCF7L2基因的rs290487和rs1074912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有正向相关性(r=0.527、0.406,P<0.05).结论 在汉族人群中,TCF7L2基因的rs290487和rs10749127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紧密关系,且2个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越高,该病的发生风险也越高.

    作者:仇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对乙酰氨基酚栓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栓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治疗48 h,观察组患者在对硬膜外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治疗,其用法用量为50 mg/kg,1次/6 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乙酰氨基酚栓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33%、6.66%、6.6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23.33%、26.67%,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h1/Th2平衡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影响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前后对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入院的58例ICP孕妇,并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肝功能、胆汁酸情况,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IL-4浓度等指标变化,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正常孕妇70例,测定上述指标后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胆汁酸(TBA)、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浓度较前下降.结论 ICP孕妇存在明确的Th1优势状态表达,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经治疗后,存在Th2优势表达状态,Th1向Th2方向偏移.

    作者:蔡奚梅;陆丽丹;蒋廷旺;仲丽平;邓波;肖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侧卧位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两种不同的侧卧位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于本院泌尿外科就诊并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患者左侧卧或右侧卧位.试验组选择改良侧卧位,在传统侧卧位基础上将固定托手架改造为可升降的托手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受压迫情况,以及升高腰桥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皮肤受压迫率为10%,试验组为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腰桥后患者心率比升高腰桥前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升高腰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改良侧卧位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传统侧卧位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付现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西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探讨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某院医疗实践中,在实施合理使用药物管理前后,选取共92张西药处方进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其中干预前对照组46张处方,干预后的干预组46张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因素,并根据其中的不合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干预组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率21.74%,明显较对照组86.9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都需要严格遵循药物使用规则,且药剂师应加强对西药药品的监督与管理及处方审核,以提高西药临床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李风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盐酸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麻醉前盐酸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镇中心卫生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麻醉,试验组患者实施盐酸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用药前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20 min后,以及用药40 min后试验组患者心率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计分在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 h的疼痛计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麻醉良好率为55%,对照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各有利弊,瑞芬太尼联合阿托品对患者心率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芬太尼对患者造成的精神方面影响较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用药.

    作者:陈家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人群、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T-SPOT.TB、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TB-Ab)、痰涂片的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结核组的T-SPOT.T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非结核组、恶性组(P<0.05),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结合检测的阳性率增高.T-SPOT.TB对于结核组总的敏感性为91.2%,总特异性为91.7%,总的准确率为91.4%,总的约登指数为0.829,相较单一抗原的指标均升高,相较于ADA和TB-Ab各项指标均增高,单一抗原比较,ESAT-6各项诊断指标均比CFP-10高.痰涂片的特异性达100%,但敏感性极低(8.8%).结论 T-SPOT.TB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比较好的方法,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段爱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联合左氧氟沙星和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方案应用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实施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和联合莫西沙星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的炎性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痰液结核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三项炎性因子指标、两项肺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4个月、8个月后的痰液转阴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相比,联合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康复.

    作者:孙元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情况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情况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入住80例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分娩方式与无痛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相关指标、分娩产程时间、镇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缩乏力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周期,改善妊娠结局,缓解产妇的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反应类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 1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60岁、≤5岁、>12~60岁、>5~12岁.1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过敏性休克、肝毒性反应、其他.1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其他.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抗生素用药情况有直接的原因.因此,为了降低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针对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法整复配合外敷龙凤接骨膏治疗闭合性骨折30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剖析手法整复配合外敷龙凤接骨膏疗法在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2月~2017年6月接诊的30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予以研究组手法整复配合外敷龙凤接骨膏治疗,予以对照组单纯手法整复治疗.综合分析两组骨折愈合的情况,比较患肢消肿时间和骨痂形成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的74.6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疼痛减轻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手法整复治疗闭合性骨折患者辅以外敷龙凤接骨膏治疗,可有效促进其骨折创口愈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田召彦;田茂宁;田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高血压控制率;满意评分、舒张压<90 mmHg时间、收缩压<140 mmHg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舒张压、收缩压;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舒张压<90 mmHg时间、收缩压<140 mmHg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相近;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相近;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显著降低作用,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血压达标和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钟晨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泪小管断裂的诊治研究进展

    泪小管断裂是临床眼科常见的外伤之一,通常其伤情复杂,治疗较为困难.泪小管断裂后未修复或修复不完全都会造成患者持续或终生溢泪,同时还会有内眦畸形、睑外翻等并发症.近年来,泪小管断裂逐渐引起了眼科医师的关注,关于其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同类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针对泪小管断裂的常见病因及类型、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等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梁徳茂;李瑞庄;赵桂玲;庞燕华;柯毅;蔡杨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