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婧;宣宾;曹亢;徐艳
随着军队编制结构调整,军队医院编制人员逐年减少,医院的逐步发展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发凸现.为了弥补不足,早在9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就有了军队医院聘请地方医疗技术人员.但是人数很少,基本上只限于护理岗位. 近年来,医院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专业越分越细,科室越做越大,使得对聘用人员的需求加大.目前聘用人员总体数量超过了医院在编人员,涉及的专业包括医、药、护、技、医学工程、信息工程等等.同时,医院在对聘用人员的管理上,面临着诸多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他们这个群体管理的难点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加强管理,我院于2008年初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加强了对聘用人员的管理,针对管理难点,我们积极摸索和实践,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陈淑琴;王嫒;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白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例HBV感染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 的含量,比较IL-32水平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急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②HBV感染者HBV-DNA阳性组IL-32水平较阴性组为高,但无差异;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水平也无差异(P>0.05).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ALT水平组之间与IL-32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IL-32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结论 HBV感染可导致机体血清IL-32水平的变化,且随炎症加重呈上升趋势,证实IL-3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的过程.血清IL-32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
作者:许春梅;左维泽;沈兰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医院管理及领导决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职能,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1-2]
作者:赵建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并提供对策和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歙县两所小学,对108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教师和监护人进行访谈.结果 46%的父母三年之内就没有回过家,外出父母回家次数较少;31%的父母一个星期之内没有和留守儿童联系,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交流内容局限于学业(37%)、安全(29%)和饮食卫生(24%),很少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3%);留守儿童感觉到痛苦、无奈,孤独、不安全;强烈思念外出父母,遇到困难时,会和父母、监护人、同伴诉说,或者是自己默默承受,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极少.结论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需要改善和干预.
作者:张孝义;胡家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我院门急诊使用此药期间,皮疹是主要副作用.发生皮疹时轻者上肢出现不规则红斑,瘙疗,注射部位发红或静脉炎症状.严重时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收集近两年应用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共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多,剂型规格的多样化,临床用药越来越复杂,其不合理使用药品的情况也随之上升,相应发生的不良后果不断增多(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医院关于合理用药不断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处方的正确书写,诊断及合理用药,现将我院1年来的门(急)诊不合格处方随机抽查,对其中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步伐.
作者:贺彩芬;王英;常保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Tps-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早期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80例[60例重症患者和20例轻症患者],非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在入院后1h、24h、3d留取尿液做Tps-2测试,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1h、24h、3d、抽血测试TNF-α.并对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炎组80例中有77例Tps-2结果 阳性,而对照组40例中仅3例阳性;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24h、3d检测TNF-α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胰蛋白酶原-2可以很好诊断AP,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对AP早期严重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江明;罗国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远较胃溃疡穿孔多见,穿孔的部位常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偏小弯侧和近幽门的胃前壁,多数穿孔直径小于0.5cm,胃溃疡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穿孔为大.
作者:司徒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中一些是合理的、必须的,是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不可少的.一些则是无必要的、不合理的滥用.据一组1453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无指证用药474例次,例次率41.04%;选药起点较高371例次,例次率32.12%;疗程不合理322例次,例次率27.88%;错误的给药途径及次数169例次,例次率14.63%;不合理联合用药118例次,例次率10.22%;重复用药83例次,例次率7.19%.[1]滥用抗菌药物发生在部份医务人员中,出现这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属于业务不精或某种疏忽,相当一部份则出于医务人员的医德观念淡漠或者差劣,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作者:黎万余;王丽初;陈晓芳;安东欧;王国萍;张玉平;窦先权;张翊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一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大量蛋白尿,24h蛋白尿>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6mmol/L.其中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是诊断必备的两个条件.该病由于病情迁延易反复,治疗疗程长,严重者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血栓形成及冠心病、各种电解质紊乱等.通过对近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浅谈一些护理体会.
作者:李彩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是心力衰竭(心衰)时机体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1].持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过度增强对心脏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肾素的过多分泌,这种全身及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的激活更进一步使交感兴奋性增强,成为恶性循环,这就是常说的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时神经-内分泌的不良影响.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RAS系统活性、使β受体上调、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大量的医学工作者对其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副作用等都做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梦红;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幽门螺杆菌(Hp) 是全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之一,感染的年龄阶段多为儿童期.Hp感染可引起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结果 我国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大多存在成年后发病的隐患.结论 本文即对Hp感染与儿童相关性疾病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状态评价及临床意义,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MPP组:婴幼儿MPP235例.5个月~3岁;对照组:正常健康儿90例,6个月~3岁.以ELISA测定IgA、IgM;速效散射法测定IgG及其亚群;对婴幼儿MPP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PP组急性期IgA、IgM、CD8+均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P<0.05,P<0.01),CD3+、CD4+、CD4+/CD8+均低于恢复期与对照组(P<0.05,P<0.01),IgG及亚群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MPP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表现为Th1免疫应答增强,Th2免疫应答减弱,但多数免疫学指标恢复较快.
作者:叶彩霞;陈燕;何聪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本实验结合月经周期中的情绪改变来探讨激素和情绪在女性月经周期不同时相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名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被试在月经周期三个阶段(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负性情绪和手部运动能力的测量,研究雌激素和负性情绪对手部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焦虑水平与手部运动能力呈明显正相关,而抑郁与之相反.月经周期的三个阶段间的负性情绪和手部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负性情绪对手部运动能力的影响是更为直接的有效的.
作者:吴静婧;宣宾;曹亢;徐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8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24例重症患者和57例轻症患者]在入院后动态检测血清TNF-a和IL-6水平,并对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症组和轻症组在入院后的24h、2d、3d和5d检测TNF-a 和IL-6的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细胞介素-6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对AP早期严重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二欣;常志涛;解刚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五联征:①发热;②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溶血、贫血);③血小板减少;④中枢神经系统损害;⑤肾脏受累.典型病理变化为微血管中广泛玻璃样血栓形成.我院于2007~2009年4月收治3例TTP患者,死亡2例,缓解1例,报道如下.[1-3]
作者:王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极容易导致败血症,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我科收治压疮病人16 例,均采用地龙外敷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中祥;肖琼怡;范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2005~2007年在我科行LSH术或TLH术的患者共144例,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LSH组术后8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10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内性生活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利弊,术前与术后应做好术式利弊解释与心理辅导,对患者性生活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徐颖媚;胡碧洪;文仲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将220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观察组)120例,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100例,对病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饮食控制不佳、嗜甜食、嗜荤食、高盐饮食、吸烟史、血糖控制不佳、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饮食控制程度、不运动、吸烟、血糖控制不佳、经常低血糖发作有关.结论 饮食控制差、不运动、有吸烟史、血糖控制不佳、经常低血糖发作是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谭志胜;刘丹;梁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疗对妇科恶性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前瞻性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予积极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C30) ,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中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提高放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金伟;邓辉;李小波;张群贵;吴修洪;吴伟;温盛瑛;丁金泉;林松焕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