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抗疲劳复方中药缓解体力疲劳实验研究

蔡绮君;张晓文;于芳芳

关键词:血清尿素氮, 肝糖原, 缓解体力疲劳
摘要:目的:研究抗疲劳复方中药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方法:将120只KM雄性小鼠分为3批,每批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CG)、低剂量组(LG)、中剂量组(MG)和高剂量组(HG),每组10只,给予受试物30d后,分别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测定、肝糖原测定.结果:灌服本方剂后,三个实验的受试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为阳性.结论:抗疲劳复方中药在本实验条件下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麻醉安全意识加强麻醉风险的防范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患者医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官司的不断增多,麻醉安全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和顾忌的问题.但现有教科书对此涉及不多,或虽有涉及但内容过于简单.为了强化麻醉安全意识,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提高麻醉医疗质量,降低麻醉风险,减少和杜绝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发生.本人认为应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并归纳成条理性,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介绍本人的体会.

    作者:马秀英;张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提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本组数据,根据对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护理下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死亡,5例好转,26例治愈,治愈率81.3%.讨论:分析下肢血栓的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

    作者:张盛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短波治疗痔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痔疮患者行超短波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2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超短波治疗痔疮有很好的疗效,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石蜡油巧除医用胶布固定痕

    在临床工作中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尖上.当每天更换胶布时遗留的胶布痕迹无法去除,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很好的去除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将医用石蜡油涂抹在残留胶布痕迹的鼻尖上,然后用干棉球或干纱布轻轻将胶布痕迹擦拭掉.2.优点: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实用,保证病人安全同样也适用于皮肤上擦除胶布痕迹的情况.

    作者: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应用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34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出院时仅3例留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清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倩云;卓少贤;利春玲;罗丹;卢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75%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鼻咽癌患者的MCM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面对(γ=0.6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γ=-0.612,P<0.01)和屈服(γ=-0.585,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等水平,并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周静;秦银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和对策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并根据常见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在采用了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结论:重视并做好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能够在有效改善安全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黄雯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项新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具有成功高、取石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更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25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陈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瘦素和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瘦素、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 -1β、IL -6 和IL -8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较高,治疗后尽管降低了,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尽管升高了,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TNF-α、IL-1β、IL-6和IL-8等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2周后,除IL-8外其他各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疗后的IL-8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0.664,P<0.01),IGF-1与TNF-α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而IGF-1水平明显降低,两者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叶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10000余次治疗体会

    目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通过日机装DBB-26,贝朗Dialog+透析机及聚砜膜透析器,右颈内静脉长期管,临时管,右股静脉临时管,动静脉内瘘,规律血液透析,术前肝素化治疗.结果:了解患者透析中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预后状况.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军;张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单相、双相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单相、双相抑郁患者的睡眠情况,分析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单相、双相抑郁患者分别作为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并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评估三组人群的睡眠质量,分析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单相抑郁与双向抑郁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双相抑郁组与正常人群比较,睡眠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单相抑郁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双相抑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患者睡眠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但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睡眠障碍无明显区别.

    作者:冯流芳;王雀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引起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引起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阑尾切除术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切口感染46例,对感染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60岁)的感染率为38.46%;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4.29%;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为52.94%;坏疽阑尾感染率为32.14%;肥胖感染率为33.93%;非主刀医师缝合切口的感染率为54.55%;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包括年龄、是否肥胖、糖尿病史、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及阑尾病理状态等,针对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康有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分析

    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前后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正常者的QT离散度变化,研究运动引起的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6例冠心病患者与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和运动高峰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结果:运动前,运动高峰冠心病组QT离散度分别为(46.82±11.13) ms,(60.19±10.43) ms(P<0.001);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分别为(25.22±14.15) ms,(24.19±14.53) ms(P>0.05),运动前、后两组相比P均<0.001.以运动中QT离散度≥50 ms判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8.6%,特异性90.7% 结论:冠心病组平板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进一步增加,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QT离散度无变化,提示运动高峰时较大的QT离散度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并提示QT离散度是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作者:贠海雁;温永枝;郝建华;周杰;孙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96例临床分析

    部宫产手术是解决各种难产以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有效措施,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科学发展对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对高危妊娠的早期诊断及认识的提高,由于医疗纠纷的困扰以及社会方面的多种原因,剖宫产率在大大提高,有些医院可达30%~40%,个别医院甚至高达到80%,但随之而来的各种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处理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现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对首程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对首程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01月间收治的65例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二程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放疗处方剂量中位值56Gy(50-62Gy),1.8~2.0Gy/次,5次/周,同时多西他赛40mg qw,共5~6次.结果:CR 40 例(61.5%),PR 20例(30.8%),NC 3例(4.6%),PD2 例(3.1%).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5%、34.2%.死亡原因为局部未控25例(38.5%),远处转移23例(35.4%).结论:对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拒绝手术或不能手术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二程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有较好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即时疗效,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曹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救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V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NIV前后缺氧的改善情况、静脉激素减量速度及呼吸困难缓解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中使用NIV,气体交换获得持久性改善,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静脉应用激素的总量.NIV使用1h后,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NIV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早期呼吸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缺氧,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作者:郝振华;张娜莉;郑有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亚甲蓝用于寻找泪小管断端

    在眼睑外伤,经常导致泪小管断裂.断裂的泪小管经常出现弹性回缩,给断端寻找的带来很大困难,虽然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使寻找泪小管断端的成功率大为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泪小管断端难以寻找,使该吻合术失败,给患者造成了终生溢泪.在行下泪小管吻合术中,寻找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结合临床实际,术中向泪道内注射亚甲兰透明质酸钠,使其从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溢出,能缩短寻找时间,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胜;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48例COP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表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戒烟、呼吸功能训练、家庭氧疗的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或﹤0.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情反复加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门诊疼痛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疼痛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疼痛科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了许多用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充分准备,小心操作,密切观察是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25-82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共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结果:急诊内镜治疗组止血率为96.9%,普通对照组止血率为80.0%,差异显著 (P<0.01).结论: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张华;刘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