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直肠超声对精囊囊肿的诊断价值

张宇虹;李文伦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诊断, 精囊囊肿, 现报道如下, 先天性疾病, 腔内超声, 影像学, 应用
摘要:精囊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超声、CT未问世之前报道较少,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腔内超声的问世,对精囊囊肿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自1998年6月~2002年2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精囊囊肿18例,现报道如下.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1例

    患者:男,16岁.因劳累后心悸,胸闷半年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无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9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三、四肋间Ⅳ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X线:心脏向左扩大,肺血增多.ECG:未见异常.超声所见:左室长轴切面观:左房左室增大,室间膈膜部回声中断7mm.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危险因素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组:①单纯心肌梗塞组76例;②伴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组66例;③伴有糖尿病史的心肌梗塞组22例;④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组36例.结果:左室重量(Lvmass)除在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功能E、E/A在糖尿病组与单纯心肌梗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量明显增加,伴有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患者舒张功能明显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者较单一因素者更为严重.

    作者:翟莉;智光;黄岚;吕豪;张英;梅雪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

    患者,女性,56岁.因右季肋部不适,自觉触之包块一月余,于10月22日来我院做彩超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为凸阵式,探头频率3.5MHz.超声显示:右肾上极,肾上腺区,可探及一个104.5mm×105.9mm圆球形肿块,边缘光滑,其内回声不均匀,中间伴有无回声区(图1),彩色Doppler,可见肿块内有散在的零星血流.右肾被膜完整,实质回声清晰.诊断:右肾上极,肾上腺区占位.

    作者:曹俊英;李凤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超声与其它影像诊断特征分析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其中近30%淋巴瘤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乳腺的恶性淋巴瘤极为少见,占结节外淋巴瘤1.7%~2.2%,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05%~1.1%,占所有非霍杰金淋巴瘤的3.2%.其发病年龄在10~84岁,多见于女性,男性发病极为少见[1~3].

    作者:郑蓉;张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对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价值

    目的:阐述外伤性白内障声像图特征.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对66眼外伤性白内障及100眼正常晶状体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4.45±1.25mm,与正常对照组4.18±0.28mm间无差异(P>0.05);(2)66眼外伤性白内障中有54眼晶状体后囊弧形回声光带延长达两侧睫状肌;(3)根据晶状体病变声像图特征,将外伤性白内障分为三种类型.结论:超声对受伤眼球,能全面准确地观察晶状体损伤后的各种形态.

    作者:陶玲;王雪梅;傅先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目的方法:了解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及种类,1993年1月~2002年2月间常规检查6846例孕妇中,了解胎儿畸形发病率及种类特点.结果:胎儿畸形49例,发病率0.72%,均经妇科引产后尸检和产后超声检查证实.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

    作者:刘振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自然关闭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动脉导管分流的多普勒特点

    目的:本文报道1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新生儿,婴幼儿的肺动脉左向右分流多普勒频谱峰值,注意到动脉导管分流的频谱峰值与其自然闭合的关系.方法:取大动脉短轴切面,清晰显示主动脉分叉处,得到完整左向右分流频谱.测量:每个病例观察2~4次.结果:一个月闭合4例,三个月闭合4例,半年闭合2例,一年闭合1例,分流峰值均大于1.9cm/s.结论:PDA的自然关闭与左向右分流的流速有关,流速越高,自然关闭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王晨生;刘明瑜;李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睾丸肉芽肿1例

    患者:男,55岁.右睾丸无明显诱因肿痛1个月,可忍受,自觉发热,未测体温,以后右睾丸逐渐增大,在当地医院抗炎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来诊.

    作者:王芳芳;苏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直肠超声对精囊囊肿的诊断价值

    精囊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超声、CT未问世之前报道较少,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腔内超声的问世,对精囊囊肿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自1998年6月~2002年2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精囊囊肿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宇虹;李文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纵膈畸胎瘤1例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胸痛就诊.查体:呼吸平稳,心率80次/分,一般状况良好.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X线检查发现:肺动脉段向左侧胸腔突出,边缘光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胸骨旁第2肋间隙下方,左肺动脉前方可探及大小5.8cm×5.5cm大小的囊实性混合回声区.其形态规则,边缘整齐,内可见液性暗区,暗区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飘浮.

    作者:戴兴;龚业琼;王戈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子宫单侧巨大子宫肌瘤1例

    患者,女,32岁.因下腹包块前来就诊. B超检查: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其中右侧子宫前位,约5.3cm×3.2cm×4.3cm大小.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6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组年龄偏大.病变组中,血管病变范围60岁以上者较大,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病变部位,颈总动脉较颈内动脉发生率高(72.2%∶27.8%),颈总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无明显差异(40.3%∶37.1%),而左右颈动脉也无明显差异(46.3%∶53.7%).结论:颈动脉超声对脑梗塞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但年龄因素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路明;邢恒国;王燕;刘兰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了9例经手术证实的盆腔静脉瘀血征的彩超所见.结果:超声能清晰显示盆腔静脉扩张,迂曲形状结构,病变范围及血流信号.结论:彩超诊断盆腔静脉瘀血征方法简单、无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超诊断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的296例总胆管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B超检出率92%(273/296),诊断准确率88%(261/296).结论:B超诊断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书予;孙红艳;杨香梅;袁志红;王永莉;刘俊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门静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超声分析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方法:超声测量和动态观察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CDFI血流频谱以及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结果:认为肝门静脉内径>13mm,脾静脉内径>9mm,脾肋间厚>40mm,有脾功能亢进者应考虑有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内径>14mm,脾静脉内径>10mm,有侧支循环开放时应考虑有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16mm,脾静脉内径>11mm,作为破裂出血的危险指标.结论:超声是预测门静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准确、安全、方便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汪东荣;丁丹;吴赣成;刘彩华;刘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乳房巨大纤维肉瘤1例

    患者,女性,12岁.发现右乳腺肿大半年,近一个月明显增大来诊.查体:发育正常,尚未来月经.于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儿头大小实质性肿物,质中,活动度尚好,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略凸凹不平,无出血及溃疡.应用康强-88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为7.5MHz.超声表现:右乳腺外上象限可探及低回声实质性肿物,15.0cm×10.0cm×15.0cm大小,内部分布尚均匀,边界清,包膜完整,内部可见少量低速血流,皮下组织及腺体未见异常,右锁骨上窝及右腋下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图1).

    作者:宋玉琴;王蓉蓉;杨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小儿卵巢肿瘤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小儿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27例术前超声检查:单纯性囊性6例,囊实性16例,实性5例.其中良性肿瘤19例(占70%),恶性肿瘤8例(占30%),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6%.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卵巢肿瘤符合率高,对小儿无损伤性,可作为小儿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肖雪晶;李静;林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1例

    患者,男性,10岁,学生.5岁时家长无意中发现小孩于咳嗽或憋气后用力鼓气时于右侧颈部鼓起鸡蛋大小一包块,无任何不适.近引起家长重视,来我院就诊.查体:平静呼吸时颈部双侧对称,令患儿憋气用力鼓气时于右侧颈部锁骨上可见一大小约4cm×3cm突出于皮肤的肿块,肿块质软呈梭形,无局部搏动、震颤及血管杂音,于平静呼吸时肿块消失.无家族史.以右侧颈部肿块待诊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作者:王顺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巨大膀胱憩室内泥沙样结石并膀胱肿瘤1例

    患者,男性,65岁.因血尿、排尿困难2周来院做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使用惠普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做横切、纵切、加斜切扫查.

    作者:金燕玲;董迎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胆囊癌的超声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比较CT、ERCP、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超声,CT和ERCP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3%(49/61),88.5%(23/26)和25%(2/8).结论:CDFI在鉴别胆囊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准确性.疑似胆囊癌或有转移和进行临床分期时,CT较超声更有用.胆囊癌伴有黄疸的患者,ERCP主要以治疗为目的.

    作者:潘文倩;艾红;尹益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