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粘附分子的影响

穆亚娟;牛含笑;赵蓓蓓;王文治;褚薇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粘附分子
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被分为3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值(W/D).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肺湿/干比值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肺组织粘附分子-1的含量,从而起到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概况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圣济总录>载甘露散,由黄连和吴茱萸按2∶1比例组成,主治暑气为病.<丹溪心法>专用黄连与吴茱萸6∶1比例组成左金丸[1],用于清肝泄火.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在黄连吴茱萸配伍的化学研究和药效研究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结果.

    作者:孙万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应用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34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出院时仅3例留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清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倩云;卓少贤;利春玲;罗丹;卢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八卦象数疗法的临床应用

    数字化时代,默念一组象数配方可以治病、健身,神奇吗?不可思议吗?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成千上万的各类疾病患者,通过默念象数配方,奇迹般地康复了,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于瑞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医院,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服务质量的优劣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我们医疗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作者:于艳红;林苏;刘金娜;韩梅;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心肺脑复苏

    心跳骤停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它可见于原发全身和心脏相对正常或无严重疾病的情况,如急性缺血、触电及急性药物反应等,也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肺复苏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随着心肺复苏(CPR)知识的普及与急救技术的培训,近年来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现将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洪霞;吕翠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报告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科老干部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干部未退休前,绝大多数曾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退休后离开岗位,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心理上难免感觉到孤独感、失落感、自悲感,产生忧郁、恐惧心理.而老年干部患者所患疾病多为慢性老年疾病,治疗时间长、疗效慢、病情反复发作,这使他们出现不配合治疗、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对这一特殊群体,笔者在几年的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章美任;张晓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指压按摩三阴交和阴陵穴位、盆底肌肉锻炼,个性化放尿训练,坐浴,选择自行拔管时机,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后残余尿阳性 4例,对照组19 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能大大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胡艳;孙玉娟;陆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普伐他汀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血管通透性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58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PS+3mg/kg、10mg/kg、30mg/kg普伐他汀共5组,建立小鼠ALI模型.48h后,每组随机取一半小鼠注射伊文思蓝( Evans blue dye,EB),另一半小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以及注射EB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肺干/湿重比和肺组织中EB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白蛋白、MPO、肺组织EB含量及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均显著增加(P<0.01),肺干/湿重比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伐他汀组的白蛋白、MPO、肺组织EB含量及小鼠的肺湿重/体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肺干/湿重比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普伐他汀剂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普伐他汀可降低LPS诱导的ALI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使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作者:杨霁;杨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科1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腹症的分诊工作及护理.方法:总结急诊科从132例急腹症患者的分诊及急诊护理.结果:通过我们细心的急诊工作程序,所有患者基本得到准确分诊.结论:急腹症的分诊工作及护理对抢救很重要.

    作者:马红;张娟;王先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腔雾化氨溴索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经鼻腔雾化吸入氨溴索对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住院患者档案.将患者分为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盐酸氨溴索30mg加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均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5日.应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NOT-20评估显示:QOL分值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经鼻雾化黏液促排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柴小花;张宁;许艳芳;卢庆虹;张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采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从初心理上减轻或解除病人对静脉抽血注射病的好转、痊愈和所产生的恐惧感.方法:根据采血前、抽采中、采血后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的心理护理.使病人由惧怕抽血到欣然面对,敢于接受.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实施,病人在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方面有所增进,同时护士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对其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以满足病人个体化需求.结论:在抽血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以同感心的沟通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以达到心理护理的佳效果,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不再惧怕静脉抽血.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状态,给予积极的配合,顺利采血进行化验.

    作者:童述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9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97例,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结果:经治疗显效49例,有效45例,无效3例.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张尊旭;王会超;代彦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目的:便于取石及减少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80例老年患者胆总管的开取石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总结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结果:79例患者均康复顺利,恢复良好;1例患者多器官衰竭但无褥疮.结论:对老年患者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涂庆琴;刘莉;刘庭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输液患者选择护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输液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6月-12月份在本科室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80例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态度及选择穿刺护士标准.结果:约有40%的输液患者在输液时会选择穿刺护士,其中以护理师职称以上,工龄5年以上的护士被选择率高于低年资护士.结论: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常存在失误,分析原因,有必要对患者选择护士的现象进行适度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证护理队伍的阶梯建设.

    作者:黄秀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钳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助娩胎头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剖官产术中胎头高浮、娩头困难者49例,术中采用产钳娩头.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娩胎快捷、母婴并发症少、一次成功率高.结论: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应用产钳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维梅;张绪娟;卢绪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应重视照片档案的管理

    照片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在记录历史反映客观事物方面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历史记录的一种独特手段,它能够以其特殊的形式、独特的风格能免反映出医院的悠久历史、重大变革、重要人物的历史面貌、甚至能够为避免医疗纠纷提供重要证据.

    作者:孙金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治疗前、治疗48周和96周给予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进行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差别.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知识的认知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从医的依从性,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持续性.结论: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HBV病毒得到持久而有效的控制,减少擅自停药而引起的病毒复制增加、耐药的发生,甚至导致肝病的加重,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尿路感染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56例新生儿尿路感染的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极不典型,黄疸23例,发热22例,腹泻3例,食乳少6例,精神萎靡3例,呕吐3例.尿培养以G-杆菌为主,为53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2例,肺炎克雷伯菌14例,产气肠杆菌7例,阴沟肠杆菌6例,变形杆菌4例;G+球菌3例;药物敏感敏感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复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低依次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对氨苄西林总耐药率高达96.4%.结论:新生儿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全身症状为主,致病菌仍以G-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对氨苄青霉素普遍耐药,经验用药不可取,临床上可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复方阿莫西林.

    作者:龚丽梅;季坚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呼吸科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针对呼吸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呼吸科病人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结果:杜绝和减少因护理工作缺陷而引发的医源性问题.结论:护理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丁桂伟;逄金伟;宋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