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

高伟;杨秀梅;李洁;樊文妤;普春梅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 胃瘫综合征,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胃轻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诊治8例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给予包括心理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东方草药与西方精油的比较

    中草药和芳香精油均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美容等行业;二者在取材、制作、保存、使用、功效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东、西方人对植物运用的异同。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55~75岁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实用性的调查

    通过现场问卷对200例55~75岁辖区内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和深入访谈,对现存的几种较常用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比较,探讨比较适合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式,增加健康教育形式的实用性。从而增进农村居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榴;曾淑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临床路径表对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宣教。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相关知识掌握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对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规范护士健康教育行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人员素质,促进护士成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后重症监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后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08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3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15例,给予护理组患者重症监护、常规组患者普通病房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重症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黎华;李梅;孙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节管理在骨科脊柱手术俯卧位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骨科脊柱手术俯卧中的应用,运用细节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将细节管理应用于骨科俯卧位手术中,采用改善俯卧位体位垫、头托,细致的术前评估和术中的巡视等措施,减少和杜绝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血清学等检测情况。结果:初诊时患儿均伴随各种哮喘症状,患儿支气管哮喘诱因均为呼吸道感染。通过检测诊断为急性感染32例(74%),慢性感染11例(26%)。确诊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哮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它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之一。应通过血清抗体 IgM 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确诊后对患儿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尽早控制感染。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析肝硬化失代偿期老年患者的营养管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老年患者的营养管理要点与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病症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与白蛋白及总胆红素生化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老年患者行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与生化指标,相比于常规治疗与护理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舒梅芳;郭舒;王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M弹力胶布固定胃管在临床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3M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留置胃管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3M弹力胶布倒Y形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鸡肠带固定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计划外脱管、皮肤压痕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3M弹力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安全、有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冯学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出血作为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出血压迫、手术创伤、头部撞击伤等使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而导致的胃肠粘膜病变[1];其次是由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高压状态影响下丘脑及脑干功能,而导致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其又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早期应用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对缩短病程、减少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2]。现就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与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肠内营养有经口进食、传统管饲、肠内营养泵管饲,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

    作者:王力;张倩;戴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肠镜下息肉治疗术前后患者的护理要点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已逐步替代了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手术前后的饮食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文就近两年来我院所行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前后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借鉴、学习。

    作者:杜秋霞;李敏;许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神经阻滞治疗后血糖升高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后血糖升高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前,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及遵医嘱有目的性的应用降糖药物等。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有目的性的药物控制,使进行神经阻滞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积极的预防控制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倩;孟静;陈静;费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方法和探讨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佳培训方法。方法:通过查找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规范化培训方案,定期培训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得到了系统、规范培训,应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说明规范化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春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方式。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每组35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晚睡前加注中效胰岛素。结果:两组均可达到相同靶血糖值,CSII 组所需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糖控制的理想方式。

    作者:郭俊晓;李斌;姜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调查

    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目前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本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116~219万/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例新发卒中,复发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1/4左右,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有卒中存活着700万人,2/3的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这部分患者出院后是否能遵从医嘱规范用药,与病情的稳定与复发直接相关[1]。依从性就是按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按要求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通过132例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调查,为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孟令海;尚淑玲;刘云平;于心洋;张贺齐;李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临产前及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抽取100例孕妇,在临产前及分娩过程中采用专人陪伴等方法对分娩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对照组:抽取100例孕妇,采用传统观察产程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分娩分娩过程中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张浣华;朱婷婷;胡桂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心肌梗死

    对一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采取休息、氧气吸入、心电监测、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溶栓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有序护理措施,使病人痊愈出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唐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上述患儿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镇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同时均给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天,而后停用4天,反复应用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每天0.5ml/kg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5天。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霍春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腔科院内感染现状调查与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口腔科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因素。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感染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感染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98例患者中12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4%;感染因素中诊疗器械污染(β=1.179,OR=1.807),防感染意识(β=1.458,OR=3.697),定期环境消毒(β=1.231,OR=2.029)是高危因素。结论:调查导致口腔科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防护提供了方向。

    作者:张玲;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儿83例,均符合临床诊断婴幼儿肺炎标准。治疗组42例入院后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液加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以6L/min氧气为动力驱动喷雾器,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41例入院后不用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39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25例,总有效率60.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酸棉酚与醋酸棉酚抗生育及其毒副反应的研究回顾

    棉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生育作用。文章从甲酸棉酚和醋酸棉酚的药理、临床及毒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芬;李迎晓;师伟;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