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艾丹

关键词: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对策,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64%,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研究美宝湿润烧伤膏对治疗临床压疮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压疮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照各自标准进行治疗护理.结果:对照组Ⅰ~Ⅲ期褥疮愈合率为100%,均较常规疗法提前一周左右愈合,疗效明显.讨论: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治疗褥疮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从高职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及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高职生进行心理压力(思想状态)问卷调查后,发现心理压力与学生表现出的诸多思想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给出了解决此问题的若干措施,希望通过减轻学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而缓解其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样思想问题.

    作者:马淑红;李惠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流动人口对避孕套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避孕套知识在流动人口中的掌握情况,为政府部门在流动人口中宣传避孕套知识,推广避孕套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沙河口区8793名18-45岁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知道避孕套可防性病占48.7%,其中未婚(62.3%),已婚(37.7%);不能正确说出避孕套使用方法占36.2%,其中未婚(69.5%),已婚(30.5%).结论:在流动人口的育龄妇女中加强宣传避孕套避孕和防病双重功效,把未婚女青年作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

    作者:潘亚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制定预案确保院外保健护理质量

    目的:制定保健护理预案,规范院外保健护理工作.方法:根据保健对象在保障期间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一序列的计划和措施、通过沟通和交流进行检查计划落实情况、根据保健对象反馈和护理人员的总结等检查结果指导今后工作.结果:通过制定保健预案,院外保健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制定保健预案在院外保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规范和提高院外护理保健质量,提高了保健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作者:曹平;宫海燕;胡安红;徐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1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综合治疗疗效探讨,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院内制剂中药内服外敷,辅以功能锻炼.结果:其中治愈162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林;高巍;谢富林;黄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实行网上公示制度提高新农合参管水平

    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好公示制度,将工作程序、补偿比例、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全部置于居民的监督之下,做到阳光操作,内容公开、公正和公平,才能取得居民的理解,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孝杰;马翠侠;白建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瘦素和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瘦素、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 -1β、IL -6 和IL -8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较高,治疗后尽管降低了,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尽管升高了,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TNF-α、IL-1β、IL-6和IL-8等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2周后,除IL-8外其他各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疗后的IL-8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0.664,P<0.01),IGF-1与TNF-α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而IGF-1水平明显降低,两者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叶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将66名陪护家属随机分入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两组陪护家属在患者入院当天及2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陪护家属入院当天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症状突出,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是有效和必要的.

    作者:徐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碳酸氢钠液漱口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液漱口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霉菌性口腔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随机性护理组(对照组),试验组均在入院后即采用碳酸氢钠液漱口,对照组入院后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漱口.观察这80例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对两组不同漱口液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在COPD病人发生霉菌性口腔炎发生率方面,随机性护理组高于护理干预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碳酸氢钠液漱口预防COPD病人霉菌性口腔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内畸胎瘤的临床分析

    前纵隔是性腺外畸胎瘤的好发部位[1],而肺内畸胎瘤罕见,易误诊为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及纵隔肿瘤等疾病.我们收集我院完整的该病例资料结合近年来国内文献回顾性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综合认识.

    作者:黄子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1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随访观察3月,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80例(100眼)术后裸眼视力随时间延长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暂时性高眼压等,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宏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普伐他汀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血管通透性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58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PS+3mg/kg、10mg/kg、30mg/kg普伐他汀共5组,建立小鼠ALI模型.48h后,每组随机取一半小鼠注射伊文思蓝( Evans blue dye,EB),另一半小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以及注射EB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肺干/湿重比和肺组织中EB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白蛋白、MPO、肺组织EB含量及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均显著增加(P<0.01),肺干/湿重比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伐他汀组的白蛋白、MPO、肺组织EB含量及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肺干/湿重比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普伐他汀剂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普伐他汀可降低LPS诱导的ALI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使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作者:杨霁;杨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平滑肌瘤21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LM)患者进行分组,妊娠组、非孕育龄组及绝经组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探讨雌、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对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的组织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组织学分型与患者妊娠及年龄的关系.结果: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妊娠42例,合并变性26例;非妊娠171例,合并变性9例.妊娠变性率高于非妊娠者(26/42与9/171,P <0.01).绝经患者20例,6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非绝经患者193例,21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绝经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率较非绝经者高(6/20与21/193,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绝经患者更易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合并肌瘤者应常规术前诊刮.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促生长主要因素.

    作者:王善伟;张润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42例,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降糖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每天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加入生理盐水100ml缓慢静滴,共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6.5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通过改善足部的微循环和营养代谢,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唐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由于哮喘长期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也给患儿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由于多数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的病因、发作的预防、病情严重程度、气雾剂吸入技术等知识了解不够,常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就诊和治疗,忽视了哮喘缓解期的健康教育,导致了哮喘患儿缓解期长期处于失控状态,治疗效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增加了哮喘复发率.因此,对哮喘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给患儿及家属传授医学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减少哮喘发作,保持患儿长期相对稳定,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具体健康教育方法如下:

    作者:张晶;桂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塞脑血流改变的临床探索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高压氧对脑梗塞脑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44例脑梗塞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10~30天后取仰卧位,经颞窗分别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取俯卧位,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并对比分析脑血管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ean、PI、RI) 等改变.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高压氧治疗能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明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土豆片联合金黄散交替湿敷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

    目的:观察土豆片联合如意金黄散交替湿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2009年32例接受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用土豆片联合金黄散交替湿敷法.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土豆片联合如意金黄散交替湿敷法对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

    作者:甘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介绍一种收集散落水银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测体温或血压是护士每天都在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有时因为护士或患者的失误,令将体温计打碎,体温计或血压计中的水银会散落在病床或地面上,若不及时处理,水银会挥发被患者接触到都会引起重金属中毒现象.本人对临床收集散落水银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本文探讨 ICU 综合征出现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分析 2010年1月至2012 年7月我院ICU收治的21例病人出现ICU综合征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发现这些患者的精神症状 3到7天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住院期间得到痊愈.本文的的结论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对症处理,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为患者愈后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刘建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