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20%的甘露醇是高渗透性的组织脱水药物,具有利尿、脱水、消肿之功效,因此在临床内外科应用相当广泛,但在静脉滴注时,由于药物的高渗、滴速快、微粒等因素而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者有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其疼痛可自穿刺点走行向远处放射.严重时,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出汗,情绪激动等症状,个别病人不得不终止治疗.重者,可导致周围组织、静脉损害,管壁变硬,弹性消失,管壁闭塞等现象[1].现对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及如何防护进行总结.
作者:庄景焕;陈春梅;张晓锋;胡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掌握学生的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中小学生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梧州市1274名中小学生中低血红蛋白学生175人,总贫血率为13.74%;高于同期进行的广西地区9个县区11所县级中小学贫血总检出率(8.87%);低于贺州市富川县检出率(16.52%);与贺州市的黄姚、玉林市的容县、南宁市的上林县检出率相近.男女生贫血率分别为10.26%和16.97%,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χ2=12.08,P<0.001);小学生贫血率为18.60%,中学生贫血率为7.18%,小学生贫血率高于中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χ2=34.31,P<0.001);各年龄组之间贫血率存在一定差异,以低年龄组为高,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梧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现象较普遍,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贫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郭永强;卢家友;彭美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电切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并行前列腺电切术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并在患者中进行疗效及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应积极给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敏;韩玉祥;任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孝杰;马翠侠;白建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提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本组数据,根据对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护理下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死亡,5例好转,26例治愈,治愈率81.3%.讨论:分析下肢血栓的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
作者:张盛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玉米须总皂苷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535nm测量乙醇回流法提取玉米须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优选玉米须总皂苷提取工艺.结果:玉米须总皂苷乙醇水浴回流提取的佳工艺为A3B1C3D2,即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1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平均提取率为4.86%.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为玉米须的工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炜;陈松瑞;张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麻醉恢复期患者,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气管阻塞、通气、换气不足,或循环机能不稳定,呕吐、误吸、躁动等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为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是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麻醉恢复期患者继续进行严密观察和检测,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的场所.为了更好地提高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质量,现将我科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金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就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思考其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与病死率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6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有血栓栓塞患者36人,女14例,男22例,平均年龄58岁,全面统计这些血栓病例,开展研究.结果:血栓栓塞患者36人全部死亡.而死亡的36例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疾病的患者4人,占36例死亡患者中的11.11%.结论:对于骨科中那些下肢创伤患者,特别是具备肥胖、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有效地防止这些患者形成肺栓塞和血栓栓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手段始终都是预防为主的方针.
作者:王仕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70-80﹪的妇科手术可以在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多发性、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严重功血等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美容效果好,盆腔粘连少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病人选择,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开展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宗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初步探讨了医院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防护对策以及发生暴露后的处理.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和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提出应该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职业安全与防护意识;在操作前、中、后各个环节的护理实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物理、化学等因素危害的防护原则和对策;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使护理职业暴露降至低.
作者:尧菊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当中的作用,有效提高孕产妇保健知识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产妇426列,将这426列孕产妇按照是否参加健康教育分为两组:参加健康教育组和未参加健康教育组.然后将两组孕产妇妊的娠情况和相关结局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孕产妇及其家人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孕产知识和护理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使孕产妇具有良好的分娩结局.结论:健康教育是实现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目标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门诊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一2011年9月于我院门诊超声检查疑子宫内膜息肉并行宫腔镜检查术绝经后妇女74例,对比超声、宫腔镜检查术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超声及宫腔镜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官腔镜检查术结合组织活检与病理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于虹;杨志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我院近两年来通过对就诊的过期妊娠或延期妊娠之孕妇,经检查胎儿胎心情况良好,胎盘功能正常,宫颈尚未成熟者进行指导其自我监护.结果,短期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了过期妊娠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新生儿病死率,且此法简单,易学,经济,有效,易于普及,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秀萍;吴凤玲;梁引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避免患者代谢紊乱加重,减少酮症酸中毒发生.方法:对糖尿病患者70例,实施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结果:通过糖尿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由19.8%降低至11.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使糖尿病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邢丽芬;李霞;孙艳玲;王巍;刘衍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诊断睾丸扭转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经院外科手术证实的18例睾丸扭转的患者.结果:本组18例睾丸扭转的患者中有14例为睾丸鞘膜内扭转,超声诊断符合率100%;4例为睾丸鞘膜外扭转,误诊2例,符合率为50%.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睾丸扭转时可以观察到扭转时的结节回声和睾丸血供改变情况等,依据客观可靠,应做为首选诊断检查项目.
作者:姚春梅;高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病情恶化,提高生命的质量.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36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骨折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反应.讨论:鉴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恐惧,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血糖的监测、强制饮食的控制,给予骨折正确的肢体体位和骨折康复的功能锻炼,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尽早回归社会角色.
作者:王红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的研发可能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纳米技术也可能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中药产生的药效不仅取决于药物的化学成分,还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大小)有关,当药物处于纳米级时常会呈现新的药效,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中可拓展其使用范围,但同时也会出现新的不良反应.本文就纳米中药的概念、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及发展做一综述.
作者:史洁;张春艳;白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总结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依据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应用的基础量和餐时量,然后对胰岛素泵设置不间断输注,同时配合吡格列酮分散片口服.结果:36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血糖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lc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晨晖;崔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我国的腹腔镜技术在1992年才开始发展,我国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起于那彦群教授和他的团队率先开展的腹腔镜肾切除术[1].二十余年来,该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发展迅速,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其微创和安全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在良好的设备和熟练的技术支持下,腹腔镜可处理绝大多数肾上腺外科疾病,甚至很多学者将其作为肾上腺外科治疗的金标准.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嗜铬细胞瘤等的治疗,并且具有不同的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多方面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重视优质护理.结论: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重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