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与护理57例临床报告

张丽芹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异位妊娠, 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57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自拟异位妊娠治疗汤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结果:54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4.7%,3例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对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做好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效果较好,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面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面神经炎又叫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不明,与天气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后引起病灶同侧颜面部肌肉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由于颊肌麻痹,患侧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虽不危及生命,但患者常因容貌的改变,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积极而正确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26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相关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林丽明;陈容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尿微量蛋白及尿NAG活性,以了解肾损害情况并探讨其对判断这种早期肾损害的部位和程度的意义.方法:将45例肝硬化患者分为3级,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及尿NAG,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相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尿中尿微量蛋白及尿NA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显著性(均P<0.01),且肝硬化患者依分级的尿微量蛋白的各项指标随肝功能下降均呈明显的阶梯式升高变化.结论:尿微量蛋白及尿NAG的检测能及早发现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作者:李勍;徐诗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含漱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0例的疗效观察

    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含漱配合输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院感染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7岁;体温37.8~39.0℃24例、39~40.0℃5例、40.0以上1例;扁桃体Ⅰ度肿大7例,Ⅱ度肿大15例,Ⅲ度肿大8例,所有患者扁桃体均覆有脓性分泌物,伴有颈部淋巴结炎患者有例,蚕豆或黄豆大小,压痛明显,活动佳.

    作者:杨一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预防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是截肢、致残的重要原因,花费巨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足预防胜于治疗,进行正确的足部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2].

    作者:陈正女;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56例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不良作用以及实验室变化.结果: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合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既可以减少用药量,减少相应不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脐带脱垂1例报告

    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甚至外阴,称为脐带脱垂.脐带脱垂容易发生在胎先露部不能衔接时,常见原因有:胎位异常;胎头高浮或头盆不称;早产胎儿偏小或多胎妊娠第二胎儿娩出前;羊水过多;球拍状胎盘、低置胎盘;脐带过长[1].

    作者:魏晓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营养支持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4例脑血管意外病人按不同营养支持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观察脱管、堵管、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 <0.05);而肠外营养与营养支持前,病人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合理的肠内营养,对纠正患者的负氮平衡,防止体重过分丢失及保持肠黏膜及屏障完整性,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效减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西韶;曹亚平;凌文革;韩劲草;黄霖;赖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种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有典型的带状疱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75例分为两组.对A组(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B组(更昔洛韦注射液)2种用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成本效果比为37.27:48.01;A方案相对优于B方案.结论:A方案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计15991例.四年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时间仍主要集中在4-7月份;地区分布、性别比、年龄组间发病率、职业特点无明显差异.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四年来无明显变化,在现有防控措施和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今后仍将持续高发.根据发病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应加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是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刘强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如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34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23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238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1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12例进行对照结果:349例中154例阴道试产,11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3.3%;RCS 238例,手术产率68.2%.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增多,经济费用增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也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王树平;肖晓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科老干部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干部未退休前,绝大多数曾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退休后离开岗位,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心理上难免感觉到孤独感、失落感、自悲感,产生忧郁、恐惧心理.而老年干部患者所患疾病多为慢性老年疾病,治疗时间长、疗效慢、病情反复发作,这使他们出现不配合治疗、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对这一特殊群体,笔者在几年的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章美任;张晓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透明贴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31.2%,总有效率84.4%;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应用简便,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连云港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连云港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探讨性别差异变化规律.方法:用西门子ACUSON X300型彩色B超对高校教职工进行空腹腹部彩色B超检查,然后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1111例高校教职工受检者男性607例,脂肪肝218例,患病率35.91%,女性504例,脂肪肝41例,患病率8.13%,男性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组,X2 =118.86,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组高于女性组,我们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陈蓉;周星;何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个体化饮食控制与运动处方干预糖耐量减低临床分析

    1 引言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全国 14个省市进行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而糖耐量减低(IGT)约15.5%[1],比例很大.而IGT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的人群高约100倍[2].如能对糖耐量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避免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对个人以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通过个体化饮食控制与运动处方对60例IGT的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天全;郝红霞;于林凤;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黄疸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将确诊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佐以妈咪爱.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的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佐以妈咪爱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股静脉穿刺术后使用压迫止血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股静脉穿刺植入PICC导管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患者40例,观察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并观察患者不适及并发症.结果: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术后止血操作及制动时间分别为(2.2±1.2)min和(8.78±2.5)h.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应用于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将12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则不加干预,由护理人员按自己的护理经验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水平与疼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天内每天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每天评分大于4的时长也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天及术后3天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急性术后疼痛状况,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爱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学龄前ADHD儿童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认知功能.方法:对儿童心理门诊42例5-6岁ADHD儿童进行视听-持续性操作测验(CPT),图片词汇测试(PPVT);选择同班同性别比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2组儿童在漏报数、反应时间及言语智商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ADHD儿童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损.

    作者:刘春梅;曾建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拒置PICC的原因调查和护理对策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pherally inserted centr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1],它为肿瘤化疗的患者及需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并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经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2].但由于种种原因临床上PICC的置管率远远低于临床需要,故笔者对2007年2月-12月我科收治我科未置管的患者进行调查,力求找出原因和护理对策

    作者:翁海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重要性

    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很大的潜力,扶正法即可用于减轻放、化疗反应,又可改善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多家医院的治疗中得到证实和好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值得推广,祖国医学需要发展.

    作者:李荣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