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10000余次治疗体会

李军;张虹

关键词:血液透析, 10000余次, 体会
摘要:目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通过日机装DBB-26,贝朗Dialog+透析机及聚砜膜透析器,右颈内静脉长期管,临时管,右股静脉临时管,动静脉内瘘,规律血液透析,术前肝素化治疗.结果:了解患者透析中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预后状况.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重要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患者127例,伤后至治疗时间半小时~15天.合并尺骨茎突骨折67例,下尺桡关节半脱位54例.手法整复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月,骨折均愈合.愈合125例,占98.43%,好转2例,占1.57%,未愈无,好转2例是因自来医院复位后34天才复查,其结果为对位欠佳,功能较差,腕背伸、掌屈、旋转功能均明显受限,但经过理疗、按摸、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后其功能尚可.结论: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绍海;陈晓英;刘军;张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

    目的:浅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5年间收治98例70岁以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并存心肺疾病者59例,糖尿病者18例,贫血者34例,低蛋白血症者10例,肝肾功能异常者8例,腔隙性脑梗塞者6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内感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急性胃粘膜病变、切口感染、脑梗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储留、肠梗阻、吻合口漏、肺栓塞等.其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积极、正确、严密、合理的处理对加强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孙金利;祝国莲;赵立伟;于德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0例救治与护理体会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北方地区冬季的常见病,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CO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使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丧失,血流丰富的脑、心、肾等脏器受累为明显[1],轻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四肢乏力等,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迟发型脑病,表现为痴呆、肢体活动障碍等.为了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2],现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利荣;曹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树突状细胞(DC)联合CIK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26位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在第一周期免疫治疗前2天及治疗结束后7天采集;DCs疫苗通过外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皮下注射,CIK细胞通过外周静脉回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7天,检测Th1 型细胞因子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也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出现Th1/Th2漂移现象,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王广伟;顾元龙;刘敏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S100β蛋白、NSE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100β蛋白、NSE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未卒中患者(100例)作对照,血浆S100β蛋白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NSE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1)S-100β蛋白与HDL-C负相关(P<0.05),与TC、LDL-C正相关(P<0.05).(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S100β蛋白、NSE水平1-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恢复正常水平.(3)血浆S100β蛋白、NSE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S100β、NSE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β、NSE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与脑梗死体积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作者:代国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面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面神经炎又叫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不明,与天气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后引起病灶同侧颜面部肌肉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由于颊肌麻痹,患侧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虽不危及生命,但患者常因容貌的改变,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积极而正确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26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相关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林丽明;陈容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热敷联合喜疗妥外涂对维护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使用热敷联合喜疗妥外涂的疗效.方法:将50例在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于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4小时后予热敷联合喜疗妥外涂,对照组单纯使用热敷预防和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结果:热敷联合喜疗妥外涂对预防和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效果优于单纯热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联合喜疗妥外涂对动静脉内瘘血管有较好的维护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使血管周围硬结缩小或消失、血管变软、弹性增加,能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谭红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营养健康教育对减少社区中老年痛风发作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减少中老年痛风发作的效果.方法:在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到社区痛风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社区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痛风相关知识、饮食治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随访1年,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对痛风发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患者痛风年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对痛风有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对营养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满意,能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结论: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痛风患者的饮食习惯,依从科学的饮食治疗,明显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是介绍了阿奇霉素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效果,同时与红霉素进行比较.方法:将本文中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从而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8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高于治疗组.结论:阿奇霉素疗效甚佳、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潮青;陈宜升;罗学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泸州市叙永县汉苗两民族农村儿童留守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和对比汉苗两民族农村儿童留守现状的同时,对两民族留守现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1年7月10日至7月16日对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汉苗族杂居区的3个主要乡镇(水尾镇、震东乡、枧槽苗族乡)的农村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1份(其中监护人问卷423份,儿童问卷598份),有效回收率92.8%.汉苗族儿童留守率分别为41.8%、61.4%.结论:汉苗两族均具有很高的儿童留守率;两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济效益差;苗族儿童留守率显著高于汉族,这与苗族经济劣于汉族经济有直接关系,间接与两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当地计划生育落实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有关,其中教育是本质的因素.我们从教育、生活生产方式、计划生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王文轩;吕志远;杨汉丰;柴影;蒋志军;张钰娸;王江;古健炜;袁尉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专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分析与减压对策的探讨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大的职业之一,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的职业群体,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情感耗竭等职业倦怠的表现,目的分析血液科护士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探讨减压的对策,以消除血液科护士在工作中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情绪表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缺勤和辞职的倾向,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70-80﹪的妇科手术可以在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多发性、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严重功血等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美容效果好,盆腔粘连少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病人选择,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开展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宗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救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V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NIV前后缺氧的改善情况、静脉激素减量速度及呼吸困难缓解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中使用NIV,气体交换获得持久性改善,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静脉应用激素的总量.NIV使用1h后,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NIV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早期呼吸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缺氧,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作者:郝振华;张娜莉;郑有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含漱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0例的疗效观察

    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含漱配合输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院感染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7岁;体温37.8~39.0℃24例、39~40.0℃5例、40.0以上1例;扁桃体Ⅰ度肿大7例,Ⅱ度肿大15例,Ⅲ度肿大8例,所有患者扁桃体均覆有脓性分泌物,伴有颈部淋巴结炎患者有例,蚕豆或黄豆大小,压痛明显,活动佳.

    作者:杨一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T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高,医疗器械的不断人性化及完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卢雨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银行199名退休职工骨密度筛查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BMD)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用放射吸收法对某银行199名退休职工进行指骨骨密度检测、分析.结果: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远高于男性,老年男性41.9%骨量减少,20%骨质疏松;老年女性18.1%骨量减少,74.5%骨质疏松.结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病,采取积极预防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作者:钟玉莲;吴仙蓉;黄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度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出院病历.结果:2010年医院感染率1.10%;女性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医院感染率增加;较长的住院天数,较多的住院次数医院感染率增加;1-3月份和7-9月份,医院感染率较高;未手术患者较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高;肿瘤科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医院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中以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多.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情况、基础疾病以及季节分布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轶欧;孙平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气分析在婴幼儿腹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后血气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血气是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法.结果:28例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合性酸中毒.结论:婴幼儿腹泻后存在着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的程度与脱水轻重基本一致,故动态监测血气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作者:张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针刺伤的现状及防范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的职业病之一,本文针对临床上经常发生的针刺伤现象进行认真分析为前提,探讨了目前针刺伤发生的各种原因与情况,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培养护士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提出了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及发生针刺伤后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护士的自我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强调了护理操作规范的重要性.提醒护士要防止疾病通过针刺伤被传染,从而有效地放止针刺伤的发生,降低针刺伤对一线护士的伤害,同时也是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医院内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作者:刘长英;邓太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试论沟通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医护人员耐心倾听、细心服务等与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沟通,帮助受检者及早消除身体安全隐患,缓解医检紧张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为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