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后重症监护的效果观察

周黎华;李梅;孙新红

关键词:脑室出血, 重症监护, 侧脑室引流术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后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08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3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15例,给予护理组患者重症监护、常规组患者普通病房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重症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风险管理及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加强患者的营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为患者的治疗给予积极支持,因此对于每位神经内科的护士而言,增加危重患者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应对营养问题,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贾红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临产前及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抽取100例孕妇,在临产前及分娩过程中采用专人陪伴等方法对分娩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对照组:抽取100例孕妇,采用传统观察产程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分娩分娩过程中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张浣华;朱婷婷;胡桂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应用情况。方法:研究我国近几年来有关儿科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分析其结果、结论,总结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结论:虽然我国已较早的开展了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但是从EBN运用与儿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在儿科方面护理人员对于循证护理的掌握情况仍然不是很乐观,缺乏大量的实验研究,可靠性有待考量。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计划生育手术妇女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住站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妇女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18例落实计划生育手术育龄妇女,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妇女恐惧、担心等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焦虑程度有所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受术者手术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晓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0~2012年公主岭市性病门诊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性病门诊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状况。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公主岭市中心医院性病门诊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664例性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回顾分析患者问卷调查结果和行为状况。结果:所有62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516例,女性104例,已婚和农民患者居多,商业性行为是主要传染途径,非淋菌性尿道炎是较为常见的性病类型,门诊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约为80%。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患者发生性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以性病门诊为主要平台,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赵怀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剖宫产初产女婴术后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导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576例,其中高龄初产女婴97例,通过对其术后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7例患者中,均系初产且所剖婴儿均为女婴,其中35岁患者33例,占34.02%,35岁以上患者64例,占65.98%,平均年龄36.09岁。2心理状态2.1焦虑、抑郁初为人母,对于社会角色的突然改变,加上产妇自身对婴儿喂养、护理知识的匮乏及家属对婴儿性别的期望值不同,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形成。据统计,约50~70%的产妇于分娩后的第1周会出现轻度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情绪低落,这种情况一般持续约7~12天左右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情绪低落的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并在4~6周变得较为明显时,需警惕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1]。

    作者:于克芝;宋宝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甲亢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患者,在感染、手术、创伤或突然停药后出现以高热(体温>39℃)、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240次∕分)、心律失常、严重呕泻、意识障碍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大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有关。主要诱因:(1)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2)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血糖症、败血症、脑卒中、严重创伤或急腹症等;(3)严重精神创伤;(4)口服过量甲状腺素制剂。

    作者:涂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有效临床护理,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周秀玲;闫美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

    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的护理介绍如下:1.躁动期的护理: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发生率越高。因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和患儿对伤口疼痛、清醒后身边无人有关。首先约束好患儿,检查床栏是否安全牢靠、防止意外伤害。对年龄偏小的患儿,亲切的呼唤患儿的昵称,像母亲一样抚触孩子,让患儿很快安静下来,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发生躁动时,耐心哄劝患儿,告诉患儿手术已经结束,马上能见到亲人。

    作者:李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主动脉脉压差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脉压差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00例疑诊冠心病的冠心病并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以累积冠状动脉支数分组,分析各组的主动脉脉压差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主动脉脉压高于冠脉正常组,且与冠脉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结论:主动脉脉压差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伟;魏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温馨、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我科2012年1-10月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入院-出院由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其全部的护理,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化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治疗,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感受,随时收集患者意见,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结果: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依赖及信任,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患沟通,确保护理质量。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科疾病所致支气管胸膜瘘16例病因、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内科疾病所致支气管胸膜瘘的各种致病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2012年16例内科疾病并发的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病因、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分析,16例中6例行胸腔冲洗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5例行纤支镜纤维蛋白胶封堵,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肺叶切除,2例行瘘口切除修补。结果:6例保守治疗者痊愈5例,1例治疗失败,后行瘘口切除修补痊愈;5例纤支镜蛋白胶封堵者4例痊愈,1例复发后再次行封堵术痊愈;手术治疗5例中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除肺切除术外,内科疾病也是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重要致病原因。此病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注重观察,早期诊断,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内科保守治疗、支气管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

    作者:李琳;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言语沟通在ICU文化冲突患者中的应用

    ICU患者中言语沟通障碍显著,文化冲突患者尤为严重,非言语沟通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起到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ICU平均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肖琦;储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黄四金汤配合总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四金汤配合总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大黄四金汤配合总攻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总攻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显效7例,无效5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治愈36例,显效12例,无效12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8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黄四金汤配合总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显;张丽扬;陈先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36例,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诺和锐)输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BG)及餐后两小时血糖(2FPBG)、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C肽(F-C肽)的变化情况。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应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β细胞的损害,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慧;朱卉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丽枝雪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30%~50%,有效的止血治疗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的关键。探讨生长抑素-丽枝雪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熟悉药物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严格控制液体速度、加强饮食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医院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增加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针对临床15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细致的观察,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治愈154例,中途转院2例,抢救成功率98.7%。结论: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志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漳州市芗城区2013年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芗城区居民户盐碘含量和食用碘盐质量状况。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13年抽取5个(镇)街20个行政村(居委会)300份居民食用碘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含量。结果:居民户食盐非碘率为0,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99.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7%。结论:2013年芗城区居民碘盐覆盖率和碘盐合格率均较高,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标准。

    作者:袁艳青;曾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引导下胸穿治疗胸腔积液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穿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腔积液进行B超诊断及分类后,在B超引导下行胸穿抽液治疗,随机选择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胸穿治疗,均一次穿刺成功,治愈达100%。结论:B超引导胸穿治疗胸腔积液,操作方便、准确、安全,费用低,效果显著。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蒙医学专业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医学专业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蒙医学专业六个班分成试验组(n=225)和对照组(n=229),试验组采用 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激发了蒙古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医学文献检索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阅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门课程在民族院校中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辛颖;刘宗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