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80例临床观察

杨林;高巍;谢富林;黄建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1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综合治疗疗效探讨,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院内制剂中药内服外敷,辅以功能锻炼.结果:其中治愈162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企业医院药房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对集团下属基层医院(所)药房人员管理、设备等现状从药事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学技术人员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状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健立健全药房管理制度,配备具有知识面广,有较高素质的药学技术人员,以适应企业医院发展的需要.

    作者:柳州;刘红;刘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肘窝上静脉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PICC)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2种PICC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入选18岁-65岁200例PICC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2组,签署知情同意书,一组为100例采用肘窝上部位置管者,一组为100例采用肘窝下部位置管者.观察比较两组在置管后24小时、72小时、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时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意外脱管及局部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不同.结果:2种PICC置管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肘下置管组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肘上置管组(P

    作者:孙丽娟;闫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脂脉乳的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脂肪乳是以大豆油为基础组成的水包油型注射液,是一种静脉营养药,是浓缩的高能量肠外营养液,其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可维持细胞结构与脂肪组织的恒定;具有能量密度大、无利尿作用和在应激状态下代谢率不下降及长期使用不发生脂肪变性的优点[1].目前脂肪乳是普遍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肠外营养液.脂肪乳注射液以微粒形式进入人体内后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与一般溶液型注射液比较,受到病理、生理影响因素较多,或由于临床使用不当,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了安全使用有效地使用脂肪乳刘,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结合有关文献,将脂肪乳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神经纤维分布的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神经纤维分布的特点及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内异症组织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分布,分析不同内异症病灶神经数目的差异及这种差异性和疼痛症状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腹膜和宫骶韧带病灶中无髓神经纤维数目高于正常腹膜(P<0.05)和正常宫骶韧带组织(P<0.05).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壁中神经纤维无表达或仅少量表达.不同内异症组织中无髓神经纤维数目有明显差异:宫骶韧带内异症组织中无髓纤维数目明显高于腹膜内异症及卵巢内异症病灶.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同内异症组织中无髓神经纤维数目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内异症组织中无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并且不同内异症组织中无髓神经纤维的数目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盆腔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与临床分期无关,从神经解剖学机制方面解释了内异症疼痛为何与盆腔病灶分布密切相关的问题.

    作者:袁惠芝;柳晓春;王夷黎;张汝坚;陈永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例两次切口感染左结肠造瘘口闭合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以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故其后壁穿孔时可引起严重的腹膜后感染[1].当结肠损伤后为防止腹腔污染和血行感染应先将损伤部位进行修补,上段结肠引至腹壁行造瘘术,六个月后再行造瘘口闭合术,我科于2010年10月收治一例因肠造瘘术后切口感染裂开行二次缝合,再行肠造瘘闭合术又切口轻度感染的患者,术后经我院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现已痊癒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移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08 年 6 月至 2011 年 6 月间2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者及 21 例开腹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异位妊娠类型的构成比、年龄、体重、孕产次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选择,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积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对首程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对首程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01月间收治的65例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二程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放疗处方剂量中位值56Gy(50-62Gy),1.8~2.0Gy/次,5次/周,同时多西他赛40mg qw,共5~6次.结果:CR 40 例(61.5%),PR 20例(30.8%),NC 3例(4.6%),PD2 例(3.1%).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5%、34.2%.死亡原因为局部未控25例(38.5%),远处转移23例(35.4%).结论:对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拒绝手术或不能手术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二程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有较好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即时疗效,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曹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牵引并药枕治疗青壮年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青壮年,其发病率明显升高[1],作者于2010.5-2012.6两年多的时间里采用牵引配合药枕治疗治疗青壮年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传广;高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室专科配合的体会

    目的: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成立7个手术专科护理组,对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医生的满意度均提高,仪器设备管理良好,无因用物准备不充分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结论:护理专科分组,相对固定人员及时间,充分发挥组长作用,提高了外科护理质量和医患满意率.

    作者:袁媛;叶明春;王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再探无痛静脉穿刺术

    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中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0位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行充分的穿刺准备,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进行输液.结果:600位患者的静脉输液均顺利进行,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护理操作中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等.可以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中疼痛,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苗小丽;丁松华;魏雪;张淑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心脏性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穿刺口出血、血肿等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72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病人实行术前护理干预,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注意穿刺口情况及术肢末稍循环.结果:经过严密观察病情,细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前护理干预,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邓李琼;李映霞;蔡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护理

    虹膜睫状体炎是葡萄膜中为常见的一种危害性大的疾病,病因不明,多数与外伤、感染、手术以及因本人免疫反应对变性组织[1],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几乎所有的变态反应都可参与本病的发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眼眼红、畏光、疼痛、流泪、视力下降,检查可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虹膜后粘连及玻璃体混浊,反复发作,可并发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低眼压及眼球萎缩而严重影响患者视力[2].我科自2010-01~2012-05共对25例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及护理,因用药及时准确,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苗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O u加入生理盐水快速静脉点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胎盘娩出后给益母草2 ml肌肉注射.分别观察产后2 小时、24 小时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 小时和24 小时出血量,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多,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使用,可以加强子宫收缩的强度防治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淑清;邵利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

    我国的腹腔镜技术在1992年才开始发展,我国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起于那彦群教授和他的团队率先开展的腹腔镜肾切除术[1].二十余年来,该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发展迅速,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其微创和安全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在良好的设备和熟练的技术支持下,腹腔镜可处理绝大多数肾上腺外科疾病,甚至很多学者将其作为肾上腺外科治疗的金标准.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嗜铬细胞瘤等的治疗,并且具有不同的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0g葡萄糖激发试验筛查妊娠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确定口服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50-gram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g GCT)检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孕24至28周在我院做50g GCT的孕妇,按照是否存在葡萄糖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GCT>=7.2mmol/L(130mg/dl),作2小时-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2 hour-75 gra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h-75g OGTT),并分析试验检测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362人,对照组874人.试验组发现了48例(13.3%)妊娠糖尿病,对照组为76例(8.7%),(P =0.816),本研究的总患病人数为124例(患病率10.1%).筛查值为7.2mmol/L和7.8mmol/L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相似,而7.2mmol/L的特异度为64.8%,7.8mmol/L的特异度较高,为78.1%,但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619).结论:50g GCT所用的血糖阈值应该取7.8mmol/L,因为与7.2mmol/L相比,它有高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24至28孕周做50g GCT,一小时后如果静脉血糖水平低于7.8mmol/L,GDM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孟宪玲;李丽莎;牛丽;罗凯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1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随访观察3月,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80例(100眼)术后裸眼视力随时间延长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暂时性高眼压等,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宏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十二指肠损伤30例临床诊治与分析体会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常合并周围脏器损伤的严重内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术前诊断困难,且常因合并腹内其他脏器伤而掩盖了十二指肠伤情,术中易漏诊,漏诊率可高达25-30%,且处理困难、复杂,十二指肠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却分别达到了65%和15%~20%左右.根据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的30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就其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刚;王爱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椎2、3骨折及左股骨髁上骨折一例报告,讨论术后治疗护理与康复

    患者颈椎2,3骨折及左股骨髁上骨折,取卧位用两沙袋固定制动头颈,在外地医院已行禁食禁水、心电监护等各项指标的观察,结果基本情况良好,行颅牵引一天,次日取卧位用两沙袋固定制动头颈、左股骨髁上骨折处打石膏,脚上备有留置针,由救护车从外地15个小时护送至本院.由急诊入院后, 去除左股骨髁上骨折处石膏,而对其行骨牵引.

    作者:李红芬;平国强;唐锦玲;李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适宜中长期输液及用高渗性、高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通道.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有操作简单、穿刺易成功、创伤少、并发症少、易维护,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总结了本科2008年一月至2011年6月270例PICC肿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马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86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更加多样化,高营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劳动强度的减轻,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血糖导常的群体越来越多.如何早期发现并准确监测血糖异常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能够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但许多研究表明,单纯的血糖测定波动较大,它只能代表即时血糖水平,均属短期血糖控制监测方法[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一部分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空腹以及胰岛素治疗等影响.我们对86例我院就诊者进行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检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血糖的监测价值.

    作者:李静;西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