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北某部官兵戴义齿和需义齿情况调查与分析

王军;李广文;吕波涛;齐志远;张燕;李刚

关键词:戴义齿, 需义齿, 调查分析, 西北官兵
摘要:目的 了解在我军人员中戴义齿和需义齿情况,为我军开展军人口腔疾病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根据我军实际情况需要设定了口腔修复调查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西北某部官兵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获得数据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共调查643人,结果表明,该部现役人员戴义齿率为3.7%,需义齿率为4.2%.结论 牙列缺损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和周围牙齿的正常生理环境,牙列缺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牙列缺损的原因多为龋病所致的单个缺失,绝大多数需要固定桥修复.
中国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面神经麻痹是以不能皱眉与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键侧歪斜,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迸食时可有口角漏夜现象为主要临床表现.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发病原因多数是络脉空虚,或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或七情过极,外伤、手术、中毒、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免疫障碍等因素.目前西药尚无特效药治疗,中医可通过针刺、艾灸、面部推拿按摩等方法,提高面肌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将本科诊治面神经麻痹以及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评价

    目的 评价定量检测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判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0名健康体检者、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13例)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并作比较.结果 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H-FABP、cTnI、CK-MB的血清浓度逐渐升高,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H-FABP值分别为(3.3±1.5)μg/L,(6.8±1.6)μg/L,(9.6±1.9)μg/L;cTnI值分别为(0.24±0.06)μg/L,(0.46±0.10)μg/L,(0.77±0.20)μg/L; CK-MB值分别为(13.7±3.0)U/L,(14.6±4.3)U/L,(16.4±3.8)U/L,均为P<0.05;治疗后,随病情好转,H-FABP、cTnI的血清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H-FABP值分别为(2.7±1.6)μg/L,(3.0±1.4)μg/L,(5.5±1.4)μg/L; cTnI值分别为(0.15±0.09)μg/L,(0.35±0.08)μg/L,(0.56±0.11)μg/L],P<0.05; CK-MB值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FABP可作为判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李道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加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40例

    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是指跟骨结节周围发生的疼痛,经久难愈,常伴有跟骨结节骨刺.笔者在门诊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共治疗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小28岁,大78岁;病程短5天,长6个月.经X线检查显示15例有不同程度跟骨结节骨质增生,无骨结核、骨肿瘤.

    作者:王焕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北某部官兵戴义齿和需义齿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在我军人员中戴义齿和需义齿情况,为我军开展军人口腔疾病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根据我军实际情况需要设定了口腔修复调查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西北某部官兵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获得数据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共调查643人,结果表明,该部现役人员戴义齿率为3.7%,需义齿率为4.2%.结论 牙列缺损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和周围牙齿的正常生理环境,牙列缺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牙列缺损的原因多为龋病所致的单个缺失,绝大多数需要固定桥修复.

    作者:王军;李广文;吕波涛;齐志远;张燕;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科护士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肿瘤疾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疾病所导致的自身形象及心理的改变、昂贵的治疗费用、各种治疗手段带来的副作用、治疗效果的不佳及不乐观的预后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因此,肿瘤病人的护理相对于其他科室就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给肿瘤科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技术,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但在日常工作中,肿瘤科护士自身也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垂体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目的 经病理证实的颅底垂体瘤的CT、MRI影像表现和特点.结果 MB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性伪影和多平面成像等优点,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CT,CT具有可观察肿瘤对骨质的破坏、碎骨及组织钙化形成等方面的优势.结论 T2WI显著高信号是颅底垂体瘤的特征性MRI征象,有重要鉴别意义;CT和MRI对术前诊断颅底脊索瘤有较大价值.

    作者:陈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部CT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我科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20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肺部CT在重症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于建水县人民医院儿科2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疗后随访复查结果的分析及总结.结果 肺部CT检查,能详细的了解病变范围、病灶大小,特别对肺段的分布、对肺间质和实质性病变及胸膜的病变情况有较高的分辨力及较好的显示.重症支原体肺炎可发生坏死性肺炎,胸部CT强化扫描后可显示坏死性肺炎.特别是结合血清学检查,更能对临床医师及患儿家长提供更明确的诊断依据.结论 对于在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使患儿更早、更及时的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在腹腔镜下对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保肛吻合术.结果 56例手术,51例成功保肛,保肛成功率为91.1%.手术时间120 ~ 240min,平均175min;术中出血50~ 100m,1平均70m;I术后1 ~ 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614d,平均8d,术中及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otal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保肛率高、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郑捷;陈景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晚期胃癌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希罗达节拍化疗的经验总结

    现在胃癌的临床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术后化疗为辅的常规治疗模式,多数晚期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佳手术时机,需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晚期患者因为病程较长,多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身体素质差,所以无法承受常规化疗.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对30位晚期胃癌分别采用塞来昔布(Celecoxib)联合希罗达(Xeloda)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FOLFOX4方案.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做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平;李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洗胃在经口中毒处理中的有效性

    洗胃是通过胃脘冲洗去除近所摄人物质的过程.长期以来,洗胃一直是意外或故意经口药物过量或中毒的常规排毒方法,但因其有效性缺乏证据支持而广受争议.2004年,欧美国家联合颁布了相关指导意见,不再推荐常规使用包括洗胃在内的胃肠排毒方法.在颁布初期,这一指导意见因其可行性受到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争议,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作者:黄自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眼压、眼轴的特征,探讨其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关系.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2011年克拉玛依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随机抽取维吾尔族中小学生6~ 18岁完整资料326例(652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2只眼中远视眼占比例大,其次为正视眼,近视眼所占比例小.不同屈光状态间除角膜厚度外其余屈光要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远视组及正视组三组屈光要素右眼与左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眼组中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眼轴在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与近视眼组角膜曲率、眼轴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中远视眼所占比例大,近视眼所占比例小.其屈光要素独具特点,对研究维吾尔族屈光状态及眼部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含春;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及其家庭因素研究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特殊的防御方式可能和疾病或症状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也有研究表明,防御方式的动用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为此,本文对3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调查与量表测评,旨在了解其防御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期对此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岳林全;贾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贫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与心功能关系及其对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CHF患者43例,分血红蛋白(Hb)正常、轻度贫血、中-重度贫血组3组,在接受常规控制心衰治疗情况下,分析贫血对CHF患者病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合并贫血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贫血的患者,中-重度贫血的CHF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轻度、正常组;心衰併贫血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VEF)较正常Hb心功能更差.

    作者:刘桂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5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因其应用广泛,其并发症较常见.现就本院近年来收治的5例iUD取出困难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琴妹;陈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治疗高原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制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淀粉酶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为快(P< 0.05,P<0.01),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结论 高原地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可早期常规使用复方丹参制剂,疗效确切,且能明显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爱堂;刘宏生;王基伟;衣云强;易正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将9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9例予曲美他嗪、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对照组49例子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电图改变,运动耐受力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及运动耐受力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肯定疗效.

    作者:闫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临床路径应用

    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滨医附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路径首批试点医院,基于关键节点开发应用了具有本院特色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同时积极探索临床路径与HIS、EMRS等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努力实现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宋守君;嵇丽红;邓国志;于鹏;石斗飞;刘树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是否可以预防对比剂肾病.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43人,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共14人,随机进入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组第1~3天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4.0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对照组不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于使用对比剂前、后52~72小时后再次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使用对比剂前后血肌酐水平用量少于60毫升组及60~ 130毫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用量在超过130毫升组对照组较治疗组血肌酐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可以预防对比剂肾病.

    作者:张浩;左云慧;樊彩霞;王兴斌;王瑞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城市单位布局的统一规划建设规范

    目的 规范城市单位布局,人文建设,人性化管理.方法 整合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法律合同履行职能.结果 各相关部门协作加强,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度提高,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结论 城镇建设,单位布局得到更合理优化.

    作者:刘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康复科人性化的护理实践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事业质的进步并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的共识,关键就看谁理解得更深,做得更好.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注重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1].人性化护理的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度为终目标,体现出以患者为本的宗旨,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尊重[2].我科自2009年6月成立病房以来,对患者开展了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

    作者: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药学会 陕西省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