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企业医院药房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柳州;刘红;刘国芳

关键词:企业医院, 药房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集团下属基层医院(所)药房人员管理、设备等现状从药事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学技术人员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状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健立健全药房管理制度,配备具有知识面广,有较高素质的药学技术人员,以适应企业医院发展的需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通气时间长短对COPD急发病人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时间的长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发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4例COPD急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0天,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d及第7d查动脉血气,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2组患者的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动用减轻,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气指标:PaCO2 PaO2、PH改善,2组无差异性(P>0.05).治疗10天后,2组的血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无创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的延长与效果呈正相关.

    作者:黄展芬;任见珍;成林媛;黄汇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冠心病冠脉病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5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35例)和非冠心病组(224例),所有入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同步用导管法测定左室舒张末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脉病变SYNTAX积分,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左室舒张末压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舒张末压与SYNTAX积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随着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呈强正相关.

    作者:庞兴学;赵剑平;刘宏;王红春;乌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孝昌县2011年四种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全面了解全县儿童免疫接种效果,及时掌握疾病防控动态,积极配合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工作.方法:各乡镇集中采样,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结果:全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1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93.79%、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7.37%、流脑抗体阳性率为91.36%.结论:在全县四种抗体监测中,各乡镇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麻疹和流脑在三个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而风疹和腮腺炎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阳性率明显下降;四种抗体男女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黄运洲;王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7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常见,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B型超声、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从而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而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2010年10月~2011年8月我科为37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成功3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霞;杜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树突状细胞(DC)联合CIK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26位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在第一周期免疫治疗前2天及治疗结束后7天采集;DCs疫苗通过外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皮下注射,CIK细胞通过外周静脉回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7天,检测Th1 型细胞因子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也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出现Th1/Th2漂移现象,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王广伟;顾元龙;刘敏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流程管理及其应用研究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构造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方法,其核心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保留其价值的环节,减少无价值或阻碍流程运行的环节,终达到为流程创造价值的目的.本课题以手术室的流程改善为切入点,针对手术室流程中存在的手术开台准点率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长、物流不畅通、资源利用率等问题,利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通过项目的开展优化和改善其现有流程方式.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手术室以及整个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医疗机构运作的、有利于改善医疗机构服务流程的方法.

    作者: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手术中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手术中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手术的佳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访视心理疏导,术后随访,术中给于心理安慰以及进行心理沟通.结果:减轻了心理压力加强了护患关系.结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解除了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病人实现了手术治疗佳目标

    作者:朴锦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性脑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附52例报告)

    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1],预后差,病死率高.因而,通过对肺性脑病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病情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我科对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钱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全切术的手术配合重点.方法:2011年1月- 12月52例子宫肌瘤和因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做好术前麻醉配合以及术中物品和器械准备,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二氧化碳气腹情况及手术进展.结果:52例子患者手术配合顺利,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室.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护理配合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文明;陈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科内植入材料及配套器械使用与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外科手术的危险之一就是术后感染,轻者影响术后康复,重者造成死亡.随着骨科学科的进步,医用内植入材料品种越来越多,价格昂贵,更新换代较快,而手术器械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工具,其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因为工具的共用,存在着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骨科人工植入材料植入人体后,一旦发生感染,给病人及医院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我院自2010年以来,共做内固定手术239例,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侠;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适宜中长期输液及用高渗性、高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通道.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有操作简单、穿刺易成功、创伤少、并发症少、易维护,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总结了本科2008年一月至2011年6月270例PICC肿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马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梗死32例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因此其预防和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近三年来,笔者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选择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者磁共振扫描确诊32例,发病时间72h内入院;发病年龄小于80岁,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纳洛酮(排除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昏迷患者或者大面积脑梗死者,合并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合并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和感染,严重精神疾病或痴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成分过敏,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既往有脑卒中、凝血机制障碍、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与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治疗者进行疗效对比,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乐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周围软组织水肿压迫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血管硬化.患者颈项僵硬、头痛、头昏、耳鸣、健忘、胸闷、心烦等症状;还有一些类型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瘫痪.常见的颈椎病都伴有脑血管疾病状态,如果颈椎病不断加重,会导致头、颈、肩、腰等相关的疾病.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临床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溶血、真空负压管吸血不畅、血液污染操作者或被采血者皮下淤血等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总结出防范对策,收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徐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L-OHP+CF+5-FU方案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60例已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150mg/m2,静脉滴注2h,第1~5天;氟尿嘧啶(5- Fu)300 mg/m2 静脉滴注6h,第1~5天,21d为一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80%)、腹泻(30%)、呕吐(31.7%)、和口腔炎(15%);以及周围神经毒性(60%);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结论: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良好,外周感觉神经末梢损害、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严重的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郑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5 例,通过粒细胞刺激因子200ug皮下注射一日两次,连续四天,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第五天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单采.在DSA下股动脉穿刺,经肝动脉将单采的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通过加强采集前后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出院指导,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加强采集前后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宣教指导,患者住院期间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通过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随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通过加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易跌倒原因分析和对策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刘珍;庄凤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室速行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2012年6月成功为一例恶性心律失常伴发室速患者进行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也是我院第一例ICD起搏器植入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应用于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将12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则不加干预,由护理人员按自己的护理经验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水平与疼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天内每天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每天评分大于4的时长也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天及术后3天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急性术后疼痛状况,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爱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管理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检测数据是制定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全面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将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测管理及预防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张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